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 准:仲启明
审 定:孙墨杰
审 核:王宝全
项目负责人:刘 浩
主要编制人员:王艳洪 刘云晓
丁 一 崔玉涛
第一章 流域防洪概况
第一节 河湖概况
一、 自然地理
沂河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大张庄镇松山村,流经山东沂源县、沂水县、沂南县、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河东区、临沂市罗庄区、兰陵县、郯城县,江苏邳州市、新沂市、宿迁宿豫区等地区,河口位于江苏省宿迁宿豫区皂河镇。河流长度357 km,流域面积11820km2 。河流平均比降0.605‰。
沂河支流众多,共有一、二级支流100余条,境内河道长度在10km以上的一级支流有38条,流域面积2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36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祊河、小涑河、柳青河、李公河、白马河等。下游左岸有分沂入沭分洪道,右岸有邳苍分洪道。
二、 水文气象
沂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49.1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326.3mm,折合年径流量为35.1亿m3。最大年径流量出现在1964年,为65.8亿m3,最小值在1968年,为8.49亿m3;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有84 %集中在汛期6~9月份,其中7、8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67.6 %。
沂河位于泰鲁沂山地的南侧,流域坡度大,集流迅速,洪水迅猛,往往超过下游河道的排洪能力,易漫溢成灾。根据临沂水文站实测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以1957年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15400m³/s。
沂河上游地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据临沂水文站1954~1967,1971~1979年实测资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3.10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439万t。
三、 社会经济
沂河发源于山东省的鲁山南麓,向南流经淄博沂源以及临沂市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兰陵、郯城7个县(市、区),于郯城吴道口入江苏省邳州,在江苏省新沂苗圩入骆马湖。
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称“琅琊”,辖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和郯城、兰陵、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莒南、临沭9县,156个乡镇办事处。其中:
截止2020年末,罗庄区常住人口为59.14万元,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2.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50.10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212.68 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0.33:57.13。
四、 主要保护目标
主要保护临沂市沂水、沂南、费县、三区(兰山、罗庄、河东)、郯城、兰陵、临沭、莒南10个县(区)境内部分地区及陇海铁路、京沪高速、兖石铁路、胶新铁路、沂沭铁路、鲁南高铁、日东高速、长深高速、G205、G206、G310、G327等主要国道及临沂飞机场的安全。其中:
沂河罗庄段:罗庄区境内保护范围153.76km2 。具体范围详见附图5。
第二节 历史洪水
一、 明初至1949年前的水灾:
从明初(建文三年)至1949年的548年间,沂沭河地区有109年发生水灾,平均5年就有一年。
历史洪水以1730年8月(清雍正八年六月)洪水为最大,当时暴雨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暴雨前期阴雨数十日,后期又发生5~7天的大暴雨,遍及沂、沭、泗水系。经推算沂河临沂站洪峰流量30000~33000m3/s,重现期约248~500年一遇;沭河大官庄洪峰流量14000~17900m3/s,重现期约248~500年一遇。1730年(清雍正八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莒州、日照一带淫雨连绵40余日。6月19日始大雨如注,七昼夜无止息,24日洪水横流,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里平地深渊,25日冲毁城垣,城北关只存房屋七间,淹死五、六千人。沂水县6月19日大风雨,沂河溢,淹田禾庐舍无算。沂、沭两河大决于沂水、莒州、兰山、郯城,大溜直注邳(州)、宿(迁),苏北一带尽成泽国。
二、 1949年后的洪涝灾害
1949年以后的五十多年间,沂沭河地区出现较大洪涝灾害的有以下年份:1957年、1960年、1974年、1993年。
(一) 1957年洪水
6~9月,原临沂地区辖区内平均降雨量801mm。本年7月份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副高西南侧偏南气流与北侧的西风带偏西气流在淮河流域北部长期维持,以致三次高空涡切变造成沂沭河水系上游大洪水。从7月6日开始,连续发生大范围暴雨7次,月平均降雨量630.6mm(其中临沂县角沂降雨874mm),1个月降雨超过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的4.8%。沂河流域临沂以上平均降雨707.5mm,临沂站7月12日洪峰流量11100m3/s,15日9700m3/s,19日达15400m3/s,均超过沂河当时8000m3/s的标准,30天洪量52.8亿m3。沭河大官庄以上流域内月平均降雨量639.1mm,超过设计防洪流量4500m3/s的洪峰2次:11日4910m3/s,15日4600m3/s,30天(7月7日至8月5日)洪量20.92亿m3。江风口闸7月13~23日开闸分洪5次,泄洪总量8.35亿m3,最大分洪流量3380m3/s。原临沂地区辖区内河道决口、漫溢7348处,总长18.41km,冲毁水利工程6468处,冲地埝17.36万处,冲毁树林115.72万株,毁房屋24.54万间,(其中倒塌19.42万间),死224人,伤518人,死大牲畜1533头,受淹面积403.54千公顷。受灾地区主要包括郯城南部,武河流域郯、苍交界处、苍山南部、临沂城西南部等,成灾面积283.31千公顷,减产粮食估算2.8亿kg。1957年7月20日沂河干流右岸郯城倪楼堤防决口,上口宽220m,下宽180m,水深5~6m,受淹面积30km2,26个村庄受淹,倒房6755间,死亡3人;左岸桑庄、高大漫溢决口。
(二) 1960年洪水
6~9月,原临沂地区辖区内平均降雨964mm,比多年平均汛期降雨量多60%,连绵淫雨,光照不足,造成大面积涝灾,受涝面积376.23千公顷,成灾317.83千公顷,计减产粮食3.8亿kg。原临沂地区辖区内倒塌房屋16万间,死282人,河道漫溢决口3840处,冲毁水利工程1054处,冲垮地埝20.5万处。8月17日7时沂河临沂站洪峰流量达12100m3/s,临沂至新沂413次客车行至沂河漫水桥中心时,汽车被洪水冲走,车内47人有38人遇难。
(三) 1974年洪水
8月12~14日,12号台风由江苏入境,自南向北偏东方向移动,沂、沭河中上游大范围降暴雨。沭河流域平均雨量240mm,沂河流域150mm。14日凌晨沂河临沂站实测洪峰流量10600m3/s,彭道口闸、江风口闸先后开闸分洪,经水文分析计算,如无上游水库拦蓄,沂河临沂站还原后的洪峰流量为13900 m3/s;沭河大官庄处洪峰流量5400m3/s,上游68处决口,流量估算1900m3/s(左岸决口30处,右岸38处)。临沭县朱崖处决口最大宽51m,洪峰流量计算达500m3/s;莒县前云至后云处漫溢7处,决口5处,沭河洪水与柳青河洪水连成一片,9个村庄被水包围;汤河因沭河洪水顶托决口,汤河洪水南流,越黑墩河,入黄白沟流域。分沂入沭黄庄处南堤决口,朱村堤防漫溢,与黄白沟决口成三片水灾。郯城南部、苍山南部、临沂与苍山交界的东半部是重灾区,原临沂地区辖区内成灾面积247.46千公顷,估算减产粮食3.5亿kg,倒塌房屋21.4万间,死92人,伤475人,死牲畜312头,河道决口漫溢2400处,冲毁水利工程2429处。
(四) 1993年洪水
8月4日至5日,全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持续降水达20小时,平均降雨182mm,降雨量300mm以上笼罩面积为1528km2。因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大中型水库水位猛涨,大小河流爆满,城乡积水严重,农田一片汪洋。8月5日18时,沂河临沂站洪峰流量达到8100m3/s,沭河洪峰1500m3/s。祊河、小涑河、柳青河、东泇河等河流多处漫溢或决口。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受灾严重的乡镇74个,有420个村庄近30万人被洪水围困。原临沂地区辖区内累计受淹农田面积约333.5千公顷,其中重灾面积在267千公顷左右,绝产面积86.7千公顷;冲毁各类桥涵、闸坝、机房等水利设施29500多座(处);倒塌房屋5万多间;洪水冲走、淹死牲畜、家禽65万余头;泡淹粮食1.5亿多斤。造成停产企业1.5万家,80多名群众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1亿元。
(五) 2020年洪水
8月13日至15日,全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受降水影响,沂河发生了自196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14日沂河临沂水文站在13时25分流量涨至8800m3/s,超过警戒流量(7000m3/s),相应水位低于警戒水位(64.05m)1.13m,为2020年沂河1号洪水。17时涨至警戒水位,相应流量10100m3/s;19时7分最高水位64.12m,超警0.07m,洪峰流量10900m3/s,流量列195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3位(1957年历史最大流量15400m3/s,1960年12100m3/s)。15日6时流量回落至5220m3/s,相应水位回落至警戒以下2.15m。
第三节 防洪工程体系
经过70 多年的治理,沂沭泗流域已形成由水库、河湖堤防、控制性水闸、分洪河道及蓄滞洪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其中,沂河防洪工程体系包括水库、河道堤防、控制性水闸、分洪道工程等。
一、 河道现状
