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40/2019-00000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行政审批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19-12-20
 公开日期  2019-12-20  发布机构  罗庄区行政审批局
罗庄区行政审批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始终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措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提高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大美罗庄建设作出贡献。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2万余次,其中行政许可类19000件,政务服务类20万余件,日均接待群众各类咨询600人次,事项办结率100%。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

一是优化整合窗口,合理布局。按照“一窗受理”改革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进行优化整合,将原来分散两厅的社会事务合并为一窗,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打造沂蒙红色阵地,将帮办代办窗口、吐槽找茬窗口、打印复印窗口、免费快递窗口统一规划设置在阵地内;增加不动产登记窗口和人员,增加5名工作人员,增设综合受理和预审窗口,不动产登记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提高到了0.5小时,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慢的问题,今年以来,共办理不动产登记7230余次,发放不动产登记证11000次。

二是打破信息孤岛,推进“一网通办”。根据“三级十一同”要求,对政务服务信息进行标准化梳理,明确项目名称、办理要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网上办理要求,提高全程网办的标准化水平,前期共梳理43个部门的4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时,对104项行政许可进行标准化配置,完善事项基本要素,地址、电话、办事流程,添加工作流程图,组织对无自建系统支撑的业务进行培训,确保所有事项能够实现一网通办。

三是提升事项办理移动化水平。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做好“爱山东”APP罗庄分厅的建设的前期工作,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上报“掌上办”事项2项,“掌上秒批”事项1项,下一步,将根据省级安排,逐步将全部事项接入“爱山东”,推动“掌上办、掌上查”,实现政务服务平台高频事项移动端办理,减少了群众办事往返跑路等问题。推出二维码办事指南,对政务服务中心的市场准入、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社会事务、项目建设、涉农事务等加载超链接,对办事指南、受理条件等事项做出清晰明确的解读,方便群众“网上办”和“移动办”。

(二)打造“沂蒙红色帮办代办”阵地。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根据《罗庄区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沂蒙红色帮办代办”实施方案》,组建了三级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打造了沂蒙红色帮办代办阵地,梳理了帮办代办服务事项。在审批局内部组建了11人的科长兼职代办队伍和9人的专职帮办代办队伍,抽调9名工作人员组成专职帮办代办队伍,由帮办代办人员对重大项目和市场准入事项进行政策咨询、材料指导等服务。

二是健全帮办代办服务事项。区级帮办代办主要为重点投资项目和市场准入事项,及部分涉农事务、社会事务类事务100余项;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帮办代办点主要包括人口计生、劳动就业、低保办理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民生保障类公共服务项目。同时,在帮办代办阵地设置帮办代办窗口、吐槽找茬窗口、免费复印窗口和免费快递窗口,推行全覆盖、心贴心的服务。目前,已帮助企业和群众完成帮办代办事项300余项,免费邮寄证照共200余份。

(三)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1、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简易注销登记,对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人无需到窗口提交材料,所有材料通过电子化上传,并通过手机APP开展电子化签名,登记人员进行网上审查后,即可颁发具有电子化管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网上亮照等多项功能的电子营业执照。今年以来,新注册企业共12000余家,注销企业1900余家,股权出质22件,出质股权2.886亿元,助企融资28.382亿元,其中自然人股东作为出质人办理股权出质16件,占各类型质权人的72.2%;被担保债权达5000万以上的10件,占总件数的45.45%;被担保债权达1亿以上的8件,占总件数的36.36%。

2、多种形式开展回访、实行跟踪服务。针对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项目立项等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的回访调查工作,通过发送短彩信、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形式,宣传审批政策、了解企业诉求,征求企业满意度,并根据反馈结果采取进一步的服务措施。截至目前,共电话回访企业4000余次,发送回访短信3000余条,实地走访企业上百余次,满意度为100%。

(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1、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简化了社会投资的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对于带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将工程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精简办理审批事项和审批条件,房地产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建设资金到位证明和现场踏勘改为承诺书,取消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备案,对房地产项目的立项实现秒批,施工许可实现即办,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2019年上半年,共办理审批、备案102个,办理施工许可52个,涉及建筑面积189.4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28亿元。

2、创新模拟审批模式。为促进我区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我区创新模拟审批模式,出台了《罗庄区工程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方案》,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列入年度建设投资机会的重点项目、区委区政府明确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等,在工程建设项目尚未完全具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先不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只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核文件,待达到法定供地条件时,依次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

(五)推出全程便民服务措施

一是健全贴心服务机制。健全“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各项机制,设置吐槽找茬窗口,收集群众企业意见,实行窗口无权否决机制,对百姓和群众一律只说“YES”,不说“NO”,免费帮办代办助力企业办事加速、贴心服务,根据群众办事事项数量和频率,出台制定主题服务套餐,对群众和企业提供简洁明了的服务指引。

二是设置自助服务区和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自助办理业务,减少等待时间和成本,在一楼大厅设置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三是主动上门服务。对部分业务主动实行上门服务,主动对接,涉农事务农机送检下乡上百余次,审批服务中心外出勘验、指导现场共计300多次,在服务过程中,主动为民考虑,提出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大大缩减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和办事时间。

二、2020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区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围绕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做好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出一系列更深入、更便民的服务举措,让人民群众在新的一年里体会到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启用新的审批系统:山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各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完善,配置后台审批流程。同时,根据省级部署安排,对“爱山东”APP中罗庄分厅进行完善,提高政务服务掌上办水平。推广自助“一窗”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逐步拓宽服务范围和自助功能,推动自助服务一体机向基层延伸。探索智能审批代替人工审批,实行“秒办、秒批”,对取号叫号系统和相关多媒体智能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探索推出多媒体导办、智能填报、数字扫描等便民服务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

(二)继续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根据改革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的装修装饰进度,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推出高频关联事项的主题式“一链办理”服务,主题式服务可在窗口进行无差别受理。梳理优化主题式服务的流程,要标准明确、脉络清晰,部门协同性强、并联办理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要最大限度实现材料共享,整合实现多表合一。

(三)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契机,从提升企业获得感出发,采取取消、合办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容缺受理”等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实现营商环境便利化。

(四)探索第三方提供服务的全流程服务模式。将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政务服务领域对群众提供全流程服务,对简单事项提供办事咨询、材料指导、表格填写、复印打印等服务,对能评环评等报告书项目,在起草、修改、完成等方面,进行跟办催办,对自助设备的使用进行帮助,对专业类项目提供技术性审查,对办事结果提供免费快递服务。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