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公文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1/2018-00000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成文日期  2013-01-21
 公开日期  2013-01-21  发布机构  罗庄区政府办公室
 文号   有效性  有效中
罗庄区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5日在临沂市罗庄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罗庄区人民政府区长 赵晓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过去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与全区人民一起,以“负重奋进、创先争优”为工作总基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围绕“一环三园”发展布局,加快“三个十工程”推进,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民生”四项工作重点,全面建设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5%;区域财政总收入达到32.4亿元,增长23.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5亿元,增长31.2%,总量在全省提升2个位次,列第64位;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3.9%;完成进出口总额18.9亿美元,增长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18%。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获“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山东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镇域经济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县域、镇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新孟良崮战役”的部署,召开高规格大规模会议安排任务,组织街镇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力促镇域经济实现整体跨越,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街镇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24亿元,占区域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8.58%,增长44%,8个街镇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超过50%,全部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总量过5亿元、过3亿元、过2亿元街镇各1个,有6个街镇达到“全市经济发展先进乡镇”表彰标准。各街镇竞相发展,亮点频出。罗庄街道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列全市镇域第2位,荣获山东陶瓷产业品牌镇称号。傅庄街道以建设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为契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盛庄街道启动实施了6个片区、19个项目拆迁工作,拆迁面积76万平方米,引进过亿元项目27个,被评为山东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十大示范镇。册山街道重点发展冶金和铝型材产业集群,实现产值60亿元,新增驰名商标1件。高都街道巩固提升三个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六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全面打造“商旅东城、文化高都”,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沂堂镇实施赶超计划,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列全区第1位,并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现代农牧产业生态园项目。褚墩镇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向循环经济示范区招引总投资180亿元的工业项目8个。黄山镇着力做好滨河文章,成功引入凤凰航空城旅游服务业项目,杞柳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克服经济下行、成本上升不利影响,工业经济逆势增长。总量迈上千亿台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006亿元、1080亿元,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61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14家,过50亿元企业6家,华盛江泉集团突破300亿元、沂州集团迈入100亿元门槛,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投入质量明显提高,实施技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85亿元,增长81%。江鑫管业、罗欣药业裕欣分厂、格兰德涤纶长丝、恒昌醇氨联产、联世达汽车模具等重点项目投产运营,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件、山东名牌1个,驰名、著名商标和国家、省级名牌累计达到22件、11个,居全市前列;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技术中心、研究中心3家,8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进出口获权企业达到76家。税收贡献大幅提升,纳税过1000万元企业达到38家,其中,过5000万元企业12家、过亿元企业5家,罗欣药业税收突破4亿元,增长42%,盛阳集团纳税跃入全市50强,增长95%,达到6000万元,骨干企业成为实现“三年倍增”目标的中坚力量。园区经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罗庄工业园、华盛江泉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更加完善,项目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开工建设工业项目58个,完成投资91亿元。

