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20/2019-00000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2019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19-12-10
 公开日期  2019-12-10  发布机构  罗庄区应急管理局
2019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建设以“五大体系”为架构的安全生产格局,以各类专项治理活动为抓手,突出员工教育培训和隐患治理,创新工作模式、严抓措施落实,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保证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大安全”格局。着眼解决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强化统筹协调,推动行业和属地责任落实。一是建设专业化监管队伍。做实区、街镇安委会办公室,由一名副县级干部牵头独立运行,内设综合、宣传、督查、教育培训四个科室;加强各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监管队伍建设,明确责任科室和人员,由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联络员;壮大街镇监管力量,明确书记层领导分管安全生产,科级干部担任街镇安委办主任,有编制的应急工作人员5个街道不少于5人,3个镇不少于3人;加强村级安全环保员队伍建设,全区共聘任283名村级安环员,明确安环员“四个一”职责,发挥“四员”作用,构建起“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体系。二是创新督导考核体系。狠抓过程控制,紧盯市里季度评估指挥棒,采取月评估制度,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评估,先后组织了7个月的评估工作,并对连续两个月位居后三位的两个街镇进行约谈;严格督办交办,对安全生产重点事项和突出问题进行督查督办,共下发督办交办单16期,目前已完成整改14项;三是持续发力打非治违。建立完善“群众举报+村居上报、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打非治违工作机制,广泛宣传《罗庄区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通告》,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大安全”打非格局初步形成。

(二)做实教育培训,筑牢安全基础。坚持全员培训、全员考试的标准,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不断提升培训效果。一是全面覆盖。按照党政领导、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线员工和社会群众不同层面,先后组织各类培训班90余期,培训人员8000多人,指导企业开展全员三级培训4万多人次。以“安全罗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安全生产我们在行动”电视栏目、报刊专栏等为平台,共播发各类宣传稿件180件,其中市级以上92件;制作电视专栏7期,报刊专栏9期。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明白纸10万余张,推送安全短信息102万次。二是强化培训效果。严格培训考试身份查验,对替学、替考的一律记零分;对考试不合格的,通过报纸、“罗庄发布”微信公众号、重要路口电子屏、路边宣传版面等媒介在全区通报。同时,以生产经营单位“关键人”为重点,以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等为主要内容,先后组织1800多人参加闭卷考试、随机抽测等,考试合格率比年初提高了近40%,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局面。三是扎实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在国务院安委会组织的危化品及全民安全知识答题活动中,罗庄区组织90万人次参与答题,全省县区排名第6位,全市第一名。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积极行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安全生产月期间先后组织了“6.16安全宣传咨询日”线下线上活动、“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金点子”评选、“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文化书画展等7大类21项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开展了春季森林防灭火演练和“5.12”、“10.11”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了步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严格隐患治理。一是开展专项治理。区安委办牵头在各行业领域开展了“庆新春、保平安”、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项整治、“决战四季度,决胜2019年”等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2.5万余家次,排查各类隐患和违法行为2万多条,在社会面上完成了一次拉网式检查。二是创新检查方式。区应急局先后组织铝型材、涉氨制冷等行业领域共18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互查互学活动,行业内管理人员在一线现场查隐患、提意见、促整改,有效改变安全管理“当局者迷”、“见怪不怪”的现象,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是用好专家力量。各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及街镇聘请中介机构专家对化工企业、涉爆粉尘企业、金属冶炼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在建工地等30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体检”,整改了一大批问题隐患,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四是推进双体系建设。坚持按照“成熟一个、评估一个、培训一批”的要求,采取中介机构跟踪指导服务的方式,重点开展涉爆粉尘、铸造、涉氨制冷、加油站等行业领域双体系建设,今年已完成轻工、加油站等行业双体系建设219家。

(四)从严开展执法。一是开展专项执法。年初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春雷”行动,各部门严格落实“双随机”执法检查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综合整治活动,对各类安全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落实行政处罚措施,严管重罚。截至目前,应急、消防、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先后开展执法检查362家,下达执法文书178件,立案63起,停产企业3家,处罚金额执行到位300多万元。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打非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群众举报+村居上报、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打非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非法行为389起,经过街镇清理和部门联合执法,现已完成清理381件。其中,应急、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会同各街镇,联合检查危化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251家,查处各类案件75起,打掉非法经营油气犯罪团伙1个,查获烟花爆竹非法经营品30箱,取缔非法经营单位60余处并落实“两断三清”。区应急局将安全生产执法权下放到街镇,赋予街镇一定限额的行政处罚权,目前接到街道交办案件19起,反映线索20起,全部都进行了安全执法调查。三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区安委办印发了《关于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通告》,鼓励群众积极发现并举报身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对群众电话举报和“12345”交办的106起安全生产事项迅速组织调查落实,一经查实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群众对举报办理情况满意率达100%。