沂河是沂沭泗河流域的重要骨干河道,发源于山东省沂蒙山区的鲁山南麓,南流经山东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兰陵、郯城、江苏邳州、新沂等县(市、区),在江苏省新沂市苗圩入骆马湖,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祊河、白马河等。沂河源头至骆马湖,河道全长333km,其中山东境内河道长287.5km、江苏境内河道长45.5km。
沂河跋山水库至省界河道均由沂沭河水利管理局管理,河道总长517.4km。其中沂河干流(跋山水库~省界)长188km,邳苍分洪道(江风口闸~省界)长40km,祊河(姜庄湖拦河坝~入沂河口)长44km。沂沭河局直管堤防总长739km。其中沂河干流263.294km,邳苍分洪道80.2km,祊河36.35km。
沂河在彭家道口向东辟有分沂入沭水道,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在江风口辟有邳苍分洪道,分沂河洪水入中运河。沂河祊河口以下已按50 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临沂至刘家道口、刘家道口至江风口、江风口至入骆马湖口段设计流量分别为16000、12000、8000 m3/s。沂河祊河口至陇海铁路桥段堤防设计堤顶宽6.0m,超高2.0m;陇海铁路桥至骆马湖段堤防设计堤顶宽8.0m,超高2.5m。
二、 枢纽工程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主要由刘家道口节制闸、彭家道口分洪闸、灌溉洞等工程组成,该枢纽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骨干工程之一,是实现沂河洪水东调的关键性工程。
刘家道口节制闸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刘道口村西北,于2005 年12 月开工建设,2010 年4 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洪水标准为50 年一遇洪水设计,100 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泄洪流量12000 m3/s,校核流量14000m3/s。刘家道口节制闸为大(1)型水闸工程,闸室总净宽576 m,共36 孔。彭家道口分洪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刘道口村北,分沂入沭水道入口处,于1971 年11 月开工,1974 年4 月建成。2000 年12 月至2002 年7 月对该闸进行加固改造。工程总宽213.4m,上下游总长78m(铺盖、闸室、消力池),工程按50 年一遇洪水设计,100 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流量4000 m3/s,校核流量5000 m3/s。该工程为大型,共19 孔,每孔净宽10m。(详见附图1)
江风口分洪闸是分泄沂河洪水入邳苍分洪道的控制工程,位于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王沙沟村西北,沂河右岸,邳苍分洪道入口处。该闸1954 年11 月开工,1955 年6 月建成。被誉为“山东治淮第一闸”。1999 年12 月至2001 年1 月工程进行除险加固。2008 年12 月至2011 年5 月工程进行扩孔(4 孔)建设。江风口分洪闸为大(2)型水闸。该闸共11 孔,总宽180.9m,长109m,孔口净宽12m,新老闸孔口尺寸分别为8m×12m、6.5m×12m,按沂河50 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设计分洪流量4000 m3/s。闸门为弧形钢闸门,左岸四孔闸门采用卷扬启闭机启闭,右岸七孔闸门采用液压启闭机启闭。
三、 干流闸、坝工程
沂河干流有沂水橡胶坝、岜山橡胶坝、小埠东橡胶坝等17 座拦河闸坝,其中罗庄区境内为土山拦河闸。(详见附图2)。
四、 水库工程
在沂河干、支流上建有岸堤、跋山、唐村、许家崖4 座大型水库和上冶、石岚、书房、昌里、公家庄等21 座中型水库,以及90 座小(一)型水库,其中罗庄区境内无水库。
第二章 防御工作原则
第四节 目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和警示,认真反思超标洪水防御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找出差距不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有效应对洪水灾害领域“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确保一旦遭遇超标洪水,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关于切实做好沂沭河骨干河道防御洪水方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市实际,研究制定沂河超标洪水防御工作方案。
据预测,今年汛期南北方区域性暴雨洪水灾害可能重于常年,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有可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洪水灾害防御形势严峻。以人民生命安全为中心,把超标洪水防御作为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做好超标洪水防御工作是必要的。
第五节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 年7 月2 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 年1 月8 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 年3 月19 日修订);
5.《山东省水资源条例》(2017 年9 月30 日通过);
6.《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2017 年9 月30 日修正);
7.《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2004 年7 月15 日修订);
8.《防洪标准》(GB 50201-2014)
9.《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发〔2012〕5 号2012 年2 月6 日印发文);
10.《山东省大型河道防御洪水方案编制大纲(试行)》(山东省水利厅2022年3 月);
11《.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省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42 号);
1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成立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74 号)
1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组成人员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9 号)
14.《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22 年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方案及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鲁水防御字〔2022〕2 号);
15.《关于做好2022 年防汛抗旱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临汛旱办发〔2022〕3 号));
16.《山东省应急管理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自2019 年2 月16 日起施行);
17.《山东省水利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自2019 年2 月16 日起施行);
18.《山东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30 号);
19.《临沂市河长制沂河“一河一策”方案》;
20.《临沂市河长制沂河河道划界方案》;
21.《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2.《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 483-2017);
23.《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24.《淮河流域防洪规划》;
25.《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
26.《重要江河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要点》;
27.《沂沭河防洪预案》;
28.《沂河2021 年度超标洪水防御预案》;
29.《关于切实做好沂沭河骨干河道防御洪水方案和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的通知》;
30.《沂沭河重点险工险段及防洪工程风险点抢险建议措施方案》;
31.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程以及规章政策等。
第六节 防御工作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原则,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遵循统筹兼顾,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原则,安排部署本河道的防汛抗洪工作;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部署,确保重点;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坚持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兴利除害,防汛抗旱并举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防洪除涝工程的作用;尽可能调动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取得抗洪抢险的胜利。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调度;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左右岸兼顾,上下游协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兴利服从防洪;视水情充分利用水闸、河道强迫行洪,并相机采取应急措施处理超额洪水,保障重点防洪目标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洪灾损失等。
第七节 控制节点
