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政办发〔2017〕127号
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市驻罗庄有关单位,区直有关事业单位:
《罗庄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罗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9日
罗庄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区社区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系统优势,建设具有我区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为加快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立各级各类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社区自主、市场介入、群众参入”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社区教育经费保障、场所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区级社区教育学院、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村居社区学校建设,坚持村居社区学校与社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使用。突出“区级创品牌、街镇创特色”的发展理念,各街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产业资源,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拓展社区教育的形式,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努力让社区教育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基地,成为精准扶贫、便民惠民的重要平台。
三、主要任务
(一)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以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成立罗庄区社区教育学院,并在盛庄街道办事处十里堡社区设立“社区教育学院教学基地”。街镇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学校。依托街镇成教中心,整合街镇党校、远程教育中心、老年大学、文化大院、人口学校和农广校等教育培训资源,成立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开展省级示范性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有3个以上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标准。村居成立社区学校(市民学校)。依托村居社区服务中心,成立村居学校(市民学校),将各类教育资源及服务场所向市民开放。每街镇至少设立4处,具体工作由街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
(二)提升居民参与度。城乡社区居民学习参与率达到50%以上,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服务的知晓度、认同度、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等对社区居民开放率达到60%以上。加强地方特色课程建设,职业学校开设10门以上社区教育课程,建立区级终身学习网,开发并持续补充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学习资源,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学习模式。
(四)开展创建活动。推动创建一批有影响的学习型组织,培植一批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和省级学习型街镇、村居(社区)。
(五)构建全民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罗庄区社区教育学院为主体,以街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村居社区学校为基础的全区社区教育学习培训三级教育网络,确保各级教育培训网络“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区社区教育学院要发挥专业、教师、教学资源优势,指导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和村居社区学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举办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班;同时,要广泛吸纳教师、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行业专业人员担任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和志愿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教育、民政、科技、财政、人社、文化、体育、共青团、科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协调全区社区教育工作。
(二)经费保障。区财政要将社区教育经费按照常住人口人均每年不低于2元的标准,纳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三)全力推进。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由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各方面力量,研究解决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协调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社区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的具体实施办法。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便捷服务。
(四)督导检查。区教体局将社区教育的考核指标列入教育综合督导考评指标体系中,科学制订社区教育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测评,并严格进行督导,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
附件:山东省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设置与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