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公文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1/2018-00000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成文日期  2014-01-20
 公开日期  2014-01-20  发布机构  罗庄区政府办公室
 文号   有效性  有效中
罗庄区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6日在临沂市罗庄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罗庄区代区长 王丽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繁重任务,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工作总基调,围绕“三个三”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积极作为、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增长12.5%;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调整后的预算,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32.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180.3亿元,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亿元,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1491元、10536元,分别增长14%、15%。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等称号。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启动“4+3”现代产业发展计划,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产业招商两个关键,形成了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良好局面。以“三个一批”38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开展“百日会战”活动,通过月度观摩巡查、“四旗”预警等措施,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上、快建、快投产。华盛江泉特钢循环产业园、格兰德8万吨涤纶长丝、三德盘螺与煤气发电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盛阳10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恒昌化工三聚氰胺、久泰能源60万吨甲醇技改等工业项目加速建设,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国际汽车生活港、羲之文化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在实现质的提升和突破。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开展“三拜访一下访”活动,洽谈过亿元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522亿元,1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7亿元。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9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08.7亿元,分别增长8.6%、11.7%。骨干企业支撑有力。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2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60家、过10亿元企业13家,盛泉油脂营业收入过百亿元;43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20家企业进入全市骨干企业名单;18家企业列入全市“双50”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市第一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罗欣药业、华盛中天获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博大生态园获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8个项目列入全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发明一等奖2项;新增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4个、名牌产品1个,授权发明专利75件,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江鑫钢铁与三德特钢联合重组顺利推进,市场准入通过省级评审。技改投入大幅增加。实施技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70亿元;23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其中省级6个;沂州集团、恒昌集团余热综合利用项目获得国家节能技改奖励,元生铸冶项目获得“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国际科研合作”资金支持。外经外贸逆势增长。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5.3亿美元,增长34.6%,对外投资784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692万美元。华盛江泉集团与加纳签订合作备忘录,投资60亿美元建设江泉循环经济产业园。

服务业加速提升。全区第三产业市场主体达到1.9万户、注册资本金92.9亿元;办理“个转企”625户。预计服务业增加值过百亿元,完成市场交易额330亿元,增长20%,实现税收27亿元,增长39.1%,税收贡献率达到60%。商贸流通业快速壮大。沂州花卉市场建成运营,陶瓷博览城一期即将投入使用,鲁南国际粮油物流城交易额突破120亿元,远通集团进入全区纳税10强。“十大城市综合体”快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临沂皮革城建成营业,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完成投资12亿元,鲁南茶博城、鲁南国际工业品采购中心、名嘉广场、展恒怡和国际等节点高层全面建设。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9.1亿元、223.3亿元,存贷比居全市第二位;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投放贷款7.4亿元。新增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4家;积极探索创新银政合作新方式,与临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华盛江泉集团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恒昌聚材、效峰菌业在齐鲁股权成功挂牌。文化旅游业快速提档。临沂皮革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购物景区,第二届郁金香展、万力木雕财富投资论坛等展会成功举办;全区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分别增长17%、19%。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坚持规划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大力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9.9%。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完成全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2项概念性规划、7项控制性详规、1项地质稳定性分析,其中城区四片区与铁路南片区控制性详规通过专家评审。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年投入近8亿元,重点实施了“十路两暖一排”工程。新建改造城乡道路60公里,通达南路傅庄段、文化路、开元路等32条主次干道竣工通车;江泉高架路进展顺利,2014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全面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革工作,新增调整公交线路12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23辆,安装道路交通信号灯33套,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敷设燃气管网81.5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供热管网8.1公里;湖北路东线供暖主管网、城区排水工程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城区冬季供暖和汛期积水问题。城乡管理更加规范。7个街镇实现环卫保洁物业化,6个街镇实现生活垃圾清运市场化;全区211个村居合并成119个大社区,投资12.7亿元建设农房项目24个,其中万人社区16个;21个社区完成“三上”工程建设,5个社区达到“四上”标准,“五化”建设投入资金5900万元。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投资8.8亿元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攻坚战”和“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百日集中行动”,积极筹备“迎淮”验收工作,实施四项生态治理工程,其中三项通过验收;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7%、47.7%和12.1平方米;新增造林面积80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1.2%。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全区民生支出10.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2%;20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投资7100万元建设校舍6.1万平方米、公办幼儿园20处,临沂第四十中学开工建设。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新增城镇就业542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890人;投资3800万元建设养老机构6处,发放老年人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资金及各类救灾款8232万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2000元。医药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减轻群众医疗负担1100万元;新农合报销1.6亿元,其中大病保险受益3800人次;“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全面推广,预付住院费用1884万元,受益群众6280人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投资1300万元改造街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4.9万份,与33.4万居民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免费为2.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健全。开展“计生助福—送温暖”活动,发放奖扶资金372.6万元。文体事业取得新成效。新建乡村大舞台5个、乡村文化广场6个,完善提升各类公共文体场所177处;成功举办全区首届全民运动会,我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发放惠农补贴资金6818万元,发展农民合作社49家,安装科学储粮仓1700个;投资151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投资3424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7.6万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开,累计流转土地3.6万亩。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食品监管覆盖率、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天网工程”二期新建、改建治安卡口24处、高清监控点176处,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应急处置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着力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9件。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工作和通报政情,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92件。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民生为本,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实事,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建设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美好家园,实现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过去的一年,是宏观形势不断变化、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的一年,也是我们紧盯目标,奋力前行,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年。工作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科学务实思路总揽工作全局。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三个三”工作思路充分体现了上级指示精神,完全符合罗庄实际。在这个思路引领下,及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提效益、惠民生的推进措施,坚定不移地抓项目、谋发展、求突破,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正确的路径选择,一以贯之接力奋进、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就能大见成效。