综合考虑江河洪水特性、防洪工程状况、重点保护对象等因素,结合已有的防御洪水方案或洪水调度方案,确定若干防洪控制节点。以控制节点的水位(流量),作为临近河段不同量级洪水的判定标准。
本次结合沂河流域实际情况,确定沂河罗庄段的控制节点为:
临沂水文站、刘家道口站,相应洪峰流量超过16000m³/s 时,河道全线进入超标准运行。具体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及水位如下表所示。
不同保证率下的防洪指标 |
控制断面名 称 |
所属河流 |
20年一遇(m3/s) /水位(m) |
50年一遇(m3/s) /水位(m) |
100年一遇(m3/s) /水位(m) |
刘家道口断面 |
沂河 |
12000/60.96 |
16000/60.96 |
17600/61.07 |
第一章 主要应对措施
第一节 河道概况
一、 河道现状风险分析
随着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完成,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维修养护的持续投入,沂沭河直管工程防汛抗旱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18-2020年连续三年成功防御台风暴雨洪水,尤其是2020年的特大暴雨洪水。但防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沂河防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 防洪工程存在短板弱项
沂河防洪整体标准依然偏低,上游堤防加固工程正在实施,现状堤防不连续,堤防塌岸、堤脚渗水等险工没有得到彻底消除,目前主要险工险段和防汛风险点
主要有:
(1)塌岸险工。罗庄段共有6处,主要在高都街道、册山街道、黄山镇三个街镇,详见附表1。
(2)穿堤建筑物老旧损坏。沂河穿堤建筑物较多,部分损坏。部分老旧穿堤建筑物工程标准低,内部质量较差,出险的可能性较大。近些年来,沿河穿堤建筑物闸门经常被盗,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详见附表2。
(3)堤防隐患。随着滨河路的修建,沂河段堤防隐患逐年减少,详见附表3。
(4)挑水坝。共10 处,详见附表4。
(5)临堤汪塘。共计1 处,详见附表5。
(6)拦河坝。共计1 处,详见附表6。
(二) 涉河项目跨汛期施工
沂河罗庄段现有2处在建工程,详见附表7。
(三) 河道障碍物清除不彻底
河道内违章建筑逐年减少,但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问题逐步解决,做到压减存量、杜绝增量;其阻水生物详见附表8。
(四) 其他隐患
滨河大道多处顺堤桥连接部分出现水毁,对堤防自身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及时修复。沿河游乐休闲设施较多,人员活动频繁,沂河上游段仍有少量漫水桥和便道,行洪期间需加强警戒管理,确保人员安全。近年来发生多起网箱、船只随洪水下行事件,对主要水闸机组安全形成显著威胁,需加强行洪期间的巡查防守,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二、 防御目标和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临沂市沂水、沂南、费县、三区(兰山、罗庄、河东)、郯城、兰陵、临沭、莒南10 个县(区)境内部分地区及陇海铁路、京沪高速、兖石铁路、胶新铁路、沂沭铁路、鲁南高铁、日东高速、长深高速、G205、G206、G310、G327 等主要国道及临沂飞机场的安全。
沂河罗庄段:罗庄区境内保护范围153.76km2,39个村居社区。其保护范围详见附图5。
第二节 洪水分级与洪水调度
一、 设计洪水
沂河东汶河口以上河道现状防洪标准不足10 年一遇,东汶河口至祊河口防洪标准为20 年一遇,祊河口至省界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根据河道流量的设计指标,罗庄区一般将洪水及抗洪抢险状态划分为以下三级:
(1)一般洪水:河道洪峰流量低于警戒流量。祊河口~省界水位不高于64.05 m,相应流量不大于7000 m3/s。
(2)现状标准内洪水:河道洪峰流量高于警戒流量,但不高于保证流量(设计洪峰流量),相应的防汛状态为“警戒状态”。祊河口~省界水位不高于69.65 m,相应流量不大于16000 m3/s。
(3)超标准洪水:河道洪峰流量超过保证流量(设计洪峰流量)。祊河口~省界水位高于69.65m,相应流量大于16000 m3/s。
洪水分级流量指标表 |
控制河段 |
水文 站点 |
一般洪水(m3/s) |
现状标准内洪水 (m3/s) |
超标准洪水(m3/s) |
祊河口~省界 |
临沂站 |
<7000 |
7000~16000 |
>16000 |
二、 超标洪水
临沂水文站、刘家道口站,相应洪峰流量超过16000m³/s 时,河道全线进入超标准运行。
三、 超标洪水调度
在超标准洪水状况下,根据险情发展趋势,区行政首长根据《防洪法》的规定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采取有利于安全行洪的必要紧急措施。
按照《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沂河、沭河洪水尽可能东调,预留骆马湖部分蓄洪容积和新沂河部分行洪能力接纳南四湖及邳苍地区洪水。
预报沂河临沂站洪峰流量超过16000 m3/s 时,开启彭家道口闸、江风口闸分洪,分沂入沭水道强迫行洪,启用应急处理区(邳苍分洪道)处置超额洪水。沂河超额洪水应急处理区位于分沂入沭以北、沂沭河之间,分洪位置位于沂河左堤朱家庙(彭家道口闸上游约3km 处)。沂河遇超标准洪水,地方政府组织防守,全力抢险,确保重要堤防和临沂城市防洪安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四、 超标洪水应对措施
(一)工程措施
当出现工程险情时,应首先按照调度指令,通过建筑物的控制运用进行洪水调度降低河道水位。
1、水库调度
罗庄段无水库,其沂河上游水库由山东省提出意见报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同意后实施。
2、控制枢纽调度
彭家道口闸分洪流量为4500 m3/s,控制刘家道口闸下泄流量为12000 m3/s。
江风口闸分洪流量为4000 m3/s,沂河江风口以下流量为8000 m3/s。
3、闸(坝)抢险
沂河干流有沂水橡胶坝、岜山橡胶坝、小埠东橡胶坝等17 座拦河闸坝,祊河、邳苍分洪道有姜庄湖等8 座拦河闸坝,目前运行较好。其中,土山拦河闸位于罗庄区与郯城界。拦河闸坝的调度运用由临沂市负责,调度前通知淮委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和下游地区。
闸(坝)经常发生的险情主要有启闭机无法正常工作、闸门不能正常启闭、水闸地基渗漏、水闸滑动等险情。
(1)闸(坝)自动化控制系统损坏和启闭机断电都是启闭机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如果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抢险队员应该手动操作按钮开关进行启闭机操作;启闭机外用电网停电时,应该是第一时间利用发电机组发电带动启闭机正常运行;若发电机组也无法工作,应该尽快召集相关人员手动操作启闭机,启闭闸门。
(2)闸门槽内有异物和闸门变形等均能造成闸门无法正常启闭。此时应首先检查并清除槽内异物,之后在确保结构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加大启闭力(如:利用吊车增加启门力、配重增加闭门力)等措施启闭闸门;在情况紧急且闸门变形严重时,可采取破除闸门等非常措施,确保洪水安全下泄。
(3)水闸地基渗漏破坏抢护
水闸地基渗漏破坏的抢护原则是:上游截渗、下游导渗和蓄水平压,尽量减小上下游水位差。一是在闸上游渗漏部位(有小漩流或其它渗水迹象的)铺土工膜或苫布,上抛土袋压盖,渗漏不明显的用船在渗漏区抛粘土形成铺盖防渗。二是在下游冒水冒沙区域填筑反滤围井或分层压填反滤盖重。三是在闸下游筑围埝蓄水平压。
(4)水闸滑动抢护
当闸体失稳产生滑动时,一方面要尽量把水引走,减少来水量,降低闸前水位。另一方面采取压重阻滑措施。一可在闸顶加重,增加阻滑能力(在闸墩顶部和交通桥、工作桥面上堆放石笼、土袋、钢铁等重物,但要注意加重不得超过地基承载力和承重体的允许应力,险情解除后要立即卸载)。二可在下游堆重物阻滑(在水闸可能出现滑动面的下端堆放沙袋、块石、废钢轨等重物)。三可在下游筑围埝蓄水平压阻滑。同时要注意建筑物(闸门、桥孔等)有无杂草、树枝等漂浮物悬挂、堵塞,要注意及时清除漂浮物,以免壅高上游水位,增加建筑物滑动和应力负担。
4、堤防抢护
堤防在汛期高水位作用下易出现的险情有:渗水、管涌、滑坡、裂缝、漫溢等。
①堤防出现渗水险情时,应该利用土工膜进行截渗,将土工膜覆盖于渗水部位,并在其上压盖沙袋等,在背河面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土工织物、沙石料或稻草等做反滤设施,让已经渗出的水,有控制地流出,不让土粒流失,增加堤坡的稳定性。
②堤防背河面出现管涌险情时,应该采用反滤铺盖进行防护,分层覆盖透水性良好的反滤料如粗砂、小石子、乱石等,以降低涌水流速,防止土颗粒流失。
③堤防出现比较常见且危险性较大的横向裂缝时,可根据情况采取沿裂缝方向开挖沟槽,沟槽内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的处理方法;或者采取沿垂直于裂缝方向开挖沟槽,并在沟槽内回填粘土形成截渗墙的处理方法;或者两者方法同时采用。当河水已经侵入裂缝时,可将复合土工膜在临水坡全面覆盖,并在其上压盖沙袋,使裂缝与水隔离,然后再进一步采取措施。
④堤防出现漫溢险情时,应该利用沙袋和木桩等物资加高堤防,防止洪水漫溢。抢险桩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争取时间,稳住险情,防止其发展、扩大。
5、险工险段抢险
险工类型主要是座弯顶冲、滩地坍塌的情况。当工程出现险情时,抢险队员和防汛抢险物资应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坦石坍塌是护坡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局部或全部失稳发生坍塌下落的现象。一般的坦石坍塌宜采用抛石(大块石)的抢护,依次由下层向上层抛投,并向两边展开。随抛随测,使水下抛石坡度达到稳定坡度(一般为1:1~1:1.5)为止,直至高出水面1m 停止。
6、涵洞抢险
(1)当出现涵洞与土堤连接处渗漏,常用临河堵塞、布蓬堵漏、灌浆、背水导渗等方法抢护;当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洞发生基础渗漏时,汛期常在下游采用反滤导渗,降低渗压等方法抢护;当涵洞洞身渗漏,仍可本着“上截下导”的原则进行抢护采用临河围堰、反滤围井等方法处理。
(2)发现管涌险情后,应及时抢护。抢险时可采用反滤铺盖抢护。即在出现管涌的范围内,分层铺填透水性良好的反滤料,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颗粒流失,根据所用反滤材料的不同,分为砂石反滤铺盖和梢料反滤铺盖。
7、无控制建筑物的支流缺口抢险
汛前应组织、培训好足够的抢险人员,并在支流入口附近提前划定取土范围,号用、备足木桩、编织袋及施工机械等,一旦发生洪水倒灌险情,应迅速运用机械进行打桩处理,固定根基,再抛投乱石或用编织袋和麻袋等迅速取土进行封堵,防止洪水漫溢。
8、道路缺口抢险
当发生洪水上滩险情时,应该对堤防道路缺口加强人防,必要时进行封堵。
