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我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在中共罗庄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1366”总体思路,深入实施“5656”行动计划,心无旁骛抓发展,凝心聚力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富强和美新罗庄建设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一)着力稳增长、强基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年来,我们直面经济下行、产能淘汰、安全环保等多重压力,主动应对风险挑战,扶持保障实体经济,强化指标监测预警,全力破解经济增长要素制约,“稳”的基础更加牢固,“好”的态势逐步显现。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5.4亿元,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8.1%,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7.6%、19.7%、32.6%。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发展支撑更加有力,2个省重点项目、7个市重点项目、48个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罗庄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镇域经济增势强劲,罗庄街道、盛庄街道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亿元、6亿元,傅庄街道、高都街道、沂堂镇、褚墩镇等4个街镇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超过20%。
(二)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一年来,我们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加快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旧动能有序退出,新动能不断涌现。工业提质增效。“五新产业”完成产值2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2%,其中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超过150%,高端不锈钢产业纳入《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60个,完成技改投资51.1亿元,同比增长54.6%;20个项目、企业、平台入选临沂市“3个100”工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完成“四新一高”行业产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43.2%。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1252家,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5家,压减煤炭消费总量23万吨,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减少4.89%,万元GDP能耗下降18.7%;实施节能重点工程10个,我区被授予“临沂市节能突出贡献奖”。服务业提量扩容。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物流总额333.2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2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5%。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连年增长。完成房地产投资39.9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06.7万平方米、销售额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50.3%、71.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65.6亿元、396.5亿元,较上年度分别增加29.6亿元、31.4亿元,贷存比达到108.4%。现代农业提档升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大要素”,编制完成罗庄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展农业“新六产”示范创建,新增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花卉苗木、绿色果品规模不断扩大,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品质持续提升,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30家。
(三)着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年来,我们注重和加强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促动、会展拉动,优质要素进一步集聚整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加快推进以“一次办好”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多证合一”扩大到“42证合1”,数字化“多图联审”成功上线,行政审批“3124”目标基本实现,审批速度平均提升95%以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区283个自然村的清产核资工作。引导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江泉集团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加快普惠金融创新,发放涉农、涉小微贷款8.01亿元。同步实施财税、国土、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改革,社会事业焕发新活力。“双招双引”成效显现。招引项目88个,到位市外资金71亿元,众卡运力、房德科创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户,中华健康国际中心、若尧特医等一批过5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引进科技团队3个,集聚“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各类科技人才50余人。打造外向经济、推动优进优出,完成进出口总额27.1亿元。创新要素竞相汇聚。规模企业研发经费突破10亿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8家。海尔·海创汇引入科创型企业21家,抑烟剂、污染控制环保新材料等项目即将入驻新材料中试基地。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力度,全年发明专利授权53件。中国医药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新旧动能转换沂蒙院士专家智库成立大会、第五届中国建陶产区大型巡回论坛、中国(临沂)数字经济与数字孪生发展研讨会在我区成功举办。
(四)着力抓统筹、重协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一年来,我们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联动相结合,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发展轮廓更加清晰。启动16个生态组团片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各类项目规划初审57项,罗庄西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布局科学、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基础配套更加完善。全力推进“五路同筑”,罗程路、南环路实现通车,湖北路、沂册路地下工程基本竣工,沂蒙南路列入全市2019年重点项目盘子。着力完善城乡路网,提升城区道路7.8公里,完成村级公路网化工程142公里,大修改造县乡公路69公里、村道208公里,新西外环全线贯通。加快敷设“四供两排”管网,完成供热管道2.6公里、燃气管网5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57%。城乡品质更加彰显。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复牌任务。百花湖片区、盛能湖片区、银凤湖片区开发建设全面铺开。成功创建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重点片区。依法整治各类城市乱象,拆除违法建设6000余起、280万平方米。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效,实施“提质扩面”工程,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市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亮丽。空气质量同比改善7.7%,市控河流断面达标率达到93.3%,完成造林绿化5000余亩。107件中央环保督察信访转办件已办结销号106件,投资7000万元实施红日化工磷石膏堆场修复工程,存在20余年的历史遗留隐患得到有效解决。76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96件省级环保督察信访件全部办结。
