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推进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做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指示精神。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并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
二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认真研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原文,领会《职责规定》基本精神,并组织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全面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每年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培训,将理论知识学习与行政执法业务专题培训相结合,认真做好每年的干部职工普法考试工作,2024年以来通过集中培训学习6次。
三是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高都街道领导集体重大事项议事规则》,2024年以来,集体研究“人财物”事项、听取并部署重点工作100余项,确保街道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落实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完善街道权责清单;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强化营商环境监督,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着力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加强对涉企执法检查的规范管理,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二是全面防控政府法律风险。高都街道聘请法律顾问1名,把好“法治关”。邀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加强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2024年以来,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10份,参加政府法律事务会议16次,参与信访维稳事件调处19次,街道司法所审核合同326份,有效规避了潜在法律风险,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街道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了社会治理中心,实现综治、信访、司法、网格、热线等部门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效率融合”原则,构建访调融合的一体化工作体系。打造“高效率、都好办”品牌,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举措,高效处置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用法治思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月定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人民调解组织工作,做好调解组织及调解员管理,建立调解员名册,合理分配基层调解力量。强化“一站式矛调中心”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司法所、调解委员会与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人民法庭、综治中心、信访办等部门形成联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挂牌成立调解品牌工作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市交信访积案9件全部化解。
四是做好法律援助服务弱势群体工作。2024年以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18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6宗,受援人数38人,各社区法律顾问依托社区法律援助点总服务219次,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积极开展法治进社区、校园和关爱农民工等法治宣传活动6场次,共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下发各类宣传折页8000余张。开展宣传活动4次,悬挂宣传横幅30条,张贴宣传海报150份。明显提高了辖区群众法治知晓率和法治教育受众率,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学习法治意识不够深入。学懂弄通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系统深入,用法治思维指导实践、谋划提升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工作开展创新力度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执法人员法治观念不强。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较少,规范执法意识欠缺,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急需法律专业的执法人员。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主动学习,争当学法用法“排头兵”。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度任务清单,每年不少于2次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党员干部对法律法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运用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的能力。
(二)遵章守纪,提升依法治理“软实力”。建好用好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以政务热线为载体的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做到纠纷有调解、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体系;督促法律顾问参与业务执法、政策性文件制定等过程,发挥顾问作用,提高街道办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强化营商环境监督,规范涉企执法检查。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着力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加强对涉企执法检查的规范管理,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三)提标扩面,上好法治教育“必修课”。推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普法教育工作机制,保证街道办党员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的时间,提高学习的质量。继续创新普法工作宣传形式,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活动,务求每一项活动都取得实效。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