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罗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重点,按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关键来抓
以巩固落实巡察整改成果为契机,做好巡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围绕区委打造“五强”领导班子和“五硬”干部队伍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党组书记结合班子队伍建设情况为党员干部讲党课;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体党员对照清单认真自查,整改落实。在班子内部,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协调沟通,做到重大问题集体协商,集思广益,进一步强化了局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多次组织学习,强化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团结、讲大局,既强化分工负责制,又坚持分工不分家,公信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区委重要工作安排,以疫情防控和“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为重点,结合“人社快办”行动,自觉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积极推进人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扎实推进就业工作质量效益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我局牵头负责就业工作质量效益指标,城镇新增就业为5835人,完成任务的114%;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首次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比例截至11月为94.10%;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均落实实名制管理、分账制管理,专户开设率、专户连通率、工资待发率及设备连通率均达到100%。
二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区人社局在疫情期间开通罗庄区职业培训网络平台,开展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在疫情期间为全区劳动者提供即时免费职业培训服务。为5957人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1922人通过考试。同时,成功创建临沂职业学院为临沂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人员培训,开设经营管理、畜牧业养殖等课程,实现培训乡村振兴领域人员1328人。
三是圆满完成青年人才引进任务。2020年,区人社局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引进工作,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学习先进县区、采取最大标杆法对街镇进行考核、党组成员包抓乡镇街道等措施,持续发力,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2人、引进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238人,圆满完成青年人才引进任务。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一是创新采用线上“云招聘”方式。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创新采用线上“云招聘”方式,通过逐个对接企业,摸清用工需求,将企业缺工信息在山东公共招聘网、临沂人才网以及罗庄区政府官方网站同步向社会发布,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活动。2020年度,共开展6期网络招聘活动,为150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涉及673个岗位、5889人次。
二是全力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我局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专班,明确专人对全区所有复工企业进行底数摸排统计,及时了解企业缺工情况,并将缺工企业信息在山东公共招聘网、临沂人才网以及罗庄区政府官方网站同步向社会发布。全区共有912家企业开工复工,实现点对点招聘927人。
三是打造“创贷快车”品牌,工作进展稳居全市第一。创新创业贷款模式,开发了“创贷+商贷”套餐、“合伙人”创贷模式;同时坚持线上办理、线下考察相结合,简化办理流程,不断扩大创贷发放规模。罗庄区大力发展创业担保贷款的经验做法在中国就业、山东就业、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杂志等国家级、省市级平台进行了宣传推广,为临沂市在全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试点工作观摩交流活动中的典型发言提供了“创贷+商贷”工作经验。2020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8笔约1.8亿元,直接扶持创业带动就业3600余人。其中,为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826笔约1.3亿元;为12家小微企业提供贷款4795万元,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创业者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为已经到期还款的306名贷款户发放贴息资金392万元;已审核符合一次性创业补贴条件的小微企业共48家,合计拨付资金57.6万元,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的小微企业1家拨付资金0.2万元。
四是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疫情防控企业一次性用工补贴19.46万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8.2万元;落实企业吸纳9名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0.44万元,岗位补贴27.68万元;落实7家单位41人公益性岗位补贴59.68万元,社保补贴26.24万元;分两批次共受理近2000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预计补贴金额850万元左右,目前已拨付138万元补贴;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9万元;拨付技能补贴860人,金额88.05万元;审核通过以工代训补贴条件的企业共34家,拨付补贴13.45万元,另有67家企业535.6万元,现已公示,正等待财政拨付中。接收全区灵活就业人员档案2100人,转出档案727人,录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16094人,为6931人代管档案人员代收养老金5357.8万元。
五是积极开展企业自主评价。目前我区已经成功报批华盛江泉集团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开设电工、钳工、起重装载机械操作工三个工种;成功报批3家技能培训学校开展专项能力考核(培训)考点,开设母婴生活护理、家庭保洁、面包烘焙等6个专项能力考核。
