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教学改革情况
1.从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为体育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我校体育特色鲜明,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学生体育基础牢固,学校对体育课设置课时充足,体育设施、器材齐全,有较好的体育工作条件。本学期学校领导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对体育工作充分重视,加强体育教师日常工作实施目标管理,体育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建立奖惩制度,从根本上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体育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力争使他们安于工作、勤于工作,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2.学校体育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工作。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
加强体育教研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体育课程纲要》和最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交流教学经验,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一周一集备的质量,严把质量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积极参与磨课,再开课、评课和总结。疫情形势严峻状况下,各年级依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室内操等室内教学活动。体育教师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步入正轨,在授课时突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我校始终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首位,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切实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向45分钟要质量;学生有笑声、有汗水。要落实好“课标”的新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为此,我们推行体育教师之间听课、评课,交流经验等各项教学交流活动;体育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各学校体育教师均能根据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结合学校的实际资源上好每节体育课。通过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二、体育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学校将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考核内容,积极推荐体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每年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建立了体育教研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有专门的教研组活动记录。对优秀的体育教师及品学兼优、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定期进行表彰,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中。
三、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
学校根据《国家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齐配足体育场地及器材,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篮球特色学校并,专项资金用于足球、篮球方面。学校配备400米标准田径场、足球场、室外篮球场及体育馆,同时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操场、走廊、广场、露天平台、功能教室等设施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方便了我校师生开展篮球、足田径、乒乓球训练、召开运动会、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各项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依据标准;严格执行,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在购买体质健康测试设备及测试场地给予大力支持,将学生测试成绩列入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按时完成数据的上传和报送。数据统计结束后向全校学生进行公布。学校依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了相关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了体育工作,提高了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