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8243453-03_A/2018-03120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罗庄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18-03-12
 公开日期  2018-03-12  发布机构  罗庄区发改局
关于罗庄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6日在罗庄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罗庄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攻坚破难、开局破题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区委“1366”发展思路,深入开展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攻坚、生态环境整治、党建引领、维稳保障五大集中行动,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

(一)着力稳增长、提质效,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把握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增长11.4%;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03亿元、进出口总额25亿元,均比2016年略有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350元、13130元;三次产业占比达到2.08:55.15:42.77。

(二)着力调结构、兴产业,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工业转型发展。扎实推进“1516”三年计划,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设立“龙虎榜”,引导企业走好“五型五化”十条路子,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1.7亿元、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617.9亿元、增长17.6%,利润39.2亿元、增长120%,利税60.5亿元、增长65%,实施技改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04亿元。实施产学研合作54项,转化科技成果93项。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4.7个百分点。罗欣药业荣获全国科技发明二等奖、“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华盛江泉集团列为2017年山东省循环经济典型企业,临矿集团成功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券,沂州集团境外并购澳大利亚Mort公司股权,银凤陶瓷荣获“中国国家用瓷生产企业”称号。服务业提质增效。抢抓临沂商城国际化机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9.5亿元、增长9%。盘活名嘉广场、万力大厦,中通快递签约落地,完成市场交易额560亿元、物流总额31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40亿元。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收入18.5亿元,分别增长13%、16%。住房销售量价齐升,商品房全年销售59万平方米、增长22%,销售额31亿元、增长27%。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8.8亿元、368.1亿元,贷款余额居全市第2位,债务化解率26.24%、不良率降为1.81%。农业稳步发展。创建1家、提升4家省级标准化基地,新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88家、12家,培育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6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408亩,提升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6.7万亩,“产自临沂”优质农产品运营中心在东都商城成功运营。

(三)着力攻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进一步积聚。实施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抽调700余名干部沉到一线包街镇、包项目、包企业。全区71个重点项目,开工58个,完成投资96亿元。28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年度投资完成率102.6%。11个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累计到位资金96.8亿元。成立8个招商服务局,北京、上海动能转换服务站挂牌,招引“四新四化”项目21个,清华启迪之星孵化基地成功签约,我区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交流成绩进入全市第二方阵。

(四)着力抓建设、强管理,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区面积达到3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2%。强力推进“五路一河”和火车站、罗欣、于泉庄三个片区攻坚行动,全区累计拆迁27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830起、165万平方米,综合考核全市第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工建设棚户区1243户,改厕1.3万户,硬化乡村街巷132万平方米,建设美丽乡村119个,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

(五)着力优生态、促持续,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铁腕治污,开展“大快转”活动,排查散乱污企业3019家,已完成取缔587家,停产整改2432家,压减炼铁产能120万吨、建陶产能7000万平方米、规模企业用煤52.3万吨,开展“地条钢”排查300余人次,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8.2%,改善幅度居全市第6位。开展综合治水,整治河流13条、汪塘50个、河道106.7公里,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改善。实施全域增绿,绿化城区956万平方米,建设农田林网1200亩,造林5831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2%。

(六)着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福祉进一步增进。全年民生支出17.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8%。整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医疗扶贫、财政兜底等方式,脱贫177户、326人。加快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新增养老床位500张,盛庄、册山、高都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一人获省理科状元,万人比、高分率、尖子生3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推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492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21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6%,低于全市控制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升改造6个街镇文化站、56所文化大院,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坚持区镇村企四级联动,排查企业2446家,整改安全隐患3万余项,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金融市场秩序总体稳定。同时,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民政福利、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繁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中心城区融合度不高,“四供两排”设施不配套;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突出等。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

展望2018年,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动能持续提振IMF《世界经济展望》连续第二次上调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6%;联合国贸发组织预计2017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将达到1.8万亿美元,增速由负转正。全球经济正逐步摆脱“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势头。从国内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2016年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到近六年以来的最低点后,2017年出现明显回升,中国经济过渡到稳定提质阶段,未来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来,预计随着全社会创造精神和发展活力的不断激发,将为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联系我近几年,经过环保治理、过剩产能化解、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企业积蓄了新动能,稳中向上的态势明显。从挖掘机指数(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窗口)看,近五年来呈现“U型”曲线,现已恢复至70小时以上,表明新常态下国内宏观经济经历过热、降温、企稳、换挡、提质的系列变化,显示近阶段经济稳中向好,印证我区钢铁、建材、机械等行业的市场需求趋旺。从金融期货指数看,宏观数据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金融期货市场提振明显,总体上进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

基于以上分析,2018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考虑:2018年,重点项目的实施可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消费领域按10%的增速可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进出口的稳定增长可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8%的增速处于平稳增长的合理区间。提出8%左右预期目标,比省市高出1个百分点,符合我区企稳回升的态势。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区作为工业大区,工业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将拉动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财政增长提供条件。财政增速略高于GDP增速,将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成果。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我区目前仍处于投资拉动型、增量推动型发展阶段,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一定投资规模仍然是关键措施。特别是今年重点推进的“三个百亿计划”,即: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过100亿元、技改投资过100亿元、招引区外资金过100亿元,将对我区投资增长起到有力拉动作用。因此,建议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当前,国家将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个领域采取措施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必将对我区消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稳居全市前3位。综合考虑,建议安排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主要考虑: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测算,“十三五”时期我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必须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速,与GDP发展同步。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国家和省市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加大政策制定实施力度,为居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创收途径增多。为此,安排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略高于GDP增幅。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做好今年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两条腿”走新路,打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三大升级版”,建设现代生态产业新区、富强和美新罗庄。