(二)非工程措施
1、调集队伍、物资
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由临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单位调派抢险队伍、物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各物资供应、电力、通讯、卫生、城管部门要按照防指成员单位的分工,各负其责,全力做好抗洪工作。涉及罗庄区有关部门充分做好生活供给等涉及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救灾工作。
临沂市防指成员单位的负责人立即上岗到位,听从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主动联系协调罗庄区消防救援大队和社会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援救灾,必要时提请、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军民联合共同防守。
2、组织群众转移
遇超标准洪水,沂河若开启江风口分洪闸,罗庄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做好灾区的群众转移准备工作,主要是转移邳苍分洪道沿线群众。应立即组织超标洪水风险区的群众按拟定转移措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进行转移。详见附图3、4。
3、加强巡查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制定汛期值班制度,24 小时值班,具体规定检查的时间、部位、内容和要求,确定巡回路线和顺序,按要求对工程进行经常检查、例行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并将检查的情况记录完整,上报市防指。若在检查中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市防指、市水利局,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做好保护防范措施,讨论制定抢险方案。动态跟踪水位和险情发展变化,对河道堤防进行不间断巡视检查。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全部上堤,根据分工,进一步强化穿堤建筑物、险工段、薄弱堤段等重点防守段的抢护,明确专人负责。抢险队伍配备标准为平工段每公里100 人,险工段每公里200 人,病险涵闸每座100 人,拦河闸每处200人。后备队按平工段每公里100 人,重点险工段每公里500 人上堤。
4、技术支撑
根据临沂市防指要求,配合临沂市水利局派出的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专家组主要职责:
(1)熟悉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和防汛预案,主动及时掌握汛情动态,必要时列席防汛抢险会议。
(2)遇到险情时,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所有成员保持通讯畅通,积极参加专家组会商意见分析,随时奔赴重点水利工程抢险现场工作。
(3)做好抢险技术指导工作,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方案和措施,并及时向局防汛值班室反馈抢险动态。
罗庄区技术支撑人员详见附表13。
第三节 监测预报预警
一、 监测
目前,沂河有各种测站111 个,其中河道水文站11 个、河道水位站1 个、水库站28 个、堰闸站8 个、雨量站48 个,沂沭泗自动测报水位站15 个。信息来源包括沂沭泗局自建站点、各省水文部门报汛站点。水情报汛从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全面实现自动化。沂沭泗水系各站水情报汛按照淮委下达的报汛报旱任务书要求执行,已基本达到20 分钟内到达水利部、淮委沂沭泗局。若出现一般及现状标准洪水,市防指立即通知沿河有关街镇防指,做好防御洪水的一切准备工作。
二、 洪水预报
根据《全国洪水作业预报工作管理办法》,沂河洪水预报由水文机构按照防汛工作需要,依据水情分级负责制作。
当沂河干流发生超标洪水时,淮委水文局、沂沭泗局水文局、有关省级水文机构应制作职责范围内的洪水预报,每日应至少两次提供沂河干流临沂控制站的综合预报成果,并依据防汛工作需要加密制作频次,当雨水情、工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滚动预报。
三、 洪水预警
根据《淮河流域水情预警发布暂行规定》(淮汛办(2014)2 号文),淮委水文局负责制作沂河临沂站洪水预警信息,并根据发布权限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网络等媒体统一向社会发布。
有关地区和部门应依据发布的水情预警信息,按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时启动相应响应。洪水预警发布标准见下表
第四节 工程巡查与防守
工程巡查与防守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一、 堤防巡查防守
堤防工程、穿堤建筑物日常巡堤、查险、养护工作由沂沭河管理局(堤防管理单位)负责。
当沂河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时,沿河各街镇人民政府(高都街道、册山街道、黄山镇)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堤防巡查防守预案,做好堤防、穿堤建筑物巡查防守工作。根据实时水情工情和应急响应级别,相应增加巡堤查险频次和巡查密度,并组织专业队伍严密布防。罗庄区人民政府按当地人民政府部署要求做好堤防防守的技术支撑工作,并及时将堤防出险情况、应急处置情况和防守情况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当沂河出现超保证水位洪水时,沿河各街镇人民政府(高都街道、册山街道、黄山镇)要采取24 小时不间断、全覆盖巡查值守,罗庄区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地方及社会力量,必要时提请解放军或武警部队参与,全力做好堤防巡查、险工处置和子堤修筑等重大险情抢护工作。
遇超标洪水,分沂入沭水道需利用堤防超高强迫行洪,邳苍分洪道启用时,罗庄区防指要按省、市防指要求,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做好堤防巡查、险工处置和子堤修筑等工作。
二、 重点工程巡查防守
沂河大中型水库、拦河闸坝等重点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应对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等关键部位加强监测,做好日常巡查养护工作。
三、 超额洪水应急处理区破口工作
当需要启用邳苍分洪道时,各级防汛指挥部要根据启用方案,做好警报发布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确保应急处理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可能的减少居民财产损失;要根据启用方案,落实堤防破口措施,组织专业队伍和物资,及时破堤蓄滞超额洪水。
第五节 转移与安置
一、 避洪转移分析工作流程
避洪转移分析是在洪水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以转移预案为指导,根据特定频率/场次洪水的淹没范围、水深、到达时间等风险信息,通过对受淹居民区位置、人口数量、设施、道路、安置区域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路网计算,得到居民区避洪转移安置方案和转移安置最优路径,为现有防洪预案方案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遵循最不利原则,避洪转移分析的洪水量级一般选择洪水分析中最大的洪水量级作为避洪转移分析的洪水量级。根据沂河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分析,沂河避洪转移分析洪水量级为100 年一遇。
二、 避洪转移分析基础数据处理
根据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详见附图6),防洪保护区范围涉及河东区、临沭县,罗庄主要是在启用邳苍分洪道时,需避洪转移群众。
在参考《避洪转移图编制要求(试行)》基础上,考虑到避洪转移实际操作需求,选择行政村为保护区避洪转移最小单元。避洪转移安置场所一般选择不受洪水影响的公园、学校运动场等开阔空旷的区域。根据洪水淹没情况,结合安置场所的布局及容纳能力,在充分考虑就地避洪的基础上,沿可能最大淹没水深包络范围周边选择转移安置场所。依据以下原则进行避洪安置场所规划。
(1)就近安置
避洪安置场所应多选在距离居民房屋或住处不远的地方,以确保财产安全。避洪转移时一般采用就近避难优先原则,即避难居民总是向最近的安置场所转移。
(2)地面高程适宜
避洪安置场所应建在地势相对较高处,以方便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发放。根据历史损失信息及调查资料,选择高于历史洪水水位的地方。地势相对较高,但不宜过高,一般避难区的地面高程比附近的最高洪水位高出设计的安全超高即视为安全。
(3)避洪场所资源共享
从经济和资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应做到一地多用,节约土地资源及劳动成本。固定避洪安置场所应选择在学校、广场等空旷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容量大,当灾害发生时,仅添置救灾必须设备,就可为灾民提供紧急避难。
(4)安全性
避洪安置场所应选择具有生活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障设施的周围,可能的紧急医疗救护在转移避难中是不可少的,且应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化工厂,此外,应根据地质基础信息,远离易发生地震、坍塌的低劣地基岩土分布区。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易于搭建临时住处的地方。
(5)通达性
避洪安置场所应选择在道路可通畅达到的地方。避洪安置场所应考虑受灾居民易达到的地点,步行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靠近公路和铁路,以利避难转移,且应保证不同避洪安置场所之间具有较为良好的道路通行能力,保证灾民再次转移等需求。且考虑根据不同等级道路有限的通容能力,道路通容能力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高通容能力(高速公路与国道);中通容能力(一般等级公路);低通容能力(等级外公路)。根据不同等级的通容能力和距离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
沂河段,具体转移与安置路线详见附表9及附图3
启用邳苍分洪道时,具体转移与安置路线详见附表10及附图4。