(五)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一年来,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17.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万元、1.4万元。脱贫攻坚精准有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大特困群众社会保障兜底力度,新建产业扶贫项目7个,为1850户、3364人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险,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5所、幼儿园2所,完成年度“全面改薄”任务,化解372个超大班额。夏季高考本科进线人数突破2000人,本科进线率、万人比、高分率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区级医疗综合体完成选址,妇幼保健病房楼、村级卫生室改扩建工程基本竣工。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阳光食堂、透明厨房”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投资6000万元建成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城镇就业76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4%以内;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89万元,城乡低保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240元、4200元。32个村、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面排查管控各类社会风险,一批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安保维稳任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恶团伙21个、破获案件90起,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
(六)着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明显加强。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维护了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236件,答复率达到100%,满意率超过95%。主动公开政务信息6190条,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全面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量,累计受理市民诉求5.9万件,诉求办结率、市民满意率分别达到99.7%、93.9%,综合考核全市第一。强化跟踪问效,编发政务督查63期。记载罗庄20年发展史的区志定稿付印。开展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改革工作,购置及运行经费支出节约25%。工会、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疾人事业、供销、粮食、物价、应急管理、档案、供电、烟草、通讯、保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一年的攻坚克难充满艰辛,一年的负重拼搏洒满汗水。在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面前,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全区上下和衷共济、同向发力,特别是一大批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忙碌在项目现场,加班加点奋战在工作一线,许多老领导、老同志和寓外乡友满腔热忱地关心罗庄建设,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武部、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省、市驻罗单位,向投身罗庄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罗庄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正处在动能转换机遇期、创新突破攻坚期、重大风险防范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四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在突破瓶颈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深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较慢,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任务重。三是改革任务推进不平衡,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开放层次不高、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四是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出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用心用力。五是金融及政府债务、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风险点,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六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力度不大,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开放意识、能力素养还需要继续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拿出过硬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下,我们必须坚定“不惧涅槃之痛、实现浴火重生”的信心决心,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大势,抓牢发展机遇、谋实发展之策,主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兢兢业业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落实、重大项目突破、重要事项创新,纵深推进“5656”行动计划,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富强和美新罗庄建设新篇章。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主要把握五条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在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上把稳前进航向、汇聚前行力量。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突破转型升级的痛点,疏通动能转换的堵点,攻克要素制约的难点,通过观念转变、产业转新、要素转活、体制转轨、环境转优,加快推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必须持之以恒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用好政府“有形之手”,调动市场“无形之手”,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让市场主体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全力打造投资宝地、创业福地、人才洼地。必须牢固树立“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托起全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必须锤炼锻造“高效落实、创新突破”的过硬作风,大力弘扬新时期罗庄精神,紧盯“三大重点”,抓牢“六个落实”,把正方向、加足油门,推动罗庄发展弯道超车、后发先至。只要我们大兴务实之风,崇尚真抓实干,踏稳时代节拍,加快追梦步伐,沿着既定路线稳扎稳打、一往无前,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就一定能够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今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旧、扶强、育新三向发力,加快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不断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定不移抓好转型升级。深入落实工业发展“1516”计划,打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冲刺战”,全力建设“现代生态产业新区”。提升传统产业。开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的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上游研发、中游生产、下游销售等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年内实施过亿元技改项目5个,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企业占比达到30%以上。压减落后产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用好环保、安全、节能减排“三个工具”,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去除违规产能、取缔非法产能,为“四新”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年内关闭铸造、化工等各类企业38家,停产整改企业19家,压减煤炭消费总量60万吨。打造名企名牌。接续实施“龙虎榜”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一批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年内培育“龙虎榜”企业87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抓牢产品、工艺、设计三个重点,着力增品种、提品质,精心打造区域品牌形象。
