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8243453-03_A/2017-12220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罗庄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成文日期  2017-12-22
 公开日期  2017-12-22  发布机构  罗庄区发改局
关于罗庄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罗庄区201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1月21日在罗庄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罗庄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提请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沉着应对挑战,科学谋划发展,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触底反弹,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3亿元,增长6.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04亿元,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0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完成205亿元、27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7.8亿元、322.9亿元;引进市外资金72亿元,A、B、C类人才183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万元、1.3万元;三次产业占比达到2.2:55.3:42.5。

(二)产业发展量质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业稳步发展。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增3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植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4万亩。创新生态造林模式,完成造林面积2254亩。工业转型发展。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9亿元,增长4.1%。镍基新材料、现代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9.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实施技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02.8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总数达到7家;获批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级7项;罗欣药业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盛阳金属科技在复合板制造核心环节实现突破。积极争取市里相关政策,设立陶瓷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园,陶瓷行业精准转调步伐加快。服务业提速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8亿元,三产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鲁南花卉、鲁南粮油等市场规模均位居同行业前列,全区实现市场交易额505亿元,增长15.7%。申通、百世汇通等项目建成投产,逐渐形成以206国道和化武路区域为中心的电商快递物流园区。实现保费收入5.2亿元,“三押一推”助企融资44.7亿元。全年共接待游客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分别增长13%和15.1%。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个转企”435户。

(三)投资结构逐步改善,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实施了46个市区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91.1亿元;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8个,占总项目的61%;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到12个,占总数的26%;11个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累计到位资金82.2亿元。围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共争取各类资金7.2亿元,融资20.4亿元。

(四)城市功能继续提升,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9%,建成区面积达到31.4平方公里。完成46个城建工程,总投资9.1亿元。新增燃气管网11.3公里、供热管网4公里,建设棚户区967户、危房改造188户、农村改厕8100户,修建道路12公里、户户通221万平方米,新增公共自行车站点114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2所,完成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

(五)污染治理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化解钢铁产能505万吨,对华能电厂、华宇铝电等1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对90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8%。提升水污染防治,对青龙河、陷泥河等排污口封堵、截流、清淤,对泄洪渠、武河湿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5个市控河流断面综合达标率96%。

(六)民生保障明显加强,社会事业日趋发展。全年民生支出19.0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5%。新增城镇就业631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1%。城镇、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月和3410元/年。有效带动贫困户退出8508人,重点村“摘帽”15个。完善提升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57个文化广场。妥善做好全面二孩政策衔接,保证国家政策平稳落地。积极开展各种拥军活动,进一步巩固双拥模范区创建成果。同时,全区档案、地震、普法、妇女儿童、残联、民政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受宏观形势偏紧影响,面临环保倒逼压力,经济增长动力不足,2016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如工业经济低速徘徊,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日趋弱化,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仍然较弱,重大产业项目不多,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日益凸显,环境容量、节能减排等约束明显,等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应对,统筹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

当前,我区面临诸多发展良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机遇,将发展重点从沿海地区为主逐步转向海陆双向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城镇化发展的机遇,重点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的机遇,计划实施“千企千镇工程”;科技创新的机遇,国家已经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市委、市政府“突破罗庄、走在前列”的期望,区委、区政府“1366”的战略部署,“五大集中行动”的重要安排,全区想干、敢干、善干的氛围浓厚。这些均将进一步激发全区创业创新活力,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充分调研、反复测算,2017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进出口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2%以下,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在此,对主要预期目标作重点说明: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方面是体现发展需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特别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尤为重要。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既能够合理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预期,坚定各级各部门的发展信心,又能够为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是符合转型实际。近年来,经过铁腕治污,我区产业焕发生机,工业经济触底回升,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经济增长必将回升到合理空间,增幅应高于全省,与市里保持同步。综合参考省市及周边县区指标安排情况,建议安排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虽然2016年我区关停了5家钢铁、12家建陶,对财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经过几年的环保整治,企业环保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趋于稳定,再加上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必将拉动财政收入合理增长。另外,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一批新的财税增收点,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带来支撑。为保证指标设置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又能够确保如期完成,建议安排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我区目前仍处于投资拉动型、增量推动型的发展阶段,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仍然是关键措施。特别是我区2017年86个市区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过百亿元,“百企百项百亿”技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计划实际到位外资98亿元,2016年发改系统审批核准备案13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217亿元,将对我区投资增长起到有力拉动作用。另外,“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2017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重要之年,不应低于五年平均。因此,建议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当前,国家将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个领域采取措施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必将对我区消费增长产生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连续三年增幅在全市居前3位。但由于我区城区首位度不高,消费吸引力不强,消费增长将在一段时期趋于稳定。综合考虑,建议安排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居民增收计划,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基本形成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态势,建议安排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