三、 溃口(扒堤)泄洪方案
根据《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当临沂站洪峰流量达到16000m³/s 并继续上涨时,即需要启用分沂入沭以北应急处理区处置超额洪水。主要涉及河东区、临沭县。
第六节 保障措施
一、 物资保障
1、防汛物资构成
沂河防汛物资储备由省、市、县(区)防指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常备物资和机关团体、群众备料组成。
山东省水利厅在临沂市设立了省级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主要物资有铅丝、编织袋、土工布等。市防指设立的防汛物资仓库,储备物资主要有:离心泵、铅丝笼、储运叉车、全方位自动升降泛光灯、打桩机等。市、县(区)防指储备的防汛物资包括:砂石料、木桩、土工布、发电机组、照明灯具及常用器具等。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主要包括块石、碎石、草(麻)袋、编织袋、树木、稻草、绳类及各种运输车辆等。
罗庄区防汛物资明细表详见附表11。
2、防汛料物储存方式
根据上述防汛料物的构成,分别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储存方式,对便于调运、仓储条件要求高的防汛物资,采用罗庄区水利工程防汛仓库集中储存,对不便调运而防汛又常用的物资,采用分散储存,存放与沿河各村委。对机关团体储备物资和群众备料,按照“备而不集,登记造册,用后付款”的储备方式。
3、防汛料物储存管理与调度
各级防汛物资调度的原则是: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市防指的防汛物资,由市防指统一调拨,在紧急防汛期,罗庄区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需要,有权在管辖区内调用防汛物资、设备及交通运输工具。在本级储备物资不能满足时,可向上级防指提出调用申请,若情况紧急,可电话申请,然后补办手续。
4、防汛料物运输
运输防汛物资,必须做到货源、运输工具、路线、人员四落实,确保防汛抢险的顺利实施。
根据沂河工程防汛抢险实际情况,防汛料物运输采用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现有公路网络为主要通道的运输方式。市、县区防指交通运输部门做好调运料物线路的选定工作。一旦要求要调运料物时,必须保证道路畅通,并在限定时间内顺利到达目的地。
二、 通讯保障
(1)任何通信运营商都有依法保障防汛信息畅通的责任。
(2)按照以公用通信网为主的原则,合理组建防汛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3)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必须启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保证防汛防旱期通讯畅通。必要时,调配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防旱抢险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4)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利用公共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灾害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三、 值班值守
每年的6 月1 日至9 月30 日为汛期。进入汛期,罗庄区防汛防旱指挥办事机构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和应急程序。
四、 信息报送
气象、水文部门及时做出天气形势、降雨和洪水预报。当发生较大降雨时,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会同山东、江苏两省及时做出沂河干流的洪水预报,为水利工程调度提供依据。
沂河流域水雨情、工情、险情、灾情等超标洪水防御相关信息实行归口负责,分级上报,同级共享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报送信息。重要工程调度运用、重大险情等重要信息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向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委员会报送。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发布洪水警报,临沂市各级人民政府适时做好超额洪水应急处理区运用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 责任与权限
第一节 河道管理单位险情处置机构
根据《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沂河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统一指挥下,由山东省防指、临沂市防指、沿河县(区)防指构成省、市、县(区)三级沂河防汛指挥体系,隶属同级人民政府领导。
临沂市防汛指挥部是沂河防汛工作的核心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沿河各县(区)、市直管水库和拦河闸坝管理机构、市各防汛成员单位的防汛抗洪工作。
罗庄区防指按照市防指的指令,负责指挥和组织本行政区内各乡镇和区各防汛成员单位的防汛抗洪工作。
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防汛指挥部统一部署,汛期设立防汛日常办事机构,在做好本部门、本行业内部防汛工作的同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搞好防汛工作。
一、 沂沭河防汛抗洪指挥与执行系统
沂河防汛执行系统由沿河各县(区)、乡镇、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及有关单位防汛指挥机构组成。
1、地方防汛执行系统
罗庄区防指受临沂市防指领导。按照市防指指令,安排本行政区内的防汛队伍组织、防汛料物调用,组织抗洪抢险。如遇突发性或重大险情,可及时采取抢险措施,并同时上报市防指。罗庄区防指并将防汛抗洪任务及时落实到沿线四个街镇政府和区各有关防汛成员单位。
各街镇防指和区各防汛成员单位按照上级防指的指令,负责本行政区内防汛队伍调动和抢险料物抢运,组织三线队伍巡堤、护堤、抢险和实施针对重大险情的紧急防汛措施。各拦河闸坝管理机构按照上级防指的指令,调度所属水工程,并将工程的运行和安全状况及时上报上级防指,以便上级防指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洪调度方案。
在重大险情发生时,市、县两级防指可根据客观情况的需要,对防汛料物、人员进行跨行政区调度。
2、沂沭河水利管理局防汛执行系统
沂沭泗局将防汛调度指令下达到沂沭河局。沂沭河局将防汛调度指令下达到三个闸管局和四个河道管理局。三个闸管局按照上级指令,调度所属水利工程,并将工程的运行和安全状况及时上报上级,以便上级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洪调度方案。四个河道局在沂沭河局的领导下,协助地方政府指导沿河县(区)、乡镇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二、 防汛队伍组织
《防汛条例》规定,罗庄区人民政府组织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防汛队伍,并责成有关部门将防汛队伍组成人员登记造册,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取得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通过总结沂河防汛抢险的经验教训,除了充分发挥工程本身的抗洪能力,最重要的是在每年汛前必须组织好在当地防汛指挥部门领导下的防汛抢险队伍,“防在堤,守在人,有堤无人,如同无堤”。所以,每年要组织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汛队伍是取得防汛抗洪斗争胜利的关键。罗庄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专业抢险队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表12。
1、常备队
常备队是防汛抢险的基本力量,由河道管理单位职工为基础组建。常备防汛队伍组织要健全,汛前登记造册编成班、组,要做到思想、工具、料物、抢险技术四落实。汛期按规定分批组织查险。
2、抢险队
抢险队是参加防汛突击性的一支队伍,关系到防汛的成败,抢险既要迅速及时,又要组织严密,指挥统一。所有参加人员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汛前,由群众防汛队伍中选拔有抢险经验的人员组成抢险队。汛期当发生险情时,立即抽调抢险队员参加抗洪抢险,抢险队是抗洪抢险的最前线队伍。
抢险队伍要以当地青壮年为主,按军事建制,沿河每个乡(镇)都应该建立1~2 支机动抢险队,并进行必要的防汛抢险演习,确保出现险情时拉得出、抢得上。
3、后备队
后备队是防汛的后备力量,当防御较大洪水或紧急抢险时,为补充加强常备队的后备力量而组建的。人员条件和距离范围更宽一些。必要时可以扩大到距离防洪工程较远的乡(镇)、村庄,要落实到人。
除上述防汛队伍外,要实行军民联防。解放军、武警部队是防汛抢险的突击力量,是取得防汛抗洪胜利的主力军。每当发生大洪水和紧急抢险时,他们不怕艰险勇敢地承担了重大的防汛抢险和抢救任务。汛前防汛指挥部要主动与当地驻军联系通报防御方案和防洪工程情况,明确部队防守任务和联络部署制度。
第二节 应急指挥机构
沂河是跨地市的大型河道,发源于山东省的鲁山南麓,向南流经淄博沂源以及临沂市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兰陵、郯城7 个县(市、区)。遇超标准洪水时,根据河道防洪抢险现场应急处置需要,临时成立在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下的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并与当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衔接。
现场抗洪抢险指挥机构采取扁平化结构形式,当险情加重,由现状标准内洪水演变为超标准洪水时,参加现场抗洪抢险工作的市、县各级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与省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纳于同一指挥机构内。
第三节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分工
指挥机构由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必要的工作组构成,参与工作组的单位、部门相应的职责分工应与同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职责分工相一致。指挥长宜与河道防汛行政责任人一致。
