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简介
编辑:罗庄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02-19    点击:[]


罗庄区位于临沂城区南部,面积500平方公里,人口68万,现辖5个街道、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是临沂工业大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特色服务业集中区。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创新发展潜力县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山东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区域试点”等称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居全市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居全市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进出口总额增长23%,贷款余额增长8.82%,增幅均高于全市。

罗庄区位优越,四海通衢。位置得天独厚,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中间地带,处于鲁南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交汇位置,是鲁南苏北重要交通枢纽。区位近海临港,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均仅百余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启阳国际机场、鲁南高铁和京沪、临岚、长深高速联接全国,206、327国道贯穿全境,蒙山高架、沂河高架“十字交汇”,沂蒙南路、湖北路等“五纵五横”骨干路网互联互通,构建了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罗庄工业雄厚,潜力巨大。有“江北瓷都”“临沂南工重地”之誉。1984年全省学“两罗”(临沂罗庄、淄博罗村)。1986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到罗庄视察,称罗庄为“山东第一镇”。2014年工业总产值、业务收入“双过千亿”,拥有工业企业2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347家、国内500强企业2家、上市企业6家,是全省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园区化为方向,加快构建“53211”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500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做大龙头链主,全面释放盛阳、宏旺产能,推动宏旺产值过百亿。做深延链加工,推动盛阳钛合金、中源不锈钢等项目投产,憬赫•鑫航标、双浮盘智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多元发展,拓展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板等材料,加速向上下游扩容,争创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鲁南钢城”。300亿级再生铝智造产业集群。实施再生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条裂变发展。前端扩产能,推动江泉再生铝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罗开再生资源回收、利信再生铝等项目投产,全面释放102万吨再生铝产能。后端延链条,加快推进启奥环保、深冷特种装备等项目开工建设,构建轻量化铝装备全产业链条。服务搭平台,统筹整合土地、基金等资源要素,招引落地研发、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叫得响、人气旺的“北方铝谷”。200亿级医养健康产业集群。支持罗欣加快释放新药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推进若尧特医二期、医用干细胞产学研基地、鲁南美谷等项目建设,促成华恒中医药、海藻肾病二代创新药等项目签约落地,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制定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打造罗庄特色康养品牌,推动康养、文旅、体育、农耕等多业态融合发展。100亿级陶瓷产业集群。坚持“从中间向两端”发展。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等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生态,全年产值增长20%。坚持“从分散向集中”布局。设立日用瓷创投基金,建设日用瓷转型升级示范园,力促华飞亿家、高亮陶瓷、宏顺瓷业项目投产,形成“双核集聚、多点联动”局面。坚持从“贴牌向品牌”转型。支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境内外认证,平台化运作推介,体系化创建自主品牌,打造名副其实的“江北瓷都”。100亿级战新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推动科瑞共享储能、中能建源网氢储一体化等光储氢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围绕新材料,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支持氮化镓单晶衬底项目一期达产、再上二期,加快上创高温超导等项目落地。围绕新智造,加快推进亿华通、海卓氢燃料电池等延链补链项目,突破新能源汽车制造。

罗庄市场发达,繁荣兴旺。市场主体总量全市第2,新增1.26万户。有陶瓷、汽车、粮油、花卉等专业市场19家,年交易额600亿元。汽贸城鲁南苏北最大,实现“3个100”:营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汽车4S店超过100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花木博览城江北最大,建有全国最大的花木绿植销售平台和全国首家绿植类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年交易额达60亿元。国华电商直播城山东省单体最大,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粮油商贸城是全国一流的绿色、安全、生态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罗庄环境优美,乐学乐养。境内23条河流纵横交错,总长度186公里,有武河湿地公园、双月湖公园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名胜古迹众多,拥有沂州四大古寺之宝泉寺、“琅琊八景”之“泥沱月色”等。近年来,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突出基础配套先行、医教服务先行、公园绿地先行,着力建设“活力水城”“秀美绿城”“清新蓝城”。已建成罗盛公园、百花湖公园等综合性公园5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5.6%、水环境质量改善率12.2%,均居全市第1。南涑河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高考进线率继续领先全市,高都小学获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市唯一。临沂职业学院、鲁南技师学院、交通技师学院、煤炭技师学院四大职业学院每年可培育技能人才4万多名,“品质教育、学在罗庄”成为最靓“金名片”。

罗庄政务高效,亲商安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开展“对标全省一流”优环境活动,省内其他县区能做到的,罗庄坚决也要做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广“高效办成一件事”24项,申报材料、办事环节、服务时限分别压减38%、53%和74%。经开区获批省级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全市唯一。建立项目会商机制,绘制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图,大幅压减项目落地时间。“预告式执法”被国家部委推广。设立“企业家日”,像对待将军、保护眼睛一样,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优异”等次。

罗庄人心思上,势头强劲。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出台10条政策,罗庄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实施“三大攻坚行动”,盘活土地超过前3年总和,全市率先获批土地成片开发方案、首个完成标准厂房分割办证;激活休眠企业投资51.6亿元,撬动民间投资187亿元;签约项目178个,新开工项目171个、全市第1,新投产项目72个、全市第2。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3.44亿元、全市第1,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专项债券13.5亿元,历年最多。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8818万元,是上年的2.8倍。全市高质量发展观摩获得第4名,再创历史最好成绩。氮化镓单晶衬底项目获评“十大好项目”。成功获批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全市唯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1.2%、全市第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69.4%、全市第2。豪门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全市近10年来新获批的唯一1家,全区达到3家、全市第1。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数量均居全市第1。获批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4个、全市第1。今年,正在举全区之力,大力实施“盘活土地资源、激活民间投资、突破大好项目”三大攻坚战,全力打造标志性产业、建设引领性园区、突破支撑性项目。力争全年盘活闲置土地6000亩,激活休眠企业投资30亿元、撬动民间投资190亿元,新引建亿元以上项目55个,到位资金100亿元,新开工过10亿元项目15个以上,奋力建设科创智造之城、产城融合之城、乐学乐养之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