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31/2025-00000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供销社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4-12-27
 公开日期  2024-12-27  发布机构  罗庄区供销社
罗庄区供销社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区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抢抓改革机遇,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供销合作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为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设完成罗庄区为农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区为农服务的空白,也是全市供销系统新增设的唯一县区。承接农资保供储备任务,储存各类化肥3000余吨。农资经营方面,销售各类化肥1000余吨,种子600余吨,农药30余吨。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现土地全程托管4000余亩,完成小麦、玉米收割25000余亩,完成播种面积30000余亩,开展秸秆打捆16000余亩,开展无人机、高杆喷雾作业等植保面积80000余亩次,全年收储粮食3000余吨,烘干2000余吨,加工销售小麦、玉米2200余吨。召开技术宣传会、农民观摩会、专家讲座等会议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农业专家团队在抖音、淘宝等平台进行农资、农产品定向本区域的助农销售,实现了本土地块进行精准配方施肥,做到化肥减量、农作物提质,线上销售与线下助农指导的同步运营。

(二)流通网络日益健全。创建供销军联超市品牌,文化路店、龙潭路店、北老屯社区店相继开业运营。实施商贸流通“一张网”工程,由区供销联社牵头,建设集采集配中心,在镇街成立综合服务站,村居设立综合服务社,形成了以区级集配中心—镇街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社为主阵地的商贸流通网络,逐在全区陆续构建起具有供销品牌和供销特色的日用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三)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不断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先后把临沂水果市场、孟老豆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亿家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农业贸易、农产品初加工、再生资源领域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吸纳进来。目前,临沂水果市场的果品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一,全年助销新疆果品达到65000余吨。孟老豆食品产品涉及百余种品类,远销省内外,为临沂炒鸡品牌的开发注入了供销元素。亿家洁公司已在城市社区投放智能回收设备160余台,建设全品类分拣中心1处,为再生资源回收、循环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地社会效益。

(四)党建引领效果显著。创新“党支部+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合作机制,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村集体创收探索了新路径。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60家,入社成员超过6000户。每年可以提高罗庄区农业经济效益3000万元,通过土地托管节省劳动力4万工次,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罗庄街道小山后社区,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区社公司合作成立“共富工坊”,依托自己社区托管土地收获的黑小麦,初加工生产原生态黑小麦面粉,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提升了粮食的附加值。今年来,区社共派出第一书记、红领书记驻村5人次,落实项目资金扶持、采购帮扶、定期走访等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先后为罗庄街道朱张桥社区等2个村居争取村社共建扶持资金20万元,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人居环境。

二、2025年工作打算

发展思路目标:按照总书记在供销社成立70周年作出的指示要求,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农资仓储能力达到1万吨,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涉农街镇和中心村全覆盖。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10家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区20%以上的耕地,托管面积稳定在4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达到全区50%以上的耕地,日烘干能力达到300吨。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3处,领办特色农产品行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

重点任务(一)实施综合改革攻坚突破行动,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综合改革与重点业务的统筹,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召开全区社员代表大会,提升供销合作社治理效能。加强社有资产监管,落实理事会对社有资产监管职责,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扎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二)实施为农服务深化拓展行动,服务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和规模,确保开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稳定在20000亩次以上。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加快健全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在为农服务中心二期项目中完成农资储备保供中心建设,完善农资仓储设施。持续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升级改造农村流通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区、街镇、村三级流通体系。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在城市社区积极推进纺织物智能化回收项目,布局200台智能化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重点项目:实施基层组织赋能增效行动,提升基层组织实力。立足区域实际,积极向市社汇报,利用现在的西高都社整合沿街土地10亩国家划拨建设商业用地,改造提升基层社现状。项目预计投资额2000万元,计划将现有地块(6300平方米)土地分三片开发建设:西片南区建设一处6000平方米(3层)的供销生活广场;西片北区建设一处4000平方米(1层)的服务三级网络建设的商贸流通基地;东片建设一座1200平方米(3层)的供销电商基地。同时,打造以党建统领、双社共融、服务三农为主线的基层社党建示范点一处。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三级网络建设、商品下沉及农产品上行,进一步扩大就业、提升业态,更好的服务城乡居民生活。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