根据河道防洪抢险现场应急处置需要,工作组进一步细分为综合协调组、抢险专家组、工程抢险组、水情测报组、转移救济组、电力保障组、通讯保障组、道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生活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医疗卫生组、新闻宣传组、经费保障组、纪律督察组。应急指挥机构各部分职责分工如下:
(1)指挥长:全权负责现场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专家组建议,决定抢险救灾方案,调用抢险队伍、调运抢险物资、组织群众转移、要求后勤保障、落实部门分工等。在本地人力或物资不能满足抢险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当地驻军及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人员或者物资支援请求。
(2)副指挥长:领导分管工作组紧急开展工作,完成指挥长指定的抢险灾任务。
(3)综合协调组:负责传达指挥长的调度令;检查各项决策落实情况;全面了解水情、工情、灾情;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接受上级指示;申请上级支援;筹集后备抢险队;协调解决有关部门工作中的问题。由临沂市公安局牵头负责。
(4)抢险专家组:针对险情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交由指挥长决策;提出抢险人员、物资、设备建议;现场指导抢险、对险情发展进行研判。
(5)工程抢险组:实施专家组制定的抢险方案,其他有关小组必须保证工程抢险组的人力和物资要求。抢险人员一般由抢险常备队、抢险救援队、武警部队、解放军指战员等组成。
(6)水情测报组:负责河道流域内天气预报,及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变化,进行雨情、水情监测预报及洪水调度。由市气象局牵头负责。
(7)转移救济组:负责灾民的安全转移、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负责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储备,负责救灾款、物的安排、使用和管理;及时制定救灾款物分配方案、承担灾民的吃、穿、住和因灾引起疾病的医治等生活困难的救济工作。
(8)电力保障组:保障抢险现场及灾民安置现场的电力供应。特别要确保闸门启闭、现场办公、夜间照明的电力供应。
(9)通讯保障组:保障抢险现场有线、无线通讯的畅通,确保指挥长指令顺畅下达;必要时调集移动通讯车。由市电信局牵头负责。
(10)道路保障组:抢修水毁公路、桥梁,保障抗洪抢险道路交通畅通。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
(11)物资保障组:负责调拨、征用、运输抢险物资和设备,以满足工程抢险需要;负责外地支援物资接收工作;抢险结束后向指挥长提交调拨、征用、接收的物资和设备费用报告。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
(12)生活保障组:负责保障现场指挥部和抢险队餐饮住宿;同时安排专人协助消防救援队、武警与解放军部队做好餐食供应。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牵头负责。
(13)治安保卫组:负责维护抢险现场秩序和治安工作;做好抢险队伍、车辆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有关车辆、人员优先通行;协助应急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盗窃抢险物资、破坏防洪工程的犯罪分子。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
(14)医疗卫生组:负责组织抗洪抢险现场及群众转移安置地点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组织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保障灾区与安置地点的防疫医疗以及药品的供应、管理和发放。由市卫健局牵头负责。
(15)新闻宣传组:负责向社会发布指挥长的有关抗洪抢险命令;报道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宣传、抗洪救灾中的先进事迹;应对网络舆情等。由市文化旅游局牵头负责。
(16)经费保障组: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等应急经费的筹集、拨付,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加以审查;对临时征用的群众、集体以及各类单位、企业的物资设备进行补偿;根据情况提出灾后重建计划。由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17)纪律督察组:在抗洪抢险期间,逐个检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贯彻落实指挥长命令情况,发现违反者立即给予行政处罚,触犯法律的依法处理。对抗洪抢险中涌现出的模范集体和人物依法进行大力表彰奖励。
罗庄区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安排,设置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受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防汛工作。
第三章 附录
第一节 附表
附表1:沂河罗庄段2022 年塌岸险工段情况表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名称 |
所在河流 |
岸别 |
险工隐患位置 |
长度(M) |
险工类别 |
滩地宽(m) |
河岸垂高(m) |
存在主要问题 |
度汛措施 |
县(区) |
乡(镇) |
桩 号 |
|
塌岸险工 |
|
|
小计 |
|
6 |
1795 |
|
|
|
|
|
1 |
西蔡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5+804~36+304 |
500 |
Ⅲ |
110 |
8 |
主流靠岸、滩地冲刷 |
加强防守 |
2 |
木柞四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44+890~45+005 |
115 |
Ⅲ |
80 |
6.4 |
主流靠岸、滩地冲刷 |
加强防守 |
3 |
木柞一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46+720~47+000 |
280 |
Ⅲ |
60 |
4 |
滩地冲刷 |
加强防守 |
4 |
唐沙沟 |
沂河 |
右 |
罗庄 |
册山 |
54+400~54+600 |
200 |
Ⅲ |
90 |
5.5 |
主流靠岸、滩地坍塌 |
加强防守 |
5 |
刘沙沟 |
沂河 |
右 |
罗庄 |
册山 |
55+100~55+600 |
500 |
Ⅲ |
150 |
5.5 |
主流靠岸、滩地坍塌 |
加强防守 |
6 |
肖庄 |
沂河 |
右 |
罗庄 |
西高都 |
56+542~56+742 |
200 |
Ⅲ |
160 |
5 |
主流靠岸、滩地冲刷 |
加强防守 |
附表2:沂河罗庄段2022 年穿堤建筑物情况表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所在河流 |
岸别 |
险工隐患位置 |
类别 |
结构形式 |
孔数 |
孔口尺寸(m) |
度汛措施 |
备注 |
县(区) |
乡(镇) |
村(庄) |
桩 号 |
高 |
宽 |
|
合计 |
|
|
|
8 |
|
|
|
|
|
|
|
|
1 |
沂河 |
右 |
罗庄 |
高都街道 |
肖庄 |
57+090 |
排水 |
涵洞式 |
1 |
2 |
2 |
汛前已维修 |
|
2 |
沂河 |
右 |
罗庄 |
高都街道 |
肖庄 |
55+870 |
排水 |
涵洞式 |
1 |
∮1.0 |
加强防守 |
|
3 |
沂河 |
右 |
罗庄 |
册山街道 |
唐沙沟 |
54+230 |
排水 |
涵洞式 |
1 |
∮1.0 |
加强防守 |
|
4 |
沂河 |
右 |
罗庄 |
册山街道 |
顾沙沟 |
53+990 |
引水 |
涵洞式 |
1 |
∮1.0 |
加强防守 |
已废弃 |
5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镇 |
木柞一 |
46+950 |
引水 |
涵洞式 |
|
1.5 |
0.8 |
加强防守 |
已废弃 |
6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镇 |
木柞四 |
45+590 |
排水 |
涵洞式 |
2 |
1.5 |
1.5 |
汛前已维修 |
|
7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镇 |
柴口 |
43+190 |
排水 |
涵洞式 |
1 |
∮1.0 |
加强防守 |
已封堵废弃 |
8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镇 |
李官庄 |
35+100 |
排水 |
涵洞式 |
2 |
1.5 |
3 |
加强防守 |
|
附表3:沂河罗庄段2022 年堤防隐患情况表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名称 |
所在河流 |
岸 |
险工隐患位置 |
长度 |
存在主要问题 |
度汛措施 |
别 |
县(区) |
乡(镇) |
桩 号 |
(m) |
|
堤防隐患 |
|
|
小计 |
|
1 |
5 |
|
|
1 |
柴口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43+200 |
5 |
1孔废涵,1*1砖拱,砌石堵死报废 |
加强巡查 |
附表4:沂河罗庄段2022 年挑水坝情况统计表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名称 |
所在河流 |
岸别 |
险工隐患位置 |
尺寸(m) |
结构型式 |
度汛措施 |
备注 |
县(区) |
乡(镇) |
桩 号 |
长度 |
宽 |
高 |
|
挑水坝 |
|
|
合计 |
|
10 |
200.2 |
|
|
|
|
|
1 |
西蔡挑水坝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6+940 |
50 |
2.5 |
2 |
乱石坝 |
加强防守 |
|
2 |
东蔡挑水坝1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000 |
12.6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3 |
东蔡挑水坝2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070 |
12.5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4 |
东蔡挑水坝3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180 |