现代商贸提速发展。围绕沂河路、通达南路、滨河路、南环路、西环路组成的“环形商贸带”,引进过亿元商贸物流业项目16个,总投资530亿元。新登记第三产业市场主体1715户、注册资金1.95亿元,分别增长13.7%、14.1%。服务业增加值过百亿元,增长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实现税收收入19.4亿元,增长40.5%。汽贸城、花卉城、粮油城、物流城规模档次不断提升,远通集团汽车销售量连续三年突破10万辆,上缴综合税金5271万元。“十大商业综合体”项目推进顺利,世界500强麦德龙与大华时代国际影城入驻华创金桂园,中国(临沂)国际工业品采购中心完成投资3亿元,临沂皮革城主体馆竣工。商城国际化实现突破,投资15亿美元的临沂全球商品交易中心、投资40亿元的临沂国际电子商务基地开始全球招商。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滨江华府、青啤家园、亚太金昌等32个大型高档房地产项目开发面积26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56万平方米。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新增2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20亿元,新增存贷比超过100%,居民储蓄存款131亿元,比年初增加21.2亿元,增长19.3%,3家小额贷款公司投放贷款8.3亿元,浙商、紫金2家保险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我区。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沂蒙乐园花卉游、武河湿地休闲游和宝泉寺公园、麒麟山景区等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临沂首届郁金香展、第二届临沂青岛啤酒节、美国艺术滑水世界巡演暨《正大综艺》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等活动。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完善路网体系建设,拉大城区框架。投资6亿元建设32条、73公里道路,重点实施了祝丘路南段、临册路黄山段、柴口路、苗花路、罗发大桥等路桥工程,其中,南环路罗庄段21公里完成投资1亿元,改造成一级公路,设置路灯、信号灯、隔离护栏等配套设施,成为临沂市城南快速通道,主城区向南拓展了70平方公里。罗庄交通分局被评为山东省公路水路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区公路局工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在华能热电公司支持下,投资2200万元敷设双月园路、聚金路片区暖气管道4.8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我区获得第四届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银奖;配套各类管网180公里,燃气敷设实现了街镇全覆盖;完成23个社区“三上”工程建设,新建农房6323户、改造危房1400户;新建万通盛世馨园经济适用房490户,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大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街镇、村居实行环卫保洁物业化、市场化,全区日处理生活垃圾170吨以上;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投资2700万元建成环境预警监测监控平台,100家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和料场防尘投入资金达5亿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出境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环保专项整治三大攻坚战推进有力,罗庄环保分局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造林2.16万亩,新建苗木花卉30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1.2%。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办好为民、利民、惠民实事,民生支出1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7%。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投资5326万元建设校舍安全工程20个、公办幼儿园22处,完成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我区荣获山东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称号。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9万人。社会保障提标扩面,连续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发放及支付各种社会保险金2.8亿元,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养老金每月提高到60元,区人社局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养老救助、优待安置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4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1800元,发放低保金1909万元,下拨各类救灾款580万元;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9个,新建老年公寓2处,“五保”老人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3360元、1920元,现役军人优待金提高到7000元以上,退役士兵自谋职业金提高到4万元,区民政局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医疗改革逐步深化,新农合对群众的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报销总额达到1.4亿元以上;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药品价格降低45%,直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764万元;在11家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模式,累计预付住院费用1200万元,受益群众5000余人;为2.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建农家书屋3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66个,6个街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一级标准,60个村居文化大院全面完善提升。文化市场“四进”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区文化执法局被授予山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投入58.6万元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打击“两非”成效明显。投资531万元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09万人的饮水安全。投资100万元发展低压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000亩。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投资260万元扩建1400平方米的地方储备粮仓,仓容达2000万斤;新建、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4.7万亩,新增“三品”认证企业6家,认证绿色农产品15宗,建设大型沼气项目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农资超市94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处;发放惠农补贴资金5556万元。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临沂汽车客运南站建成运营,开通营运线路81条,其中跨省线路54条,日发436班次、1.5万人次,并配套增设1处公交换乘中心和5条公交线路,增加新能源公交车28辆。投资2000万元实施“天网”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改建高清卡口24处,安装高清监控176处,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制定了11个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监、煤炭、质监、交警、消防等安委会成员单位深入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持续加强。定期向区人大、区政协报告工作和通报政情,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21件。一年来,我们以创业就业带动民富,以社会保障化解民忧,以公共服务温暖民心,以社会稳定确保民安,社会继续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区负重奋进、跨越赶超的一年,是团结实干、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对科学跨越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坚持高点定位、自我加压是引领跨越发展的坚强动力。去年全区开展“提速增效、创先争优”活动,从各街镇到区直各部门都制定了赶超的奋斗目标,自我加压,负重奋进。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各街镇密切配合,加大征管力度,超额完成人代会确定的收入任务,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第二位,为实现“三年倍增”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统计、供电等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在推进转调创、推动稳增长上下功夫,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过千亿元。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完全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第二,坚持明晰思路、重点突破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制胜法宝。思路决定出路,重点牵动全局。我们围绕“一环三园”的发展布局,突出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强区向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转变。全年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21个,完成投资120亿元,拉动投资快速增长,增强了发展后劲。实践证明,我区发展的思路和重点,贯彻了上级精神,符合罗庄实际,行之有效、深入人心。我们要不断完善并坚持科学跨越发展的好思路、好措施、好办法,让发展的快车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

第三,坚持创新工作、破解难题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抓手。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组织开展了“一企一策一领导”、“送服务、解难题、上水平、促发展”等主题活动,解决了大量难点问题,实现经济企稳回升。金融部门进一步深化银政企合作,为83个项目融资贷款32.8亿元。工商部门强化“三押一推”措施,助企融资43.7亿元。国土部门扎实推进土地增减挂,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完成供地2115亩,实现政府收益2.3亿元。街镇、园区创新工作办法,围绕项目建设、社区改造,拆迁170万平方米,腾空土地5000亩。积极推行联审联批和代办服务,服务效率全面提速,区农机局获得“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全省农机监理示范窗口单位称号。实践证明,只要大胆创新,方法对头,措施有力,就能够有效突破瓶颈制约,走出一条体现科学跨越发展要求、符合罗庄实际的新路子。

