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2/2020-00000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罗庄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19-04-17
 公开日期  2019-04-17  发布机构  罗庄区发改局
关于罗庄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年3月19日在罗庄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罗庄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区委“1366”发展思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开展“5656”行动计划,全区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

(一)经济发展在克难奋进中稳中向优。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环保安全倒逼、产能退出等各方面的压力,全区凝聚高效执行的思想共识,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措施,实体经济逆势上扬,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4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1.92:54.85:43.23。财力创历史新高。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增长18.1%,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税收占比达到93.5%,居全市第3位。三大需求趋于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实现进出口总额27.1亿元,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技术改造资金增长54.6%。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365.6亿元、396.5亿元,贷存比达到108.4%。赶超计划顺利实现。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对标县区淮安市淮阴区2.9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137个县区排名中前移4位。

(二)动能转换在统筹谋划中开局起势。坚持用工程的办法,加快“动能转换”五大工程,引领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发展布局有序展开。扎实推进“5656”行动计划,组建16个重点指挥部,推行“分线作战、调度运行、限时办结、清单管理、督导考核”五项机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成立全市首个新旧动能转换实体化运行机构,积极对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27个“罗庄元素”纳入省市规划。罗庄陶瓷园区列入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罗庄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罗庄区高端不锈钢产业纳入《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个项目列入全市“三个一百”工程项目计划。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五新”产业完成总产值2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150%。实施工业转型“1516”计划,引导企业走好“十条路子”,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5家,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252家,压减煤炭消费总量23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1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7%,利润同比增长35.6%,利税同比增长3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居全市第2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完成研发投入10.05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15件。罗欣药业入选中国品牌价值分类百强榜。项目投入量质并举。全区2个项目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全市的1/4,完成投资12.3亿元,共争取土地点供指标309亩;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67个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若尧特医等12个项目集中开工奠基,罗欣科创中心、中国智造陶都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三)发展活力在内培外联中日趋增强。着力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塑内力、借外力,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服务业扩量提质。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5.26亿元,增长8%;实现市场交易额597.8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227.9亿元、物流总额333.2亿元,分别增长6.7%、7.5%、13%。商品房销售面积106.7万平方米、销售额66.1亿元,分别增长50.3%、71.2%。全年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连年增长。临矿集团发行中期票据10亿元、企业债5亿元,中鲁管业、金马汽车在齐鲁股权成长版挂牌。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全区共“走出去、请进来”340余次,接待客商近千人,招引项目88个,到位资金71亿元。积极参与北京、上海、广州“双招双引”洽谈会、省“儒商大会”和市“情系沂蒙”嘉宾返乡活动,签约项目7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66亿元。产学研加速融合。集聚“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各类科技人才50余人,创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6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省级企业研发平台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53件。

(四)底线任务在夯基固本中推进有力。树牢底线思维,狠抓责任落实、隐患整治、基础保障等工作,提振精神打好攻坚战。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开展“迎新春保平安”、“专家查隐患”等活动,整治企业202家,排查整治风险隐患6000余项。筑牢生态环保底线。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圆满完成172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7.7%,市控河流断面达标率达93.3%,完成造林绿化5000余亩。筑牢金融风险防控底线。健全政银企合作、风险研判等机制,帮助57家企业化解不良贷款5亿元,华盛江泉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筑牢社会稳定底线。严格落实领导带头约访、包案化解制度,市级案件化解率98%。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恶团伙21个,破获案件90起,社会环境进一步净化。

(五)城乡面貌在大刀阔斧中力补短板。实施路域开发、组团改造、连片建设,全面打造罗庄城市建设升级版。道路建设更加畅通。加快“五路一河”工程建设,罗程路、南环路实现主路面通车,湖北路、沂册路地下工程基本完成,沂蒙南路拆迁完成98.5%,陷泥河完成划线评估、规划设计、项目入库等工作。城乡道路全面改善,改造提升城区道路7.8公里、县乡公路69公里,完成村级公路网化工程142公里、村道208公里,新西外环全线贯通。城市发展推进有序。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复牌任务;火车站片区完成总拆迁面积60万平方米,全面启动白庄社区还建工程,“四纵两横”6条道路建成通车;百花湖、银凤湖、盛能湖片区开发建设加速推进;拆除违法建设6000余起、280万平方米。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编制完成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2个,区域公用品牌5个,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4万余亩,新增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1家,6个村列入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