持续用力推进“五业重构”。加快构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推动“五新产业”裂变融合、提质扩量,年内实现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13%、13%、15%以上。壮大新材料产业。紧密对接临沂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加快盛阳60万吨不锈钢管、宏旺三期等项目建设,促成与德国先进不锈钢制品企业实质性合作,打造区域性不锈钢智造高地。同步推进铝基、镍基产业优化发展和链条延伸,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扩张新医药产业。支持罗欣药业做精主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加快若尧特医、世纪阳光中药材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衍生医药研发、医养结合、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构建“医、药、食、养、研”大健康体系。培育新能源产业。坚持绿色、循环、生态理念,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推动膜设备制造、高端家用净水机项目落地建设,实现新能源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做强新装备产业。放大金马装备、华盛中天等企业优势,聚力发展现代物流装备、高端智能教体装备、绿色汽车装备、精密模具铸造,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新陶瓷产业。接续实施退城入园,推动园内企业改造提升、园外企业搬迁进园,完成建陶行业清洁能源改造,加快萨克米新天地、华宇陶瓷薄板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高端日用陶瓷、特色文化陶瓷、新型特种陶瓷集聚发展的“北方瓷都”。
搭建集聚发展平台载体。按照“一年拉开框架、两年完善配套、三年初具规模”的思路,全面加快经济开发区起步建设。高标准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融合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要素,科学定位发展蓝图。组建罗庄经济开发建设集团公司,以“整体外包”“特许经营”等形式开展政企合作,实现招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推进。以开发区建设为引领,统筹新材料智造、现代医药、新型陶瓷、高端装备制造4个园区,布局“一区四园”发展平台。优化园区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亩产效益”改革,严把亩均投入、亩均产出、单位能耗等关键指标门槛,对园区内企业、项目评级分档,据实兑现奖罚措施;探索实行标准化供地,土地出让前统一做好环评、能评、稳评等工作,企业、项目通过预审后“拎包入住”,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完成验收。
精准施策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清华启迪之星、海尔·海创汇等平台建设,引进创新主体和创新项目30个。深化产学研合作,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新材料中试基地,推动环保工程新材料、高端热作模具等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支持罗欣药业申报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利用,年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80件,授权50件以上。
(二)主攻重大项目,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合力量、集中资金、集聚要素,做实项目库、补齐产业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做大双向开放“朋友圈”。聚焦“五新产业”、“四新四化”项目、城市经济、国内外知名企业、一流高校院所等“五个重点”,绘制招商地图,建立招商项目库,成立区招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综合运用专业招商、平台招商、市场化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五种模式”,招引一批集群配套、强链补链的重大项目,全面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巩固北京、上海招商主阵地,拓展广州、深圳新平台,办好新旧动能项目洽谈会、开发区宣传推介会、陶瓷产业高峰论坛,构建招商“大格局”。深入落实“临沂人才新政22条”,创建招才引智网络平台,畅通人才项目供需渠道,促进人才项目无缝对接;实施柔性引才、精准引才、飞地引才、乡情引才、筑巢引才行动,全力引进一批“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为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积极培育外向型经济,支持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开辟企业强强联手“大通道”,年内实现进出口总额28亿元。鼓励外资企业增资发展、并购投资,力争实现外资实际到账额2000万美元。
开启项目攻坚“加速度”。完善指挥部运行体制,落实“四个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6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81亿元。重点推动临矿物商交割中心、传化公路物流港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实现由“备战”向“实战”转变。实时跟踪金马轻量化汽车装备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尽快投产达效,推动“建设会战”向“生产会战”迈进。建立新上产业项目联席评审机制,完善项目准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滚动储备前瞻性、支撑性项目70个,确保项目层层接续、次第开花。
拓展要素保障“新空间”。全面落实山东省“民营经济35条”“支持实体经济45条”“扩内需补短板42条”等政策,保障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做实土地保障。创建土地市场化运作平台,成立罗庄区土地发展集团公司,加快推进沂堂镇、褚墩镇、黄山镇土地综合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力争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600亩、建设用地指标800亩。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00亩,全力争创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区。做足资金保障。运用市场化手段撬动社会资本,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增资扩股、做大规模。加快推进罗发融资担保公司注资,发挥融资担保作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民融等地方金融组织补充作用,扩大债券、股权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优服务保障。紧盯“3124”目标,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改革任务,持续优化审批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阳光雨露。健全完善代办机制,设立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代办点,对个性化事项提供全程代办、无偿代办,切实当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搭建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推进“不见面审批”,逐步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次办结”。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000户、注册资本金160亿元。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三)提升城市品位,丰富高质量发展内涵。统筹实施“五湖开发”“五城崛起”,全域推进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加快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高标准规划。紧跟“两河时代”步伐,精准对接新一轮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整合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各类空间性规划,精心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快递物流、花卉、粮油、汽车、房地产、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城市业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开发展框架。加快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和农业规划“多规融合”,巩固农业“两区”划定。