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17/2019-00000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猩红热监测方案(2018年版)  成文日期  2019-01-09
 公开日期  2019-01-09  发布机构  罗庄区卫生健康局
罗庄区猩红热监测方案(2018年版)

罗庄区猩红热监测方案(2018年版)

一、背景

猩红热是由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发热、咽峡炎、杨梅舌及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等为主要特点。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偶尔可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发病年龄以2-10岁小儿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近年来我区猩红热报告病例数呈增长趋势,为进一步明确我区猩红热发病、诊断情况,及时发现疫情,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

及时掌握我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点,为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定义

(一)监测病例定义

参考《猩红热诊断标准》(WS 282-2008),符合下述定义的病例,均为监测病例。

1.疑似病例

同时具备下述4条均为疑似病例:

(1)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咽峡炎、皮疹。

(2)发热第2天开始发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3)伴有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杨莓舌、巴氏线等症状之一者。

(4)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2.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当地有猩红热发生及流行,疑似病例有与猩红热患者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等链球菌感染患者接触史。

(2)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A群链球菌快速检测实验阳性、细菌培养后镜检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生化鉴定为化脓性链球菌等结果中的至少一项。

3.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经血清学分群,鉴定为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疫情分级标准

(1)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0例以下猩红热病例。

(2)暴发疫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常规疫情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的医生对接诊的猩红热病例(包括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培养到菌株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如不能培养,请确保12小时内送区疾控中心。

(二)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监测

1.疫情调查处置

(1)聚集性疫情:由辖区疾控中心组织协调人员对聚集性疫情开展调查处置,所有病例均使用《猩红热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调查结束后填写《猩红热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一并报区疾控中心传防科。

(2)暴发疫情:联合市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置,优先选取重点病例(首发病例/指示病例、重症病例、住院病例等)至少10例使用《猩红热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相关规定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和上传调查报告,并将《猩红热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报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2.样本采集和送检

每一起暴发疫情或聚集性疫情采集至少10份现症病例咽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全部采样)。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采集标本后填写《猩红热病例标本采样检测登记表》,标本来源注明“暴发疫情监测”。

采样方法:采集咽拭子标本时应在良好的光线情况下,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和颊黏膜。将采集的拭子浸入采样肉汤液中,盖紧螺旋帽,直立试管架上。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在常温下尽快(2-4小时内)送达医院实验室进行检测,最迟当天(12小时内)完成。

3.疫情研判和总结

疫情处理期间,对新发病例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进完成进程报告,报告疫情的发展与变化、疫情的诊断、态势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疫情的追踪应该至少持续至最后一个病例出现后一周。在确定事件中止后,要及时进行结案报告,对疫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

事件初次、进程与结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在疫情结束后1周内将完整的《猩红热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猩红热个案调查表》及调查结案报告盖章后报市疾控中心。

附件:

1.猩红热病例标本采样检测登记表

2.猩红热个案调查表

3.猩红热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附件1

猩红热病例标本采样检测登记表

标本

编号

患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发病

日期

采样

日期

标本

来源

检测

日期

检测

方法

检测

结果

复核

日期

复核

结果



































































标本来源注明相应编号:1.哨点医院监测;2.暴发疫情监测

检验方法请填写对应编号:1.A群链球菌快速检测;2.细菌培养后镜检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3.杆菌肽敏感试验;4.生化鉴定;5. 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血清学分群和鉴定;6.其它(在表格中注明方法)。

检测结果填写:阳性、阴性、未检测。

送检单位:送检人:送检日期:年月

附件2

猩红热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出生日期:年月日□□□□□□□□

(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岁月天)□□□□□□ 1.3性别:⑴男⑵女□

1.4职业: □□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医务人员⑹餐饮业⑺商业服务⑻工人⑼民工⑽农民⑾牧民⑿渔(船)民⒀干部职员⒁保育保姆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

1.5文化程度:□

⑴学龄前儿童⑵小学⑶初中⑷高中或中专⑸大学及以上⑹文盲⑺不详

1.6现居住地或工作学习单位:县(区)乡(街道)村(社区)联系电话

1.7家长或监护人姓名:

1.8病人属于:□

⑴本县区⑵本市其他县区⑶本省其他地市⑷外省⑸港澳台⑹外籍

1.9病例分类:

⑴疑似病例⑵临床诊断病例⑶实验室确诊病例□

1.10发病日期:年月日□□□□□□□□

1.11初诊日期:年月日□□□□□□□□

1.12初诊单位:

1.13初诊病名:

1.14确诊日期:年月日□□□□□□□□

1.15确诊单位:

1.16入院日期:年月日□□□□□□□□

1.17住院单位:

1.18出院日期:年月日 □□□□□□□□

1.19出院时病原携带情况:不明、无、有(如有,注明病原血清学阳性指标)

2.主要临床表现

2.1发热:①有②无③不详□

2.2.持续天数:天□□

2.3体温最高:℃ □□□

2.4咽喉痛:①有②无③不详□

2.5口周苍白圈:①有②无③不详□

2.6杨莓舌:①有②无③不详□

2.7粘膜疹:①有②无③不详□

2.8咽峡部和扁桃体红肿:①有②无③不详□

2.9出疹日期:月日□□□□

2.10出疹持续天数:天□□

2.11疹形及分布:

2.12脱皮:①有②无③不详□

2.13性状:①糠屑状②片状③手套状④袜套状□

3.流行病学调查:

3.1本地有无猩红热流行:①有②无③不详□

3.2有无外出史:①有②无□

如有则3.2.1该地有无猩红热流行①有②无□

3.3与病人接触史:①有②无□

如果有,则3.3.1病人姓名:

3.3.2发病日期:年月日□□□□□□□□

3.3.3接触时间:□□□□□□□□

3.3.4接触方式:□

①同一家庭②邻居来往③同班级④同工作⑤同餐⑥同玩耍⑦陪护⑧其他

3.4密切接触者调查:

姓名

性别

年龄

关系

住址

接触方式

发病情况






















4.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及嗜酸性细胞所占比例,样本培养结果)

项目

送检日期

结果










5.控制措施

5.1病人隔离①有②无□

5.2隔离地点①住院②家中③单位或学校□

5.3病人住室消毒①有②无□

5.4病人分泌物消毒①有②无□

5.5病人住室通风①好②差□

5.6其他

6.调查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调查时间:年月日

猩红热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报告单位: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报告时间:年月日

一、疫情概况

事件发生详细地点: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

1.单位名称: 2.单位人数:人

若为学校,学生:人老师:人

2.首例病例发病时间:年月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年月日

3.病例年龄分布:

年龄分组

发病数

其中死亡病例数

0~



5~



15~



25~



60~



合计



二、采样和检测

采集标本的病例数:人;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病例数:人

三、疫情性质

A:猩红热暴发疫情

B:猩红热聚集性疫情

C:其它:

四、疫情小结:

报告人报告单位

单位盖章: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