三、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紧扣中高速经济增长点,在增强质量效益上形成突破。一是优化企业引培服务品质。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对上争取资金增长20%以上。充分发挥区级1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1亿元过桥还贷基金、3亿元融资担保基金效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外贸出口、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强化“品牌提升”,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发展一批能够展示“罗庄制造”和“罗庄服务”优质形象的品牌与企业,培育一批地理标志商标和知名品牌。力争培育20家企业进入品牌化培育库、6个沂蒙优质农产品品牌。二是推进产业发展转型提质。实施现代工业强区战略,深入贯彻工业发展“1516”思路,大力实施“5个一批”,引导企业走好“10条路子”,建立“5个平台”,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企业占比达到60%。设立骨干企业发展“龙虎榜”,年内新发展“四上”企业110家,培育2家以上产值过百亿元、30家产值过亿元、300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集群。按照工商复合型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多元化业态,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四城两中心”建设,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争服务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加快“六镇四园”规划设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每个小镇园区至少引进1个过亿元的项目、开工1个总投资过5亿元以上的项目,确保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条件成熟的小镇园区投资达到5—10亿元。加快86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开工建设罗欣药物研究院、2×35万千瓦热电联产、志强陶瓷新型材料等44个项目,加快推进鲁南健康商贸城、年产150万支汽车轮毂等21个项目,建成投产120万吨镍基复合材料、豪门铝制品工业园、罗欣医药物流园等21个项目,形成压茬推进、滚动发展,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局面。

(二)紧扣城市更新支撑点,在提升城市内涵上形成突破。围绕“一城两翼三区”空间发展格局,坚持规划管理“一盘棋”、地上地下“一同建”、城市乡村“一体化”,不断扩充容量、提升质量、完善功能,全力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规划城区布局,推动城市内涵式提升。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推进火车站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实施6个社区、1600户棚户区改造;推进6个街镇驻地改造,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争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2%。二是增强城乡承载功能。加强“交通网”建设,启动“五建、十改、六通”21条路网建设三年计划,加快推进罗程路、沂蒙南路等重点道路建设。加强“水利网”建设,推进陷泥河、南涑河等主干河流治理。加强“能源网”建设,推进天然气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完成傅册路等5条燃气管网工程,实现街镇燃气全覆盖。三是加快文化旅游融合。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推进“沂蒙水镇”、“文旅沂堂”旅游开发,加快武河湿地、麒麟山、迷龙山、朱陈文化村、黄山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开发,实施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互动发展,使分散的文化资源集聚化、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传统的文化资源现代化。强化错位招商,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构建招商资源“块块联动、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力争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80亿元。

(三)紧扣绿色发展聚焦点,在优化环境面貌上形成突破。坚决守住资源消耗的上限、环境质量的底线、生态保护的红线,全力打造“三韵罗庄”。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绿满沂蒙”行动,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50公里环城绿化带,建设国家重点防护林2000亩、农田林网1000亩。按照“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要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打造1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二是扎实引导资源集约节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高进低退”机制,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新增项目和产能,关停转改一批落后产能和企业,建设陶瓷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园,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的双赢。深入推进已批未开发土地清理处置、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全区30%以上的低效企业得到盘活。推进节能减排和碳排放交易平台建设,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不断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确保万元GDP能耗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开展污染防治工程。启动“二污”扩建工程,解决5条河沟的污水治理问题,完成45个农村汪塘整治工作。开展“铁腕治污”,力争优良天数达到195天。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督查机制,加大工业企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综合防控,实施污染企业生产运行和污染排放动态监管。

(四)紧扣创新引领关键点,在激扬发展活力上形成突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加快要素集聚,推动创业创新,促进发展转型。一是释放综合改革原动力。推行“一门办理、全城通办”的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完善“四张清单、一个平台”权力运行体系,促进形成部门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一个门进、一个门出”的“一门式”办理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集体经济由产业经营向物业经营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由资金增量向资产增量转变、由村内发展向村外发展转变,力争实现村级收入稳定性增长。深化投融资改革,吸引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增加贷款投放,集中用于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大班额”等。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力。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嫁接”创新型人才项目,支持企业家与科学家“联姻”发展,积极培育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实现市场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坚持以用为本、助推转型导向,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名、创新创业人才15名、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177名,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6项,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33项。三是增强全民创业内生力。注重引导企业打破领域、区域界限,加快各个领域的协同创新,重点建设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园,鼓励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实训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建设一批众创空间。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PPP模式项目库,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范围,营造“人人想当老板,个个有创业冲动”的社会氛围。

(五)紧扣民生为先根本点,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形成突破。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大力度发展社会事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3所,新增校舍面积18.6万平方米。实施沂堂、褚墩、黄山3个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医疗保障,推进罗庄中心医院南医疗区、临沂安康医院等5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推进区综合体育馆和体育运动学校建设。二是高标准提供社会保障。健全社会保险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稳定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9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完善社会福利中心配套设施,新建富林养老中心和罗庄街道中心敬老院。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对贫困、特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确保率先完成脱贫任务。三是全方位创新社会管理。以“维稳大行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平安罗庄”、“法治罗庄”、“和谐罗庄”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民安工程”建设,构建“环罗庄”科技治安防控圈。加强社会治安防范,集中整治一批治安落后村居等重点部位。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企一策”依法依规制定企业信贷风险处置方案,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扎实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企业隐患的排查整改,防止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17年1月21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