第四,坚持团结实干、锐意进取是加快跨越发展的力量源泉。围绕工商复合型经济,宜工宜商宜居罗庄建设,成立了南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业建设、北部沂河路两侧商业发展、东部滨河商住文旅开发三大片区指挥部,推动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街镇、村居、社区工作与群众密切相联,做了大量为民好事实事,解开了很多难题难事。一年来,全区上下同向同行,拧成一股绳,满怀激情促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形成了踏实干事、努力拼搏的工作氛围,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和希望所在。

各位代表,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强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汗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汗水、做出贡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结构性的矛盾,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面临着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转方式调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四新一高”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受土地、手续、资金等因素制约,项目落地和推进速度不够快。新型城镇化从规划到建设、管理,面临很多的难题,街镇驻地的面貌变化不大,大社区建设落后于城镇化的进程。财政收支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实事受制于资金所限。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履职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倍增”计划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效”的工作总基调,做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相促进,优化“一环三园”发展布局,强力推进“三个十工程”,重点实施“两个突破”(突破项目落地建设、突破新型城镇化),着力实现“一个提升”(保障改善民生的提升),推动工商复合型经济发展,建设宜工、宜商、宜居,生态文明、幸福罗庄。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进出口总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点突破项目落地建设,推动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

立足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坚持投速、投效、投向有机统一,以项目投资拉动支撑经济发展,用项目推进的实效促进全年工作开展。新的一年,在全区掀起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的热潮,切实解决招商引资项目不够大、科技含量不高,项目落地难,推进建设速度慢等实际问题。目前,全区已排出一、二、三产业投资过亿元大项目好项目100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30个。

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紧紧围绕“三年倍增”,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和央企、省企,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港台、“蓝色经济区”的高端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链招商,细化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策划生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创新招商模式,完善区、镇、企三级联动招商机制,落实项目建设飞地经济政策,充分用好“一环三园”平台载体。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扩大以商引商。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市计划盘子。力争完成招商引资200亿元,年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目前全区已有21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争取有1—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中央、省、市政府投资和专项资金增长20%以上。

树立“项目进度就是效益”的理念,加快项目落地、建设速度。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是检验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第一标准。把项目推进作为工作核心,制定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快速推进。实行“一个项目、一位包扶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责任制,从手续办理、用地保障、资金筹集等方面做好全程服务。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半年观摩、年底考核”推进制,建立项目责任单位、年度计划投资、开竣工时间、形象进度管理台账,把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检查结果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对签约项目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进行严格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强化节点控制,以迎接上半年全省转调创现场观摩会和半年全市读书观摩会为动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

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严格把好项目关口。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用地、用能和排放空间十分宝贵。着眼于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建立健全项目审核机制。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准入标准,着力引进符合产业定位、与我区企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链项目,引导投资向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以项目优结构、促转型、谋跨越。加强项目测算分析,制定每亩土地、单位用能产出效益和财税贡献指标,设立项目准入门槛,确保新上项目亩产税收居全省同行业上游水平。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项目资金到位率、形象进度和竣工投产时间达不到时序进度的,加强帮促和跟踪督导,不能按期完成的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转调创”步伐,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再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发展壮大“十大产业集群”。突出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发挥园区项目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链纵向联接、横向配套、规模膨胀,以十大产业集群支撑新型工业发展。推进江泉200万吨优质热轧无缝钢管、20万吨短流程铸件基地、盛阳新型复合材料、华盛中天农业机械、卓航新能源、久泰乙二醇、诸暨工业园、科技模具园、泵阀产业园等落地项目的建设速度,早开工建设山威不锈钢、今飞轮毂、中玻蓝星二期、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夯实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四大产业集群主导地位。加速壮大以江泉肉制品、盛泉油脂、盛能乳业、效峰菌业、大源生物为主体的食品产业集群,以新光纺织、格兰德涤纶长丝、晶鑫纺织、联合毛纺为主体的化纤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罗欣药业、银凤陶瓷、连顺建陶、豪门铝业、鹏程铝业、蓝图家具、兴元木塑等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医药、陶瓷、铝型材、木业等成长性强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力争用2—3年时间“十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培植“十大纳税过亿元”骨干企业。对照市“双50”计划实施办法,筛选推荐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成长型企业,争取更多企业入选新一轮“双50”计划。在全区“30强”企业中开展“培育一个主打产品、打造一个知名品牌、掌握一个核心技术、实施一个技改项目”的“四个一”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集中度、财税贡献率。市政府为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区政府为新增纳税过亿元企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企业记功表彰。对投资规模大、符合产业政策、税收贡献高的技改项目,区政府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奖励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增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今年力争再新增驰名商标1件;新建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1家,省级3家,市级8家;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技改投入80亿元。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再增加1—2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全区纳税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针对企业发展具体问题,积极协调对接,把要素保障转变为发展优势。扎实做好土地置换、增减挂钩、综合开发和存量挖潜工作,为产业项目提供土地保障。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深化银政企对接,破解融资瓶颈制约。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开阔视野,寻求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树立“人才优势就是经济优势、人才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的理念,加大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个、外国专家8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继续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敢于创新创业的新时代企业家。