全面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管控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制制度,切实提高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与法制性,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片区化开发。坚持以城聚产,突出主体招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重点”,全面推进“五湖开发”各项节点任务,力争年内百花湖、盛能湖、银凤湖三大片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以组团式、景观式发展理念推进火车站片区后续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全方位融入主城区,打造充满活力和现代气息的临沂南大门;加快盘活工商贸博览城、万城绿洲广场、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形成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坚持以产兴城,引进金融商住、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建设驿埠风情街、花木生态谷、星河城等项目,打造以产带旅、以旅促产的国际百花新城;布局“四通一达”快递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科技孵化区、地产品集聚区,加快融入中国物流科技城,力争年内物流总额突破400亿元;启动宝丽·天樾、松鹤一品总部经济等项目建设,提升汽车文化创意城吸引力和承载力;组建科创智慧城项目运营平台,依托泛华集团延伸大数据产业链条,全力推动“五城”快速崛起。
精细化配套。加快实施“五路同筑”,推动湖北路全线通车、沂册路主体工程完工、沂蒙南路开工建设,促进区内互联互通、对外快捷通畅。改造提升绣花城路、双月园路等城区道路,解决一批城区道路通而不连的难题,打通城区路网“微循环”。大修改造农村公路120公里,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公路三年攻坚任务。实施罗三路、工业北路等道路两排工程,提高易淹易涝区域治理和城区污水处置能力。完善公共文化体育配套,谋划建设综合性群众服务场馆。加快中心城区裸露土地补植补建,开展护台植物园改造提升、节假日城市绿地装饰等5项绿化工程,建设群众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智慧化管理。组建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推进综合执法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权责下放,实现城市管理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提高城市现代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做好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结合文章,加快“智慧城管”向背街小巷延伸,以“绣花”功夫解决城区“脏乱差”问题。保持严查严控违法建设高压态势,全力“遏制增量、消化存量”。推行居民小区规范化管理,着力改善城市社区居住环境。深化“一路一策”道路分类管理,强化清扫保洁、门前三包、维护管养等基础性工作,让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
(四)实施乡村振兴,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城乡共生、共建、共荣为主旋律,全域谋划、多点支撑、联动发展,全力打造城郊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大力实施“接二连三”发展战略,支持东都食品、宇霖果蔬等企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鼓励富通农牧等企业打造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农业“新六产”快速发展。深入实施线上农业、旅游农业战略,扩大柳编工艺品、沙沟芋头、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5000亩。以武河湿地为载体,抓好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型产业模式。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25%以上。规划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观光线、“蔬果柳艺”环线等4条精品线,组织开展4000户“美在农家”活动,打造精品村40个。走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广土壤改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完成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6000亩。加强秸秆禁烧管控,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全面建成119个行政村(社区)“四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造提升一批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筹备举办第十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乡村文化节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新时代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移风易俗力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大操大办行为,年内80%以上村居达到区级以上文明村标准;推进殡葬制度改革,编制区级公墓可行性规划,加快街镇公益性公墓建设,营造生态、和谐、文明的殡葬新风。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理顺村级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强化网格联动联运,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基层网格实体化、网格员专职化,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稳妥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工作,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
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实施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行动”,力争年内85%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民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8家。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提高农业机械化保障水平,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工程,精心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广阔天地。
(五)防范风险隐患,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建设风险防范综合监管平台,实现“线上”全时监管、“线下”网格联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成立独立运行的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构建安委会主导、专业委员会和监管部门主管、街镇主抓、生产经营单位主责的“大安全”体系。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加大对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化工企业、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双随机”抽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双体系”建设提升年活动,新增“双体系”建设企业200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管控。深化专家查隐患,落实有奖举报制度,调动全社会力量查找身边隐患、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深入贯彻《山东省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细则》,严格落实《临沂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三项制度”,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依法治安要求落实到位、严格问责追责执行到位。