六是持续发力,做好就业精准扶贫。依据《罗庄区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就业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开发扶贫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针对贫困人口就业难的问题。2020年新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59个,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总数达到了86人。共落实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0.77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脱贫。
七是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备案工作。2020年度,全年共审核劳动合同备案10780人;办理新劳动用工备案企业开户391家;对我区55家企业进行了薪酬调查,认真指导企业填报数据,完善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真实。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一是聚焦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减、免、降、返”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提效。
减免社会保险费用方面:按照全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安排,为我区1457家企业进行划型公示,并为后续新参保登记的702家企业办理了社保费减免手续,共计减免社保费用1.64亿余元。疫情期间共为84家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减半征收2-6月单位缴纳部分,减免单位缴费金额2055余万元;对1728家中小微企业免征2-12月单位缴纳部分,免征单位缴费金额13944万元。
降低保险费率方面: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为疫情期间开工的34家按建设项目参保单位,减免建筑项目工伤费用约385.5万元。
稳岗返还方面:为稳定企业在岗职工队伍,提升企业职工就业技能,减少裁员或失业对企业职工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共为全区693家企业2.5万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01万元,为873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44.4万元。落实疫情期间失业补助金政策,为4472人发放失业补助金694.14万元。
二是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2020年度,我区社保基金整体运行平稳,共收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95亿元,其中收缴企业养老保险3.14亿元、机关养老保险1.75亿元、工伤保险540.72万元、失业保险1213.45万元、居民养老保险4675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4128.23万元;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8.48亿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待遇4.05亿元、机关养老待遇1.88亿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593.91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8319.80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42亿元、老农保养老金1387.73万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9.6亿元;发放机关离退休人员待遇1.85亿元。共受理完成153人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受理完成20余人的病退劳动能力鉴定人员鉴定,其中10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三是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社保中心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全区共有参保人数28.83万人,共计对3.9万人发放了被征地保险金,共计发放金额1126.18万元。截至目前已有95.6%落实到个人账户,村情民意稳定。
四是启用社保基金电子票据和静默认证。自2020年3月26日起,罗庄区全面启用社保基金电子票据,参保单位系统缴费后可直接在线打印发票,进一步推动了不见面服务。启动静默认证后,共有16327人通过手机认证和静默认证方式成功进行了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五是完成“全省通办”业务系统对接。自2019年7月罗庄区实现企业养老保险接续,取消参保缴费凭证开据,实现了全国企业养老网上申请办理转移接续,做到了群众“零跑腿”。2020年度共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828人,其中养老保险转入445人,省内转入280人,省外转入174人;养老保险转出383人,省内转出200人,省外转出183人。
六是坚决做好死亡冒领追缴工作。2020年度,通过严格资金管理,建立倒查机制,与公安、民政部门数据逐一对比筛查识别出死亡冒领和重复冒领养老金、重复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占用社保基金行为,基本解决了冒领遗留问题。我局共走访6个街镇,追缴死亡冒领、服刑冒领、失业保险金冒领共计21.6万元社保费;核查出79家企业未按标准缴纳社会保险费,责令其补缴社保费共计3.7万元。
七是全力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2020年度,共审核通过951名企业职工退休手续,协助市局主管部门为全区75名参保人员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手续,审核病退人员9人,审批领取遗属补助人员67人。罗庄区企业退休人员17425人,核定退休工资40492万元;机关退休人员2869人,核定退休工资18667万元。企业去世人员186人,核定丧葬补助金1281万元;机关去世人员50人,核定丧葬补助金325万元。退休人员调资方面,企业参加调整人数为16124人,月人均增加135元,共发放1523万元;机关参加调整人数为2795人,月人均增加205元,共发放411万元。
八是切实做好人社领域扶贫工作。根据区扶贫办、民政局、残联等单位提供的贫困人员名单,对比了部扶贫系统中15403人、省社保扶贫系统中5485人,明确了区内贫困人员2978名,并及时代缴养老保险费37.71万元;为2007名贫困户发放养老保险金332.29万元。
九是做好退役军人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2020年度,为213名当年退役军人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转入社保资金1306余万元;配合退役军人事务局为16名退役军人办理养老保险接续、共计30.6万元,为46名待安置期间军人补缴养老保险。
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劳动用工管理为重点、以仲裁调解为手段、以监察执法为保障的劳动维权机制不断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度,我局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4059条,均按程序进行处理,确保群众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