(六)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坚持把保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年民生支出17.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7%,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万元、1.4万元,分别增长7.6%、8.2%。群众生活品质日趋提升。全区敷设燃气管网5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集中供暖普及率达到57%。整合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方式,巩固脱贫效果,为1850户、3364人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扶贫特惠保险”,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摘帽。实施棚户区改造3400户,危房改造47户,解决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和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48个,建设“特色小书屋”30个。社会事业加快改善。新建、改扩建5所中小学校、2所幼儿园,解决超大班额372个,本科进线率、万人比、高分率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功创建,村级卫生室提升改造全面完成,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智慧食安”工程在全市推广。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升改造街镇文化站8个、文化大院57所,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全面完成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试点工作。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缴收入分别完成年度计划103%、106%。社会福利中心全面竣工,册山、盛庄、高都街道敬老院委托第三方养老机构代管,形成了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新模式。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240元、4200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6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26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4%,低于全市控制水平。同时,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民政福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稳增长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投资回落趋势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企业投资意愿趋于保守。消费受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居民潜在购买力难以得到充分释放,构建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任重道远。二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乏力的矛盾。部分行业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主动转型升级手段不多,存在中低端产业不能投、高端产业不会投的现象。新经济处于培育期,总量小、带动弱,短时间很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我区能源消耗、煤炭消耗已基本接近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极限,发展成本高,关停并转任务繁重。四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风险点仍然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做大量工作。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用创新的办法、攻坚的举措、持久的韧劲,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为确保以上目标顺利完成,大力开展“高效落实、创新突破”年活动,纵深推进“5656”行动计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抓落实求突破。紧密对接省“十强产业”、市“十优产业”,深入落实工业发展“1516”计划,做好“压、转、育”三篇文章,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压”的文章。把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既作为发展理念又作为工作措施,重拳倒逼落后产能加快市场出清、过剩产能稳妥有序化解、违规产能依法依规处置,鼓励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兼并重组,年内关闭、停产和改造铸造、化工等各类企业57家,压减煤炭消费总量60万吨。做好“转”的文章。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加快6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81亿元,强化项目建设引领转型作用。推动实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年内实施过亿元技改项目5个,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企业占比达到30%以上。加快企业股改上市步伐,力争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龙虎榜”企业培育计划,年内培育“龙虎榜”企业87家。做好“育”的文章。深入实施“五业重构”工程,全面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能级,年内“五新”产业实现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3%、13%、15%以上。新材料产业,加快盛阳60万吨不锈钢管、宏旺三期、房德科创园等项目建设,加强与德国先进不锈钢制品企业合作,加速罗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建设;依托豪门铝业,建设深蓝年产10万吨航空及高铁专用铝合金等项目,促进单一企业集聚向全产业链集群转变。新医药产业,支持罗欣药业做大做强,加快若尧特医、中华健康国际中心(中医院)建设,推动中药材超微粉精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努力做大医药产业规模。新装备产业,依托金马轮毂,加快建设高端轻量化汽车装备制造项目,洽谈引进教育装备、物流装备项目,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加快大型沼气项目建设,完成建陶行业清洁能源改造,实现新能源产业开局破题。新陶瓷产业,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陶瓷产区行业标准,加快园内陶瓷企业的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园外企业搬迁进园,推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北方瓷都”。