(五)加快应急基础建设,锻炼减灾救灾能力。一是根据部门职责变更情况,调整成立了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减灾委员会,明确了河道防汛、城市防汛以及自然灾害“防”和“救”的工作职责。二是根据机构改革情况,牵头重新修订了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4大类42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后期将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不断完善。三是通过抗击“利奇马”台风和灾后救助工作,明确了灾害救援机制和工作程序,提高了新的应急管理队伍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按照县区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选定了建设地址,制定了建设方案,计划11月份投入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有待加强。通过今年来安委会办公室的独立运行,“规划、调度、督查、通报、考核、协调”等功能比以往有所加强,各行业监管部门都动起来了,但还没达到干起来的效果。

(二)人员力量达不到监管需要。安全生产方面,全区现有安全生产执法力量41人,仅区监察大队有5名参公身份人员,各街镇应急办人员全部是事业身份,司法体制改革后,街镇将面临无人可执法的问题;另外,虽然编制部门将区监察大队编制增加至25人,但因为区监察大队目前是参公单位,无法新招录人员,执法队伍得不到充实和更新。应急管理方面,在职能划转过程中,各业务划转的单位,对业务骨干都不舍得放走,造成防汛、森林防火、灾后救助等新接业务专业人才断档,随着应急部门职责增加,人员力量、专业能力与工作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全区应急管理机构已完成组建,部分专项指挥部、委员会已成立,但体制机制还没有理顺,“大应急”格局尚未形成。应急管理部门成立时间短,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经验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与各部门、各专项指挥部之间的协调联动还需进一步磨合,多方协同处置各类事故灾害时,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整合。

三、下一步及2020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协调推进“双体系”与“标准化”建设。根据省、市部署,坚持“双体系”与“标准化”建设互推互促,不断夯实企业安全基础。一是调动企业、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积极性,切实有效开展工作,在企业采取“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模式全员动员,查找风险隐患,制定防控措施;对中介机构优中选优,全程监管,落实“扶上马、送一程、回头看”要求,确保有效、管用;推动保险公司落实省“安责险+双体系”的工作部署,推进“双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二是通过企业标准化创建,对“双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回头看”,实现企业“双体系”规范运行,提高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二)严抓隐患治理。持续抓好危化品、煤矿、建筑施工、消防、金属冶炼、城镇燃气、企业自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各专委发挥牵头作用,整治一批隐患问题,处理一批违法行为,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决战四季度,决胜2019年”集中整治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季节特点,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各类事故隐患,不断夯实企业安全基础。

(三)抓实教育培训。围绕培训效果这一目标,以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等活动为抓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强化教育培训措施落实,结合人脸信息采集工作,严格培训考试纪律。指导企业认真开展三级培训,以现场考试、现场提问等形式,检验培训效果,以全区通报、微信发布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责任。

(四)落实严管重罚。健全委托执法运行机制,补充执法力量,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工艺进行全员执法和“四不两直”检查,对违法行为从严落实处罚,直至停产整顿。同时,全面落实“群众举报+村居上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安全生产打非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

(五)加快推进重点应急工程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计划与专家会商系统同步动工,预计元旦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是加快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以保障救灾物资的储备和供应,目前项目可行性报告已批复,下一步将会同发改部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三是拟计划建设区应急科普体验中心,让群众通过亲身体验灾害过程,更直观地了解灾害的危害和逃生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能力。

(六)抓实考核评估。总结今年经验,继续对部门街镇实施月度工作评估。每月对重点工作、节点任务、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及效果开展评估并排名通报。对排名倒数的街镇、专业委员会牵头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约谈、警示的力度,推动各级各部门安全管理工作从“动起来”向“干起来”转变。

(七)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一是依托现有的“数字罗庄”网格化指挥平台,通过网格员、企业安全员、企业物联网智能设备以及无人机图像采集,建立集信息采集、隐患上报、事故预防为一体的安全事故预防系统。系统将融合企业重点风险隐患位置及管控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各层级安全管理履职情况等一系列信息,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时间段、区域、和行业分析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为专项治理提供依据,弥补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问题,推动安全生产精准化监管。二是开发数字应急预案系统,采取数字化手段,对工厂建筑系统进行测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位,对区域内的应急资源进行整合,确保事故灾害发生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技术力量、最有效的措施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