12.5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5 |
东蔡挑水坝4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260 |
12.5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6 |
东蔡挑水坝5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330 |
15 |
2.5 |
1.5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7 |
东蔡挑水坝6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360 |
15 |
2.5 |
1.5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8 |
东蔡挑水坝7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430 |
12.5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9 |
东蔡挑水坝8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560 |
30 |
2.5 |
2 |
乱石坝 |
加强防守 |
|
10 |
东蔡挑水坝9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37+650 |
27.6 |
2.5 |
2 |
乱石垛 |
加强防守 |
|
附表5:沂河罗庄段2022 年临堤汪塘情况统计表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名称 |
所在河流 |
岸别 |
险工隐患位置 |
长度 |
存在主要问题 |
度汛措施 |
备注 |
县(区) |
乡(镇) |
桩 号 |
(m) |
|
临堤汪塘 |
|
|
小计 |
|
1 |
400 |
|
|
|
1 |
柴口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42+580~42+980 |
400 |
堤外10米,沂河古道,高水位时渗水严重 |
加强巡查 |
|
附表6:沂河罗庄段2022 年拦河坝情况调查表
编号 |
名称 |
河流 |
位 置 |
主 要 指 标 |
存在问题 |
备注 |
县(区) |
乡(镇) |
中泓桩号 |
坝长 |
顶宽 |
坝高 |
顶高程 |
闸门型式 |
孔数 |
兴建时间 |
|
拦河坝 |
|
小计 |
|
1 |
|
|
|
|
|
|
|
|
|
1 |
土山拦河坝 |
沂河 |
罗庄 |
黄山 |
36+585 |
668.8 |
8 |
6.5 |
50.3 |
弧形钢闸门 |
22拦河 17冲砂 |
2015年 加固改造 |
|
2018年改建完成 |
附表7:沂河罗庄段2022年在建工程检查情况及度汛措施登记表
编号 |
名称 |
所在 河流 |
岸别 |
市县 |
工程概况 |
是否批复 |
存在问题 |
安全度汛措施 |
备注 |
1 |
岚罗公路跨沂河工程 |
沂河 |
|
郯城县、罗庄区 |
拟建项目由沂河特大桥、沭河特大桥、分沂入沭大桥和超额洪水处理区道路组成。 1.沂河特大桥:相应沂河河道桩号49+812、左堤桩号53+382、右堤桩号52+982。桥梁设计防洪标准100年一遇,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梁全长2305.5m,桥宽26.5m,跨径组合采用26+45+36+4*40+32*40+2*30+47+67+41+18*30m,桥梁与河道夹角105°,桥墩顺水流方向布置,桥梁与两岸堤防立交,桥梁梁底与现状左、右堤堤顶之间的净高分别为5.2m、5.1m。 |
是 |
防洪影响处理工程未全部实施岸坡防护未施工 |
落实责任人,制定安全度汛措施方案。进一步督促实施防洪影响处理工程 |
|
2 |
临沂豪洋国际游艇俱乐部码头工程 |
沂河 |
|
罗庄区 |
拟建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刘沙沟村东沂河右岸滩地上,相应沂河中泓桩号51+706-51+918、右堤桩号55+410-55+630,工程主要包括挖入式港池,连接道路、港池出口护砌、拖船吊装坡道等。 |
是 |
河道内存在临时房屋、人员、设备。 |
落实责任人,制定安全度汛措施方案。 |
|
附表8:沂河罗庄段2022 年阻水生物调查情况表
序号 |
行洪障碍名称 |
所在河流 |
岸别 |
位置 |
行洪障碍具体情况 |
存在主要问题 |
备注 |
县(市) |
乡镇 |
村庄或桩号 |
行洪障碍情况 |
亩数 |
|
阻水生物 |
|
|
合计 |
|
|
|
35.7 |
|
|
1 |
片林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栗林 |
|
16.95 |
阻水 |
|
2 |
片林 |
沂河 |
右 |
罗庄 |
黄山 |
麻湖 |
|
18.75 |
阻水 |
|
附表9:沂河人员转移与安置路线明细表
街镇 |
村(社区) |
安置人数 |
安置地点 |
村级转移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
乡镇级转移负责人(电话) |
盛庄街道 |
大埠东 |
40 |
光耀中学 |
韩殿凯 |
13853901900 |
孙富金 |
15318593890 |
十里堡 |
60 |
光耀中学 |
任玉勇 |
13375399799 |
杜晓娟 |
15206801635 |
葛庄 |
67 |
青河学校 |
王孝儒 |
15615592815 |
陈兆海 |
13315398829 |
留邻庄 |
42 |
青河学校 |
刘庆志 |
18669523685 |
杨凯 |
19853969089 |
高都街道 |
后 坦 |
50 |
临沂滨河高中 |
杨 辰 |
13563945688 |
孙启金 |
13583900226 |
中 坦 |
120 |
临沂滨河高中 |
孙启金 |
13355022322 |
前 坦 |
80 |
临沂滨河高中 |
晁玉波 |
17030300000 |
车 辋 |
100 |
临沂滨河高中 |
李秀明 |
18866963666 |
王学磊 |
13675490918 |
薛 庄 |
180 |
临沂滨河高中 |
陈素生 |
13791501898 |
陈永乐 |
13869926345 |
盛 口 |
100 |
临沂滨河高中 |
肖立刚 |
13969911839 |
龙晓双 |
13853904975 |
肖 杭 |
50 |
临沂滨河高中 |
肖士光 |
13791593686 |
肖 庄 |
200 |
临沂滨河高中 |
李 健 |
13853989888 |
册山街道 |
刘沙沟 |
700 |
册山小学 |
刘春暖 |
13505398992 |
|
|
唐沙沟 |
1500 |
册山小学 |
赵海晓 |
13791567810 |
|
|
顾沙沟 |
900 |
册山小学 |
李树红 |
13969973632 |
|
|
白沙沟 |
900 |
册山小学 |
白华涛 |
13853957001 |
|
|
义和村 |
1100 |
册山小学 |
刘庆臣 |
13792999021 |
|
|
房沙沟 |
1300 |
册山小学 |
吴纪霞 |
13082666076 |
|
|
合计 |
|
7489 |
|
|
|
|
|
附表10:邳苍分洪道人员转移与安置路线明细表
街镇 |
村居 |
安置人数 |
安置地点 |
村级转移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
乡镇级转移负责人(电话) |
册山街道 |
埝头 |
1350 |
册山小学 |
顾文良 |
13305396305 |
|
|
尚阳 |
1500 |
册山中学 |
刘洪图 |
13792985858 |
|
|
褚墩镇 |
廖屯村 |
3734 |
褚墩中学 |
廖善勇 |
18396710567 |
魏萌 |
13280573666 |
东永安村 |
2857 |
兰山村 |
屈邦玉 |
15965497582 |
西永安村 |
4386 |
兰山村 |
张自镇 |
13853972187 |
小山子村 |
1112 |
兰山小学 |
付殿金 |
15866927139 |
朱庄村 |
2464 |
朱庄小学 |
王四周 |
13311937262 |
黄山镇 |
木一 |
488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王明金 |
15762082000 |
张 建 |
|
木二 |
472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诸葛祥发 |
18769938938 |
李 浩 |
|
木三 |
352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李阳生 |
18953981807 |
杨洪亮 |
|
木四 |
414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郭祈法 |
13583989266 |
孙树洪 |
|
安头 |
1201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乔俊亮 |
18264965555 |
苏凤成 |
|
柴口 |
896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杜钰生 |
13864919866 |
张寒飞 |
|
栗林 |
709 |
黄山镇鼎昌产业园 |
孙秀强 |
13853921089 |
张云钢 |
|
武村 |
107 |
黄山镇小学 |
武传扬 |
17852090632 |
郭婷婷 |
|
麻湖 |
573 |
黄山镇小学 |
刘彩军 |
15806926777 |
乔俊成 |
|
山前 |
71 |
黄山镇小学 |
王会华 |
15854962829 |
刘宗灵 |
|
山崖 |
354 |
黄山镇小学 |
王保林 |
13176092696 |
栾钦波 |
|
山西 |
315 |
黄山镇小学 |
王学义 |
13969955709 |
杜兴华 |
|
中蔡 |
120 |
黄山镇中学 |
王善乾 |
18605395698 |
刘宗灵 |
|
西蔡 |
556 |
黄山镇中学 |
王作兴 |
13583946278 |
李浩铭 |
|
东蔡 |
340 |
黄山镇中学 |
林茂杰 |
18653911086 |
翟雨晴 |
|
舒官庄 |
283 |
黄山镇中学 |
舒永余 |
15588029888 |
刘永军 |
|
李官庄 |
879 |
黄山镇中学 |
乔俊金 |
13954453588 |
朱春峰 |
|
合计 |
|
25533 |
|
|
|
|
|
附表11:罗庄区防汛物资明细表
罗庄区防汛物资明细表 |
编号 |
备料种类 |
存放地点 |
数量 |
备注 |
单位 |
数量 |
1 |
冲锋舟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艘 |
1 |
|
2 |
橡皮艇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艘 |
2 |
|
3 |
应急照明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台 |
2 |
|
4 |
编织袋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条 |
12000 |
|
5 |