不越生态环境红线。严格落实省、市、区“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深化污染源头防治,推动产业、能源、运输和农业投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严防死灰复燃。打好打赢大气、水、土壤三大攻坚硬仗,强化工地、道路扬尘综合防控,落实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治理,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推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强力推进河流、沟渠、汪塘综合整治,强化河长巡河和日常巡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实施南涑河、电厂河、青龙河等排污口整治,开展武河湿地保护修复,完成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实施净土计划,完成8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提升199家涉危险废物企业管控水平。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期办结各类信访交办件,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坚持“减存量、控增量、消隐量”,认真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排查,分类处置各类隐患,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着力优化债务结构,充分发挥区财金集团等国有公司职能,科学合理界定政府类投资项目,进一步降低政府债务成本。加大对担保圈、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力度,开展“破圈断链”工作,防范和化解区域性信贷风险。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监管职能作用,坚持打防并举,重点整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行为,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区、街镇、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深化“法律六进”活动,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访调对接矛盾化解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关系网”“保护伞”一查到底、精准打击,形成打防管控一体化机制。打造“雪亮工程”升级版,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向立体化、信息化、协同化转变。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建设诚信“红黑榜”制度,强化重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
(六)办好民生实事,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拓宽“大民生”视野,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倾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意志与百姓意愿的有机统一。
深层次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帮扶力度不减、投入不降,落实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保障措施,年内脱贫标准线提高至4000元。加快已摘帽贫困村道路交通、安全饮水、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级“五通十有”“四联八建”水平。建立区级4类贫困人口“大数据库”,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摸底,及时准确上传贫困人口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动态监测。设立“贫困人员健康扶贫兜底救助保障资金”,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高水平发展优质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5所,新增小学初中学位1万个、高中学位1000个,完成“大班额”年度化解任务。发展优质民办教育,推动罗庄区外国语学校建设,力争年内开学招生。
多维度完善医疗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序推进区级医疗综合体建设。探索医养结合模式,谋划建设集医疗、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养机构,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完成新一轮村居卫生室提档升级,提高村居卫生室标准化水平,推进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抓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幼健康服务水平。
全方位健全社会保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900人、失业转就业1800人。巩固全民参保工作成果,大力推进精准扩面,实现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同步增长。积极开展圆梦行动、金晖助老、夕阳益剪、光彩救助等活动,健全扶助贫困妇女、残疾儿童、贫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救助力度。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政策,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精细化提升公共服务。全力做好供暖工作,年内新增清洁取暖面积95万平方米、社区供热设施配套2730户。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分两年解决傅庄街道西部、沂堂镇和黄山镇9.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农村改厕专项整治工程,完成改厕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面完成168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实现村镇公交全覆盖。
各位代表,让56万罗庄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是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真诚朴实的为民情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致力民生,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取百姓过好日子,努力让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幸福感更真实、获得感更充实!
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发展新任务、工作新部署、群众新期待,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抓好自身建设,加快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全力打造正气充盈、担当作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政治坚定、忠诚干事。把对党忠诚融入政府的血脉和灵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捍卫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严格的要求,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确保反馈问题彻底整改“不贰过”。
依法行政、规范干事。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让政府运行更加规范。推进行政权力全过程公开、公共服务全流程公开、社会关切全方位回应,构建发布、解读、反馈“三位一体”的政务公开新模式,让政府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勇于担当、务实干事。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统领,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改革推进年”双年行动,高效落实、创新突破,全力推动“5656”行动计划开花结果。坚持实干兴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上,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到一线真刀实枪磨炼,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改进作风、精文减会有关要求,今年各级会议、制发文件和简报数量分别压减1/3以上,基层上报报表材料压减50%以上。
真督实查、高效干事。全面推行闭环工作法,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方案、安排的任务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跟踪进行节点督查、预警督查、专项督查、全程督查,确保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制度,明确标准、任务、时限、责任,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坚决整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严肃问责上热下冷、敷衍塞责、应景造势行为,让庸政懒政无处遁形。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干部激励保障措施,不断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实施意见,坚决刹住“四风”,时刻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新动向。切实履行“两个责任”,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加强源头治理,以廉洁从政保障发展、取信于民,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罗庄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争当排头兵,善当实干家,勇当追梦人,朝着富强和美新罗庄的美好蓝图阔步迈进,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