第二,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产业突破增创竞争新优势。面对经济调整转型的新形势,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把构建以项目为核心、企业为支撑、园区为载体的“4+3”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推进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开创了科学转型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促赶超、图振兴,才能在更高起点、更大舞台上实现跨越发展。

第三,始终如一地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改革是不竭的动力。针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制定“15315”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出台21条帮扶措施,力促企稳回升。为加快罗庄商城转型升级,实施现代商贸名城战略,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面对项目落地难、建设速度慢等实际问题,拆迁93万平方米、腾空土地4000余亩,助企融资56.6亿元,全年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49亿元。创新投融资体制,集中实施了一批群众最想、最难、最急的民心工程。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就能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四,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团结实干求得工作突破。在2013年工作压力特别大、任务特别重的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负重奋进、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在全区形成了迎难而上、乘势而进的良好精神风貌。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坚决纠正“四风”,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0项,街镇、部门获得120项,在我区召开市级以上政府系统现场会35次。实践证明,弘扬拼搏精神,凝聚全区智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各位代表,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强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汗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汗水、作出贡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区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产业层次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的任务依然繁重;城镇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城乡差距比较大;广大群众对民生的需求与有限的财力保障存在一定矛盾,改善民生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加快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形势面前,政府工作效能、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为工作总基调,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核心,坚持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指标化,突出抓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工业化、商城国际化、现代城镇化、民生建设”五个重点,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5%、16%、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整体实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质量效益、加快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我们正面临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优化产业布局。以“两园三城”总体布局为统领,全面推动区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三规合一”的思路,建立融资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机械装备、化工、铝型材、建筑新材料、新能源五个产业园中园建设,力争3年内打造成千亿级园区。华盛江泉工业园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加快区域扩容提质步伐,力争年内产值过500亿元。罗庄商城推动环形商贸带深度展开,承接铁路南片区改造提升,加速膨胀专业市场规模,加快推进商贸项目建设,形成临沂城南新商圈。生态科技新城坚持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展示博览、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建成风光优美的高端旅游区、极具活力的三产集聚区、独具魅力的组团式滨水新区。“凤临新城”加快万亩土地一级改造开发,完善“六纵两横”路网框架,推进凤临一号项目建设,引入商业开发,形成工业设计、总部经济、休闲商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密集区。

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双轮驱动”,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化纤、医药食品、机械四大传统产业,重点突破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物流业、现代都市农业三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富有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4+3”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科技创新、抢占高端、产业融合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链条整合、流程再造和业态培育,大力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三次产业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结构转变,实现由工业主导型向工商复合型经济的跨越。实施新一轮倍增计划,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商贸市场交易额过1000亿元。

强化产业招商。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产业发展的主动力,充分发挥7个产业推进组、4个涉外招商部门作用,深入开展“三拜访”活动,对接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坚持“招大引强选优”,锁定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和央企、省企,加速招引“七大产业板块”、“四新一高”项目,年内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70亿元。认真落实国家城镇化发展计划、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市国际商贸名城战略,全面建成“争取优惠政策项目库”,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有针对性、最大化地争取上级的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推行“飞地经济”模式,通过健全税收分成、强化土地保障等激励措施,鼓励新上项目到园区连片建设。

推进产业项目。建立完善新上项目联席评审、在建项目巡查通报、重点项目领办帮扶制度,形成“项目洽谈、审查评估、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闭环式”推进机制。加快102个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项目的有效实施扩大投资、涵养税源、增强后劲。推动华盛江泉200万吨金属制品、20万吨短流程铸件、名嘉广场、陶瓷博览城等24个结转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效;推进亿康纳米光催化、中润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8个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见成效;争取1—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20个以上项目列入市级重点,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新突破。