救生衣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个 |
200 |
|
6 |
救生圈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个 |
36 |
|
7 |
汽油泵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个 |
25 |
|
8 |
救生绳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条 |
42 |
|
9 |
铁锨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把 |
100 |
|
10 |
铁镐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把 |
100 |
|
11 |
冲锋舟挂车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个 |
1 |
|
12 |
排水泵6寸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台 |
2 |
|
13 |
电缆线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捆 |
300米 |
|
14 |
油锯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台 |
4 |
|
15 |
手叉车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台 |
1 |
|
16 |
备用发电机 |
高都街道东高都村防汛仓库 |
台 |
1 |
|
附表12:罗庄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人员名单
罗庄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旱灾害防御抢险人员名单 |
姓名 |
性别 |
单位 |
联系方式 |
孙墨杰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615398096 |
王宝全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866428677 |
上官世超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605393128 |
于文军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753977676 |
程瑞杰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852961569 |
王艳洪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853981698 |
刘 浩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863916377 |
钟卫国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969958030 |
李康恒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793905926 |
陈志远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953975781 |
张荣峰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562963311 |
王绪永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3581074888 |
董力华 |
男 |
罗庄区水务局 |
15550926662 |
祝伟 |
女 |
罗庄区水务局 |
13864990550 |
赵丽华 |
女 |
罗庄区水务局 |
15266636716 |
周雪莲 |
女 |
罗庄区水务局 |
15253952188 |
杨传广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8253905377 |
陈洪杰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869900623 |
杨兴广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468181008 |
崔玉涛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969950277 |
杜广坤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678691293 |
王鲁临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5863938867 |
周希海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869982639 |
刘凤刚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5269985478 |
孙怀涛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513690718 |
季培田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5216579603 |
王乐飞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869996959 |
袁春廷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884897178 |
葛福颂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8853908866 |
高树平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853998046 |
侯福祥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5264947398 |
张艳飞 |
男 |
水务局灌区 |
13793915440 |
谭培刚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5069992689 |
诸葛瑞乾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5550918111 |
王学海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8263950615 |
谭培江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3371275195 |
周琪翔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3705390670 |
孙洋洋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5269969567 |
刘 超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3173071316 |
刘玉召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8660911020 |
许 鹏 |
男 |
临沂市罗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18669999598 |
附表13:罗庄区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名单
罗庄区级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名单 |
序号 |
姓名 |
出生 年月 |
职务 职称 |
毕业院校 及专业 |
专业特长 |
熟悉流域 水系 |
熟悉工程类别 |
抗洪抢险 救灾经历 |
专家手机 |
工作单位 |
1 |
程瑞杰 |
1969.11 |
高工 |
山东工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5853927196 |
区水务局 |
2 |
韩洪琴 |
1973.6 |
高工 |
山东农业大学/水土保持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791512817 |
区水务局 |
3 |
祝伟 |
1972.04 |
高工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864990550 |
区水务局 |
4 |
李康恒 |
1974.09 |
高工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864990550 |
区水务局 |
5 |
陈志远 |
1975.1 |
高工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864990550 |
区水务局 |
6 |
钟卫国 |
1974.5 |
工程师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969958030 |
区水务局 |
7 |
王艳洪 |
1979.12 |
工程师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5853981698 |
区水务局 |
8 |
崔玉涛 |
1975.3 |
工程师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969950277 |
区水务局 |
9 |
李嘉欢 |
1991.1 |
工程师 |
河海大学/水位学及水资源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8669969310 |
区水务局 |
10 |
孙云涛 |
1981.5 |
工程师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3615399049 |
区水务局 |
11 |
刘浩 |
1988.11 |
工程师 |
俄罗斯农业大学/河流与地下水利工程 |
洪水调度 应急抢险 |
沂河流域 |
水库,河道 |
温比亚、利奇马台风洪水经历/2020年8.14大洪水经历 |
15863916377 |
区水务局 |
附件14:沂河罗庄段2022 年重要河段包防汛责任人名单
沂河罗庄段2022 年重要河段包防汛责任人名单 |
序号 |
河道 |
县区 |
行政责任人 |
技术责任人 |
巡查责任人 |
备注 |
姓名 (职务) |
联系方式 |
姓名 (职务) |
联系方式 |
姓名 (职务) |
联系方式 |
1 |
沂河 |
罗庄区 |
李婷 罗庄区副区长 |
1395392399 |
孙墨杰 水务局副局长 |
13615398096 |
朱孔达 办事处主任 |
13573962678 |
盛庄 |
2 |
刘宁 办事处主任 |
13805491518 |
高都 |
3 |
申明 办事处主任 |
13407681813 |
册山 |
4 |
林倩 镇长 |
13791580666 |
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