(一)聚焦转型发展,在动能转换上实现新突破。做强新型工业。按照“主攻五业、决战五园,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思路,实施“五业重构”,培育壮大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装备、新陶瓷五大主导产业,力争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实施“五园共建”,推进新材料智造产业园、现代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陶瓷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园、环保科技产业园五大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结的动能转换新载体。全面落实工业“1516”计划,推动建陶、铸造、钢铁等传统优势工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5%。实施“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四转企业成长工程,年内发展“四上”企业90家。做优现代服务业。实施“五城崛起”,建设智慧快递产业城、汽车文化创意城、国际花卉城、特色农业生态城、国际工业品采购城,打造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高地。力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实现物流总额33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170亿元。实施“旅游+”战略,加快工业旅游、商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力争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做精特色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富民新兴产业。实施品牌创建提升工程,扩大“沙沟芋头”等知名品牌影响力,创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2个,培育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

(二)聚焦高质发展,在投资拉动上实现新突破。精心谋划项目。按照产业园建设规划,聚焦五大主导产业,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完成项目可研、包装,建立项目储备库,力争大项目入库100个。认真梳理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提前做好项目可研、设计、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精心包装策划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招大培强项目。以“三高两少一无”(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税收,用地少、能耗少,无污染)为原则,着力改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模式,瞄准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新能源、新陶瓷五大主导产业,聚焦五个园区,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强和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全力引项目、引资金、引装备、引技术、引人才,争取招引区外资金100亿元。全力推进项目。加强16个指挥部实体化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规划引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全程服务,按照“竣工一批、新开工一批、做好前期一批、争取储备一批”的工作要求,落实重点项目“周调度、月会商、季总结、半年评议、年终考核”制度,全面推进16个片区、40个重点项目建设。

(三)聚焦融合发展,在城乡统筹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实施“五湖开发”,做好规划编制、投资主体招引、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招大培强、基础设施建设六篇文章,全面启动百花湖、银凤湖、盛能湖、宝泉湖、双龙湖生态组团开发,构建城水相依、人水相亲、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宜居改造。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重点实施韦姜屯、十里堡等7个社区老城改造建设,旦子社区、老屯等10个村的旧村改造,不断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加快推进基础配套。实施“五路同筑”,建设湖北路、沂蒙南路、罗程路、沂册路、南外环等重点道路,完成县乡农村公路改造56.7公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179.7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新开及优化公交5条、开通镇村公交3条。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提升。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探索推行区域综合环卫一体化模式,推进道路管网一体化综合养护,提升背街小巷、农村社区等薄弱区域环境品质。

(四)聚焦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气韵罗庄”建设采暖季应急减排企业224家,全面完成“退城进园”任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湿法作业和“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等六个100%防尘措施,集中力量消灭污染源。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南环路以北除罗欣产业园、江泉工业园以外,原则上不再新上工业项目。加快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10月1日前全面淘汰建陶行业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实现城区“无煤化”目标。加快“水韵罗庄”建设。综合治理陷泥河、青龙河2条河流,整治汪塘38个,建设湖北路、罗程路等5条17.5公里道路污水管网,启动区一污建设、二污投入运营。加快“绿韵罗庄”建设。推进沿路沿河绿化,完成南外环罗庄段、西外环沂堂段环城林带建设,推进湖北路、罗程路沿线绿化,启动陷泥河上游绿化林带建设,造林8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2.6%。实施净土行动。贯彻落实“土十条”,开展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治理、涉重金属企业清理整顿等专项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

(五)聚焦创新发展,在激发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一业一策”,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设备监控技术、机器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扶持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机器换人示范样板。支持优势企业参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启迪之星(临沂)孵化基地、海尔·海创汇新旧动能转换(临沂)创新中心,培育集技术研发、项目中试、成果转化、孵化投资、创业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重大改革落地见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筹建行政审批机构,探索实施“不见面”审批、“并联审批”制度,实现“一个主体对外、一枚印章审批、一个平台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便民提速。深化要素保障改革,健全完善土地平台、融资平台、人才平台,推动资源向实体经济、优质项目集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公示,定期公布失信黑名单,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吸引大型央企国企民企整体对重点开发区域规划建设,运用企业特有经营模式,高效有序地进行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经营运行等工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实施境外并购、境外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境外技术创新等项目,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六)聚焦共享发展,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教育共享”行动。加快推进解决大班额和全面改薄工作,完成“七建十扩”规划布局,改扩建十八中、双月湖等5所学校。实施“健康罗庄”行动。启动实施“152”计划,建设区级公立医疗综合体,提升5家公立卫生院,推进村级卫生室“省级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3家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300张以上。实施“全面脱贫”行动。确保剩余70户158人全部脱贫。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次。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力争公众安全感达到96%以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扎实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企业隐患的排查整改,防止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前瞻的眼光、更接地气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勇于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富强和美新罗庄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8年1月16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