(二)着力在扩内需补短板上抓落实求突破。在园区建设上精准发力。抓住省级开发区获批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快开发区建设,形成“一区四园”发展平台布局。组建开发区投资发展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政府与运营商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推进投资、建设、招商、运营、服务一体化进行。高标准编制园区规划、产业规划,以专业园区形式推进开发。把开发区作为“亩产效益”改革试点,综合考虑亩均产出、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统一做好区域环评、能评、稳评、安评、水评,实行标准化供地,企业承诺入驻,力争在机制创新、基础建设、产业集聚、要素配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五城崛起”上集中用力。与临沂商城有效对接,推动中通快递项目建设,加快“四通一达”快递招引,大力发展智慧快递产业城。推动宝丽天樾商业综合体、松鹤一品总部经济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汽车文化创意城。完成花卉生态展示中心建设,建设花木生态谷等项目,完成中丘路、横二路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快速发展国际花卉城。招引确定投资主体,推动科创智慧城、鲁南国际粮油城建设,放手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城。加快江泉工业园“退二进三”步伐,转型发展国际工业品采购城。在创新突破上持续发力。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改革,成立招商集团公司,建立市场化招商队伍,聘请专业“招商顾问”,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提高项目招引成功率。年内实现签约合同额150亿元,到位资金86亿元。加快启迪之星孵化基地、海尔海创汇科技创新中心、“沂蒙院士专家智库”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平台建设,支持罗欣药业、旭兴科技等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加大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申报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年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80件,授权50件以上。成立罗庄区土地发展公司,重点推进沂堂、褚墩、黄山土地综合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力争新增耕地占补指标2600亩、建设用地指标800亩,有效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盘活挖潜闲置低效地600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3124”为目标,以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为抓手,全面打响“不见面审批、一次办好、全程代办”三位一体服务品牌,处理好集中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着力在城郊型乡村振兴上抓落实求突破。提高“三农”工作针对性,聚焦聚力“五个振兴”,全力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样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规划“城乡融合发展”观光线、“蔬果柳艺”环线、滨河生态休闲精品线、“绿韵农耕”农文旅休闲环线4条精品线(环线),创建40个示范引领型、特色发展型村庄,建成4000户“美在农家”,全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25%。打造田园综合体。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底线,重点推动武河湿地田园综合体建设,有条件的街镇积极谋划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产业新、模式新、社区新“三新”样本。培育农业“新六产”。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循环农业、创新农业、体验农业与农耕体验、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电商物流有机结合,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5000亩,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3个,新增农民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8家;开展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行动,力争年内8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

(四)着力在“四条底线”任务上抓落实求突破。针对短板弱项,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成效。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委会主导、专业委员会和监管部门主管、街镇主抓、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大安全”格局;突出小铸造、工业企业、危化品、建筑行业等十大领域,开展专家查隐患行动,开展诊断式安全体检,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开展“双体系”建设提升年活动,新增双体系建设企业200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控和隐患治理能力,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环保底线。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源提标改造,焦化、水泥、铸造、建材等涉气企业全部达到第四时段标准限值,年内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以上。加快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开展南涑河、青龙河等16处河流排污口整治,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力推进河流、沟渠、汪塘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市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新增植树造林面积3600亩。落实净土计划,完成8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规范199家涉危险废物企业管控。金融风险底线。进一步健全“政府牵头、企业自救、银行配合、政银企密切协作”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大对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建立重大风险预防处置体系,及时妥善化解各类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推进华盛江泉改革改制,打造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罗庄样本”。信访稳定底线。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控增量,减存量,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确保全区5年以上信访积案清零,力争新增信访案件化解率80%以上。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标准抓好“雪亮工程”,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打防管控一体化机制。

(五)着力在城市品质提升上抓落实求突破。放大区位优势,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强力推进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五湖开发”各项节点任务,力争百花湖、银凤湖、盛能湖“三大主战场”开发建设工作取得突破。统筹抓好规划、拆迁征收、还建安置等工作,实施葛庄、店子、留邻庄社区等片区棚户区改造。推动火车站片区后续建设工作,全方位融入主城区。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五路一河”工程建设,推动湖北路实现全线通车、沂册路完成主体工程、沂蒙南路年内开工建设;推动城乡道路建设,改造提升绣花城路、双月园路等城区道路,建设改造村级公路120公里,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建设任务;实施罗二路、工业北路等道路两排工程,强化易淹易涝区域治理,增强城区污水处置能力。加强城市管理。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加大拆违控违力度,遏制增量,消化存量。强化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建设工地专项治理。组织城市管理常态巡查、示范创建等活动,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

(六)着力在民生福祉改善上抓落实求突破。在“教育共享”上取得新进展。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6所,完成“大班额”年度化解任务,推动外国语学校建设,力争年内招生。在“健康罗庄”上取得新进展推动区级医疗综合体建设,完成新一轮村居卫生室提档升级。推进“医养结合”,实现社会福利中心招标运营,新增养老床位700张。分两年度完成9.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900户改厕整改任务。年内新增清洁取暖面积95万平方米、社区供热设施配套2730户。在“全面脱贫”上取得新进展继续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帮扶措施,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脱贫再返贫。坚持就业优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00人、失业转就业1800人、困难人员就业320人。在社会治理上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七五”普法,争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合格率达到85%以上。开展城乡文明行动,全面建成119个行政村(社区)“四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底80%以上村居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标准。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快街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深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加强宗教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2019年3月18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