(三)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

加快建设临沂城南新商圈,大力发展城市商业,培育提升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商城国际化进程,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做大做强“十大商业综合体”,建设现代商贸业。加快推进临沂名嘉广场、临沂皮革城、中国(临沂)国际工业品采购中心、鲁南国际茶博城、深莞城等项目建设,上半年竣工开业运营。同时启动以上项目二期高层写字楼建设,形成城南商圈高层组团,提升我区城市新形象。抓好江泉国际广场、清水湾二期、白鹭金岸、青啤沂河美域、六合商务酒店等项目建设,打造高档社区和特色商务楼宇,年内新开工房地产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推动临沂全球商品交易中心、临沂国际电子商务基地、翰林院国际商贸中心等项目建设,构筑现代化国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快中润电子科技城、民族风情园、中国陶瓷博览城、鲁南花卉文博城、山东文化高都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实现集聚发展。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进金华金字火腿冷链物流、吉利手拉手国际汽车商贸城等企业,加快九州农贸市场二期建设,推动商贸物流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争取浙江耀圣集团、山东恒坤公司等4家企业总部入驻我区,打造服务业发展新亮点。逐步完善金融体系,新增中型商业银行1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3家,存贷款余额突破240亿元,年内培育国内上市企业1家,省内挂牌企业2家。完善市政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体系,大力鼓励和支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社会化养老等新兴生活服务业,开拓服务业发展新空间。

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做好宝泉寺4A级景区、武河湿地3A级景区申报,抓好临海农工商开发基地、沂蒙乐园、沂河生态观光园等商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滨河片区旅游黄金水岸,举办民俗文化灯会、临沂青啤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开通“罗庄一日游”线路,力争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

(四)重点突破新型城镇化发展,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的最大抓手、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我们正面临着由“乡”到“城”、由“郊区”到“主城区”的转变,城镇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张、产城融合,旧村、破厂房亟待拆迁改造,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都将发生大的变化。在这个转变中,从我们的城市、市民观念到城市面貌、城乡环境、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大美临沂建设中,市里提出了市、区、街镇、村居“四点对接”,特别要加快街镇驻地和城镇农村大社区建设,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全面覆盖、支撑有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强化规划调控引领,加快编制城乡规划,修定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和东部滨河片区、化武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升中心城区规模档次,实现城市建设高层化、高层建设组团化、城市管理精细化,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城市意识,与临沂主城区融合发展。用小城市标准规划新型城镇,加快册山、高都、沂堂、褚墩、黄山5个街镇驻地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着力打造新型特色街镇、亮点村居。按照新型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居民宜居园“三园合一”的目标,加快傅庄街道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强镇。实施大开发、大拆迁、大建设,实现城镇面貌大变化。政府投资与企业开发相融合,加快与卓达集团合作连片开发步伐,通过一、二、三产联动与城市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在5个街道130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打造“罗庄生态产业新城”。采取市场化运作,与中核公司合作,对化武路片区9个村居9700亩土地进行一级改造开发,建设凤临新城项目。加快撤村并居、拆迁改造步伐,推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提升,抓好沿河沿路6000户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完成“三线一部”26个村居旧村改造,实施15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围绕打造千亿级园区目标,进一步完善南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加快罗庄工业园二次创业和区域扩容,支持华盛江泉工业园实施南扩工程,推动项目向园区转移,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完善城乡路网,建设改造湖北路东段、文化路、琅琊王路、大山路、罗七路南段等7条60公里城区道路,11条18公里农村公路。华盛江泉集团投资15亿元捐建南起沂河路、北至双岭路,全长10公里的蒙山大道高架桥,拉近我区与兰山区、南坊新区的距离。推进城区和街镇驻地建筑物亮化工程,实现夜间照明向夜景亮化的转变。实施南环路、罗三路等道路绿化,完善城区广场、公园、停车场、屋顶绿化,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加快湖北路东段、苗花路、罗三路、罗七路南段污水支管网建设,推进湖北路东线供暖主管网、腾源热力低温水供热管网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城区排水系统,有效解决城区汛期积水。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创新“数字化”、“网格化”城管体制建设,严格执行城市管理责任区考核,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提升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的环境面貌。

