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560/2025-00000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沂堂镇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5-02-20
 公开日期  2025-02-20  发布机构  罗庄区沂堂镇
沂堂镇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沂堂镇紧紧围绕“振兴罗庄、重回千亿”发展目标,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抓好创新第一动力,抓实为民第一责任,凝心聚力、奋力一跳、承压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新成绩。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7.79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16亿元,同比增长4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33万元,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一)坚持稳中求进、蓄势聚能,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面实行抓大不放小招商方针,新招引市外投资项目1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个、500强项目1个,市外到位资金11.52亿元。激活民间投资项目17个5.9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

项目建设稳步有序。储备一批、动工一批、建设一批项目梯次推进模式成效凸显,中明液压一期、临宜新材料等10个项目实现建成投产,江泉35兆瓦光伏、丰龙生态白羽鸡养殖等5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鲁南美谷、中明液压二期等4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助企服务精准有效。全力推进“‘沂’‘企’同行”营商品牌建设,138名镇村干部与459家经营主体实现结对帮扶。“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营商理念落到实处,盘活闲置低效用地870亩保障了9家企业发展,激活5家休眠企业实现再投资2.53亿元。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坚持聚焦产业抓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新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

(二)坚持统筹融合、系统施策,乡村振兴绘就新篇章

规划引领作用凸显。“东工西农”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设立的市级镇域经济产业园涉及我镇东部工业区1900余亩土地11家企业,发展底色更优、政策支持更足;西部农业区畜禽养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进展迅速,新招引3个规模化养殖项目落地,总投资超3亿元。

发展活力加速释放。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发放“齐鲁富民贷”“四雁工程贷”等涉农贷款187户4934.8万,农民增收致富资金难题得到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增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区级示范合作社3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罗庄区益农种植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刘汉青被评为2024年度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着干、带着干、共同干”推进模式成效显著,累计整改环境卫生点位4710处,清理垃圾5840吨,清理沟渠汪塘1.8公里,新植绿化苗木3000余棵,清理修剪绿化带约3公里。

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拆除整改占用耕地违法建设面积达8050平方米,拆除复耕各类卫片190余亩,整改压占图斑230余亩、非粮化图斑310余亩、非农化图斑46.5亩,耕地恢复完成816亩。

人才培育积厚成势。深入开展“三青计划”,在青年党员、青年干部、青年人才群体中摸排52名青年纳入村干部后备力量人才库,55名青年党员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扎实开展“乡村好青年”选育工作,新增区级“乡村好青年”35人,总人数达到136人。

(三)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民生福祉增添新质感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将更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4.85%。办理12345热线诉求工单3435件,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新建成迷龙卫生室和大槐树卫生室,台井卫生室实现“五有三提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饮水安全获得保障,全镇城乡统一供水“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教学质量持续向优,新增省级优秀教师1人、区级优秀教师7人。

社会保障稳步提标。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不断提升,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保障资金956.8万元,受益群众达1453人。落实政府兜底安置困难群众就业,新增乡村公益性岗位107个。保障困难群众住房,投资22万元完成危房改造8户。

惠民工程落实落地。投入资金40万元完成清洁取暖改造300户;投入资金18万元在前台井村安装路灯58盏、改造村内道路1023平方米、道路两侧提升改造1330平方米;使用幸福家园项目资金15万元在中心大街铺设排水管道0.33公里、硬化地面400余平方米、更换护栏1.4公里。全力保障完成潍宿高铁征迁、沂册路西延等重大民生工程。

(四)坚持守牢底线、筑牢防线,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安全底板持续巩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抓实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整改风险隐患4538个。加强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638场次、2.6万人次。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12件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现全部整改销号。从严抓实大气污染防治,抓严秸秆禁烧管控,打击处罚24起27人。全面推进水域环境治理,水环境质量考核在全区位居前列。

法治建设深入人心。“法治宣传年”工作高质量推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选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28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材料9600余份,受教育人员达到3万余人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更是沂堂发展“拼抢快干”的关键之年。全镇上下将以“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拼抢精神,“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快干意识,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更加鲜明。

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高标进位,在从严管党治党上实干奋进。

把牢政治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从严监督执纪。提高监督执纪水平,有效发挥“探头”作用。强化廉政教育质效,时刻提醒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大监督执纪力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惩治贪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实基层党建。重点聚力打造沂堂党建品牌。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动态调整,抓实“三青”队伍储备培养,建立健全递进培养链条,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继续探索村集体增收途径,实现行政村集体收入5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一半。

(二)突出蓄势聚能,在厚植发展动能上实干奋进。

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紧抓“振兴罗庄、重回千亿”和激活镇域经济的发展机遇,瞄准“工农协同发展示范镇”建设目标,推动“东工西农”发展布局提档升级。全力攻坚招商引资。继续坚持“抓大不放小”招商导向,围绕重点产业招商图谱,用好政策招商、园区招商、链式招商、“飞地”招商等新招、妙招、实招,实现招引质效大幅提升。全力强化项目保障。聚焦资金、土地等关键要素保障,强化企业专班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运营,持续跟进现有招商线索,加快推进江泉35兆瓦光伏、鲁南美谷、实丰新材料、丰龙生态白羽鸡养殖和冠普农业等重点项目。全力推动科技赋能。注重培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培育、壮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研发覆盖率。

(三)突出量质齐升,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实干奋进。

提质增效农业产业。推动镇域西部规模化养殖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沂堂农业现代化特色品牌。深入实施“四雁工程”,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推动普惠金融助农走深走实,加强涉农“齐鲁富民贷”“四雁振兴贷”协调支持力度。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落实“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完善考核评比监督制度,聚力创建5个区级人居环境示范村。从严做好耕地保护。强化巡查管控和建房审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乱占耕地建设等行为,继续保持“零容忍”态度。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扎实做好4.9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工作。探索发展近郊文旅。发挥“靠近城区、毗邻景区”优势,打造一批休闲采摘园、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小微产业。

(四)突出成果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干奋进。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推动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提标扩围,确保“不漏一人”。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确保有就业意愿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扎实解决民生诉求。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抓好12345热线办理提标提质,全面落实办理要求,推动办理质量质的提升,力争诉求解决率、响应率和群众满意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村级卫生室梯次实现“五有三提升”改造,增加“义诊下乡入企”等医疗志愿活动场次。强化供水保障,力争城乡统一供水实现村村到、户户通。筹办多样化、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抓实2025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做好危房改造、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全力推进沂册路西延建成通车,全面配合做好潍宿高铁征地建设工作。

(五)突出统筹融合,在提升治理效能上实干奋进。

抓严安全监管。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抓好社会稳定。强化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种铲毒,严厉打击非法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金融集资。抓优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击整治秸秆焚烧、道路扬尘、散乱污企业,确保空气质量实现明显提升。抓实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提升年建设,重点聚焦“关键少数”和全镇党员干部,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