近两年罗庄区因去产能、退城入园、大气污染治理等原因致使大量企业关停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劳动争议案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共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839起,同比增长35.6%,涉及劳动者800余人,涉及标的额2869余万元。仲裁院设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快速妥善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同时,创新性采用要素式办案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我区“互联网+调解平台”共受理并调解处结7起劳动争议案件,其中罗庄街道4起,盛庄街道3起。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立案查处各类投诉案件387起,结案381起,结案率达到98%,为50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146.25万余元,依法作出工伤认定175起;共回复“12345”市民服务热线3000余起。
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建设,全区共录入67个建设工程项目,正在开工35个,已完工30个,已停工1个;采集农民工实名制信息21362人;开设工资专户61个,工资专户资金缴纳2.97亿元,银行实发金额2.91亿元。目前专户开设率、专户连通率、工资待发率及设备连通率均达到100%。
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继续巩固“吃空饷”专项整治成果工作。罗庄区对“吃空饷”治理问题一直很重视,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要对全区76个单位进行“吃空饷”问题调查和清理整治自查工作。2020年,我区各单位、部门进行了两次自查自纠工作,区人社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审计局下发通知并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检查组于11月16日—11月20日对我区八个街镇和部分区直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同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工作督办单,督促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工作长效有序进行。
二是高质量完成全区人事管理工作。公开招聘方面,区人社局以健康安全为底线,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守底线、抓主线、筑防线“三线并举”有力举措,全力保障人事考试安全有序运行。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劳务派遣考试1次,为统计局招募工作人员6名;组织开展区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等共10次,累计招录工作人员813名。聘用合同签订方面,共签订了345份聘用合同,其中新签订合同314人,到期后续签合同31人,并要求各单位在聘用人员合同到期后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签订有关要求进行及时续签续聘。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方面,对全区790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考核,1385人被评为优秀等次,6225人被评定为合格等次,1人被评定为基本合格等次,17人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275人未定等次,50人未参加考核。同时,顺利完成部门之间的人员划转,妥善处理机构改革遗留人员划转问题;进行事假、病假备案20例,审批19例。
三是积极做好职业资格类审核、评审、发放等工作。完成高级、中级职称审核800余人,中小学系列中级职称评审300余人,中小学系列、建筑工程系列初级职称评审200余人。发放各类资格证书700余份。组织我区9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网上培训,累计考核、登记、备案专业技术人员所取得的学时材料2万多份。
四是圆满完成基地创建、人才项目和人才平台的申报工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218人、“金蓝领”培训22人;举办罗庄区第六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450余名技能人才参加比赛。推荐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明杰申报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专家,目前已通过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示,作为山东省推荐人选推荐。成功推荐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松、罗庄区沂堂镇中心教师王永胜为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功推荐山东豪门铝业有限公司为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备案单位。
五是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创业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场地等方式,征集就业岗位600个,使99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我区实名制登记未就业大学生577人,登记率为100%,服务率为100%,就业率为90%以上。接收、整理毕业生档案1649余份。新招募2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均已通过岗前培训并顺利到岗工作。新增两家公司为青年见习基地,目前共有7家见习基地参与了青年见习计划,提供见习岗位总数18个,共计142名青年见习人员参与见习,圆满完成见习任务目标。
六是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查、借阅档案,共审核接收档案75份,整理转出档案26份,查阅档案材料1700人次,收集补充材料10000余份,接收年度考核、工资调整等材料5000余份。档案专项审核收集补充档案材料5500余份。复印档案材料345人,共计A4纸2826页。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区委组织部要求,完成了干部档案审核扫尾工作。配合组织部、纪委等部门进行了材料审核,对于部分问题档案及时向其主管部门反馈,加强了“六防”措施落实,确保了档案的长期保存。
七是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对全区符合条件事业单位人员进行了年度晋升薪级业务审批;对新招录事业单位人员、引进的高学历人才、退伍兵、受处分等人员办理相关业务,兑现工资待遇;对今年我区公开招聘的教师708人及所有新评聘专业技术人员624人,及时审批兑现新工资待遇;按规定对城建区外的人员审批乡镇工作补贴;下发《罗庄区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审批全区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总量;对131名机关事业单位到龄退休人员办理了批准退休、核定退休费、一次性补助审批等业务,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遗属补助、建房补助业务;对我区所有享受遗属补助人员进行了两次遗属困难补助标准调整备案工作,确保遗属基本生活保障;对上报的2020年度事业单位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材料严格审核审批。
八是落实好煤园管理服务工作。对1200余名离退休人员及550余名工病亡遗属等各类服务对象进行资格认证工作,累计核减病亡人员17人,累计发放工病亡遗属等各类服务对象费用49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