扎实推进生态区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清理处置闲置和低效用地,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全面完成19家企业脱硫、脱硝改造,推进南涑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3.89%以上。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有效发挥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调节功能,抓好宜林绿化,新造林1万亩。

加快新型农村、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城郊特色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7000亩种苗花卉基地建设,新建和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10家、完成“三品”认证15宗。投资1205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4.4万人饮水安全。实施1.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灌区配套、河道治理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年内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

(五)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建设幸福罗庄

以民生为本,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实事,切实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建设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美好家园。努力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财力支撑,财政用于民生的预算支出比上年度增加23%。

完善创业就业促进体系。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制定出台政策,鼓励本土创业、返乡创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推广“创业培训”、“试营业”、“零成本”优惠政策,加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新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1处,完成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年内新增私营企业440家、个体工商户2300户。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为重点,推进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进一步做好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提高到6万、14万、2.6万、5.9万和3.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增长。对“五保”老人供养资金实行区级统筹,确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720元,残疾人康复受益面不低于95%。抓好安居工程建设,推进怡景新苑、锦绣华庭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临矿集团、化武路片区棚户区改造500户。

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设20所标准化幼儿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改造中小学校舍6.1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实现全覆盖。优化区、街镇、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质量,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筹建罗庄区体育馆,举办罗庄区首届全民运动会。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和“先诊疗后付费”的诊疗服务模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医疗服务。投资3000万元启动区立医院建设,投资600万元改造提升沂堂镇、褚墩镇、黄山镇卫生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对20类重大疾病参合患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政策报销后再给予补偿,个人最高年补偿额可达到20万元;做好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巩固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在5家民营卫生院、122家村居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大病救助”工作,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问题。投资2000万元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300张;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处,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全覆盖。建设公交换乘中心、公交充电站各1处,进一步优化线网布局,实现全区街镇公交线路全覆盖。

完善安全发展监管体系。坚持安全为先、服务优先、基层在先,确保安全发展形势持续稳定。大力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城镇半小时、村居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街镇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持人口计生基本国策不动摇,稳定低生育水平,治理性别比失调,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灾减灾管理。启用“天网”工程二期,建设“天网”工程三期,实现村居、单位全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征兵和双拥优抚工作,积极支持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等工作,发展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老龄、盐务、烟草、红十字会、通讯、邮政等事业,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就是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近期,区委、区政府立足解决群众最想、最难、最急、最不满意的问题,组织开展了民生实事调查活动,在8个街镇各走访了500户,走访群众6000余人次,征求意见15000余条,梳理出城建、教育、交通、医疗、饮水、治安等6大类60项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文化路、湖北路东段改造、街镇驻地提升、城区排水、社区供暖、公办幼儿园均衡布点和医疗报销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项。我们将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拿出解决的措施和时间表,争取最大的努力,能解决多少难事、实事就解决多少难事、实事,尽最大财力办民生好事,能列入今年政府工作计划的决不拖到明年,真正把政府的各项工作与群众的需求一致起来。只有把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实,惠及民生的实事做好,才能让罗庄58万人民感到安全、幸福和自豪。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有效作为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第一,建设履职政府。政府班子成员、各部门从领导干部到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把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要求搞清楚,把分管工作的政策规定弄明白,把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经验掌握好,切实增强驾驭工作和开展工作的能力。坚持“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敢作为、勇担当,面对困难矛盾不回避、不退缩,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难题。改进文风会风,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少讲话、讲短话、讲管用的话,从简安排公务活动,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上。

第二,建设服务政府。牢固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优质高效为民服务。深化服务企业“四比四看”和“百家企业大走访”活动,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施联审联批和限时办结制度,将行政服务事项纳入政务大厅办理,完善行政服务三级体系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切实把政府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加快提高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促进为民服务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

第三,建设法治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切实做到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认真执行过错追究制度,严查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促进公平公正执法、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不断提升政府工作精细化水平。

第四,建设清廉政府。严明法与纪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发挥监察、审计、财政职能作用,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严把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关、概算关和建设关,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事务性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教育和引导广大公务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努力形成公道正派、不徇私情的良好风气,以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征程充满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合力建设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合力建设生态文明、幸福罗庄!

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3年1月15日印发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