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罗庄卫健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三级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监控和监督执法力度,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多措并举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结合年初机构改革,在三定方案中明确设立党建工作科,强化机关党建和行业党建的业务指导;规范开展党组织换届,选强配齐支部领导班子,吸收部分优秀年轻党员进入支部班子,进一步激活支部工作活力;积极与市中医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交流党建经验。
二是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突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做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步骤,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版面40余幅,悬挂于机关楼道两侧醒目位置,同时利用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党建宣传氛围。
四是强化党性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九间棚教学点开展党性教育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鼓励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区级医疗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区级公立医院缺失的短板,区委、区政府决定划拨土地200余亩筹建区级公立医院,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设置总床位1500张,其中一期投资7.2亿元,列入了全区2019年十大重大突破工程。目前已完成了可研报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立项、土地勘测定界、现状测绘等手续和初步设计方案,正在办理环评、稳评和土地等手续。
二是街镇卫生院建设重点突出。在投资1400余万元建设付庄中心卫生院病房楼的基础上,下半年计划再投资200万元对册山中心卫生院、褚墩中心卫生院开展提升改造。
三是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铺开。我区共有238家村级卫生室,上半年新建卫生室11家和改扩建26家,目前已达到标准化的有185家,未达标的有53家。下半年再投资600万元对未达标53家村级卫生室进行新建或改造提升,其中新建15家、改建38家。目前,15家新建卫生室工程有序建设,春节前可以全部完成主体工程,38家改扩建卫生室正在进行公开招标手续,预计近期可以动工。
深化医改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先后2次听取医改工作汇报,制定下发了《中共罗庄区委、罗庄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加快健康罗庄建设的意见》(罗发〔2019〕7号),调整充实了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医改工作组织领导。
二是成立医疗共同体。11月22日与市中医医院签约成立了罗庄区医疗共同体。12月9日成立了罗庄区医共体发展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同质化服务、分级诊疗、医保打包付费等政策,搭建区域医疗发展平台。12月11日,市中医院抽调了第一批11名医疗专家下沉到基层坐诊,切实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薄弱、人才短缺等突出问题。
三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待遇水平等政策,对街镇公立卫生院在编人员给予50%的工资补助,对全区一体化管理卫生室给予2万元运行补助,经核算,一体化卫生室运行补助应拨付费用110万元,街镇公立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补助需拨付970万元,目前均已全额拨付到位。
四是推进街镇公立卫生院“空编补齐”。组织开展街镇公立卫生院公开考选工作,为街镇公立卫生院公开考选10名医疗卫生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完成了笔试、面试和体检工作,正在开展政审考察工作。
五是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计划总投入855万元开展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其中,2019年第一期计划投入350万元,对全区医疗卫生信息化进行改造提升,彻底转变我区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落后的局面,目前该项目已通过财政预审,1月17日正式公开招标。
社会办医疗机构亮点突出
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大对社会办医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效率,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儿科、产科等专科医院。罗庄区人民医院8万㎡门诊住院综合服务楼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罗庄区人民医院南医疗区已完成主体拆迁,投资近亿元的临沂润视眼科医正式运营,罗庄中医医院项目、山东弘远心理康复医院已落地,弥补了我区眼科、中医和精神病医院的空白,全区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投资额达14亿元。
(五)疾病防控能力切实加强
一是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和灾后防疫工作。组建了21支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员155名,密切关注灾情,做好人员、车辆、物资、应急药品、消杀药品准备,研判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好应急准备。由科级干部带队实地了解受灾情况,加强传染病应急监测点,指导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印制防疫宣传明白纸2万余份,派出卫生防疫队伍44支,免费发消杀药品2027kg,消杀面积2.87万平方米。
二是加强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召开了全区国家卫生乡镇推进会,将创建目标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加强对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目前,罗庄、盛庄、高都三个街道已通过国家卫生乡镇技术评估,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创建任务,卫生创建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三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全面提升重大急性传染病防制、疫情报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宣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村饮用水监测、艾滋病防控等工作水平,对全区网络直报人员开展培训和管理、培训40人次。全区累计报告传染病1874例,其中乙类传染病665例,丙类传染病1209例,紧急处置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未发生进一步扩散。
(六)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推进。继续为全区患病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和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方式,保障贫困居民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2019年为4513贫困户,8036人建档立卡,共为6733名贫困人口实施免费健康查体,筛查慢性病和特殊病患者3033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7667名,开展健康教育、义诊活动131场次,惠及3893人次,办理慢性病和特殊病门诊卡2304人,纳入管理定期随访3071人,医疗机构减免医疗费57.73万元,医疗机构兜底保障金额125.46万元。
二是基本公共卫生落实到位。结合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随访管理和签约。全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7.7万人,复核升级人群32.7万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4.3万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6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已过大半,部分单位正加紧查漏补缺。
三是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惠及群众。自2019年4月份起,组织101个服务团队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下基层服务团队总人数200人,覆盖全区10乡镇卫生院、126个村卫生室,培训讲座期数13期,义诊5055人次。
四是“银龄安康”工程全面实施。组织召开全区2019年度银龄安康工程工作会议,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各街镇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区卫健局及中国人寿罗庄支公司联合对各街镇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1万人参加了投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万人。
五是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结合《问政临沂》栏目曝光问题,深入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全面监督检查,重点针对非法行医、虚假诊断及夸大病情或疗效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查严治,目前,拆除非法医疗广告牌匾12家,查处取缔非法行医11家,2019年新立案19件,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件,行政处罚数额28.85万元。
六是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有力。以迎接新中国70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制定了全系统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安全教育全覆盖方案、卫健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并联合消防大队对全区22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问题隐患100余条。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实抓好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寻求区级公立医院项目合作伙伴,确定投资模式和建设主体,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二是针对卫生院提升改造,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快剩余公立卫生院进行改造提升。三是继续推进村级卫生室省级标准化建设。确保村卫生室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方面达到上级标准。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落实医保总额打包付费,保障公立卫生院用人需求,落实街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等政策。
(三)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协调区财政局、工信局、大数据局等部门,加快推进“智慧医疗”一期工程建设,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彻底转变我区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落后的局面。
(四)深入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省迎评工作。积极发挥牵头单位引领作用,对各项主要工作进度进行跟踪推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加快推进医养智慧平台建设、两院一体模式推行及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保证在相应时间节点内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在评估验收中不失分。
(五)扎实做好重点业务工作。全面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对健康扶贫、疾病预防、基本公卫、监督执法、卫生乡镇创建等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确保卫生健康事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