(二)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竞争优势

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条和产品上下游配套,抢占价值链、产业链高端,全面打造新型工业体系,再造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均增长15%。

加快工业转调步伐。立足钢铁行业原料优势,突出华宇120万吨镍铬新材料、山威二期结构调整项目支撑,研发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拉长不锈钢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层次高、技术优势好、竞争力强的临沂钢铁品牌。焦化行业大力实施TRT发电、干熄焦等节能环保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依托副产品开发利用,推进晟泰高分子材料、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利用、恒昌LNG、盛阳LNG等补链项目,尽快实现增量产出。通过“淘汰关停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推广应用3D喷墨打印技术,促进陶瓷企业有效整合、提档升级。推动中玻蓝星、沂州水泥等建材企业新上一批技改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罗欣药业、华盛中天、君道高温、圣威新能源等代表企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努力形成集群优势。加快久泰10万吨乙二醇、格兰德12万吨涤纶长丝项目建设,形成化工、化纤企业间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继续实施“15315”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启动“百亿级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按月公布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排名,为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过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记集体三等功。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引导骨干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技术、业务和终端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大力拓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对外投资7000万美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与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钢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争取85%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1%以上,20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品牌经济,以品牌赢得行业话语权,年内新增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2个、名牌产品2个。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建设工作,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突破200件、100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装备水平,争取1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项目,16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技术改造计划,年内完成技改投资85亿元。实施企业家培养和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企业家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管理人才,引进外国专家1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

(三)全面推动服务业做优做强,着力提升发展档次

认真贯彻临沂商城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通过“改造提升一批、加快建设一批、策划新上一批”,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推动服务业大踏步发展。力争在引进全国500强企业上实现大的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快速膨胀商贸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市场,引入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运营理念,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完成鲁南花卉、罗庄建材市场、盛源果品等市场改造。加快建设鲁南茶博城、万力木雕财富广场、鲁南五金机电城等“十大城市综合体”项目,确保尽快建成运营,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商贸城、宝丽财富广场、银座商城、齐尚悦澜山等商贸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华盛江泉物流园、陶瓷博览城物流园、金字国际商贸城等物流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好罗欣药业、久泰能源等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工作,发展第三方物流。

培植壮大现代金融业。打造金融商务中心,建设远通金融保险大厦、广发银行金融博物馆,引进5家以上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争取兴业银行、华夏银行落户我区。加快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尽快挂牌营业。鼓励企业采取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利用信托、融资租赁等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扩大融资规模。稳步推动城投公司运作,打造注册资本金3亿元、年融资过10亿元的实体企业。积极推进上市融资,力争华盛中天成功上市,沂州远景、大源生物成功挂牌。

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推进全球商品交易中心、地理信息港等项目建设,加快鲁南国际粮油物流城与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合作,打造智能化、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推进浙江耀圣集团、中裕燃气、远通集团等企业总部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化养老、家政服务、健康卫生、体育健身等幸福导向产业,开拓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全力推动康桥绿洲体育公园、奥兰国际游艇俱乐部、力天汽车梦工厂等文旅项目落地建设。

(四)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着力提升基础地位

围绕“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积极壮大龙头企业、做优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基地,实现都市农业有新突破、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民增收有新亮点。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着力抓好华盛江泉生态农牧循环产业园、焦沂庄田野生态园、东辉蔬菜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地佑晟、千山等花卉苗木项目,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水平,新增和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10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宗,培育沂蒙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2个。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小埠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期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带动模式,年内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依托金大地等机械专业合作社,加快推广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广应用清洁新能源,建设大型沼气池2个。

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坚持科技兴农,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经营。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引进和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科技富民工程,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田间学校15次。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

(五)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城镇化,着力提升城市形象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按照“全域一体、产城融合、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理念,推动中心城区、重点片区、特色街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点”对接,打造生态产业区、幸福宜居城。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编制生态科技新城概念性规划,制定5个片区控规,完成路网、水系、绿化、管线等专项规划,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空间开发建设格局。抓好中心城区建设总体规划、风格规划和色彩规划,集中实施4大类、18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全面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用现代城市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小城镇,尽快将8个街镇建成更具内涵、更显品位、更有魅力的特色新型城镇。充分发挥傅庄街道“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褚墩镇“山东省第二批示范镇”政策优势,以循环经济示范区为载体,两个街镇组团发展,建成中心城区南部卫星小城镇。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新型社区“两区同建”,集中抓好街镇驻地村居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体现镇域特色、凸显田园风光、服务功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打通西外环、临西九路、琅琊王路等与临沂主城区连接的南北通道,改造提升湖北路东段、清河南路、罗七路等城区道路,拓宽改造通达南路、沂河路等7处平交路口,建设临工大桥、武河大桥等4座桥梁,提高承载辐射功能。切实加强管网建设,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敷设燃气管网35.7公里、污水管网11公里。实施泄洪渠二期改造工程,彻底解决城区灾害性积水问题。加快完善街镇配套设施,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实施街镇驻地建设“六个一”工程,在每个街镇建设一个标志性入口、一条综合整治样板路、一个繁荣的核心街区、一个开放的生态公园、一个高标准的商贸市场、一个连片开发的居住小区,实现街镇驻地面貌大变化。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路畅、街美的城市形象。强化城管执法,查处私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占道经营。创新园林、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城区环卫保洁、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开展严管示范街创建活动,确保道路整洁、畅通。调整城镇管理运行体制,强化街镇属地责任,发挥社区自我管理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六)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宜居环境

以建设生态工业区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水清、天蓝、山绿永续发展。

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电机电频改造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能投入10亿元,年内实现万元GDP能耗降低3.89%以上。坚持不懈地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淘汰任务。加强节能减排总量控制,适时启动预警调控,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减排二氧化硫15%、氮氧化物10%。积极开展企业无尘清洁生产,加快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沿河、沿线、沿路、沿墙绿化建设,完成造林6000亩。加大企业绿化力度,改善厂区周边生态环境。全面做好“迎淮”验收工作,抓好陷泥河、电厂河、鱼梁沟等河道治理工程,推动南涑河人工湿地尾水净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打造优质水系。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引进和新上项目的评估审核,强化投资强度、财税贡献、产业关联度等指标约束。今后新增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年均产值、年均税收每亩分别不低于160万元、300万元、15万元,中心城区商住土地亩均价格不低于100万元。加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力度,属土地使用者自身原因造成闲置、超过约定时间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满两年的,依法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提升幸福指数

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提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以公共服务温暖民心。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扩大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文化站点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医疗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人口计生基本国策,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以创业就业带动民富。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计划”,研究制定创业就业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年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9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

以社会保障化解民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完成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整合工作。全面实施阳光救助,做好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孤残儿童等救助工作。

以社会和谐确保民安。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妥善解决群众诉求事项,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发展。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创新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罗庄建设。

各位代表,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责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府的奋斗目标,解决民生难题是政府的首要责任。今年将着力抓好10项民生工程:

(1)城区提升工程。投资1.6亿元,实施中心城区“五个一”工程,建设休闲广场、休闲一条街,新植100亩城区绿化林、栽植1800亩经济林,抓好电厂河治理。

(2)市民服务工程。投资2亿元,打造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市民服务热线、政务信息公开四个平台为一体的市民服务中心。

(3)出行便捷工程。投资4.9亿元,改造城区道路6条、27.5公里,修建农村公路15条、25公里;健全完善公交体系,实现街镇公交线路全覆盖。

(4)校舍建设工程。投资1亿元,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8处、城乡校舍8万平方米;临沂第四十中学投入使用。

(5)文体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区体育馆,加快推进区青少年体校建设,新增2个街镇全民健身中心、10个城市社区体育广场、20个农民健身工程和50个健身活动站点;新建3—5个乡村文化广场,启动“五个一”社区文化建设。

(6)医疗保障工程。投入4700万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工作;投资110万元,建设沂堂镇、褚墩镇卫生院周转房各1处,新建村居卫生室8所。

(7)社保救助工程。投资2377万元,开工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900张、日间照料中心11个、农村幸福院14个;投资3525万元,建设标准化零工市场1处。

(8)富民增收工程。投资156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投资600万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发展农民合作社50家。

(9)环境改善工程。投资4.5亿元,建设完成华能发电、华宇铝电、中玻蓝星、江鑫钢铁、三德特钢脱硫脱硝工程,全年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63天以上;投资9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1处。

(10)还权赋能工程。整体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投入980万元,对31.7万亩耕地、14.2万户农房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同步推进交易、融资配套改革,激活农村产权要素,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我们一定勤勉尽责,永不懈怠,积极转变服务方式,着力提高施政水平,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赢得人民满意。

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决策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使政府决策顺民心、合民意,让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群众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水平。

开拓进取,增强政府创新力。坚持从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对财税金融、行政审批、农村产权、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等重点改革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思考和研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以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来指导和推动政府工作。

提质增效,增强政府执行力。坚持把抓落实摆在政府工作首位,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真抓实干、少说多做、务求实效。实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手续代理、联审联批、限时办结“五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强化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和行政问责,激励多干事、褒奖干成事,治理不作为、惩戒乱作为,扎扎实实、保质保量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勤政廉政,增强政府公信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把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实现人民期盼体现在行动上,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事务性活动,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产生效益最大的地方、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各位代表,面对全区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倍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罗庄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励精图治,万众一心、埋头实干,奋力开创罗庄科学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 2014年1月16日印发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