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市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市市场监管工作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党建统领队伍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坚决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条底线”,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带动、标准引领、知识产权驱动“四项工程”,持续加强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以高效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富强精美现代化新罗庄”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一、严守纪律规矩,打造市监铁军
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机关党建带个私党建,加强政治建设、理论武装,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作风素养。
1.坚持党建统领。落实新时代党建要求,强化政治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深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实现组织生活标准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筑牢干部干事创业思想根基。巩固提升模范机关“三级联动”成果。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培育机关文化。强化工作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做好选派“第一书记”任职、社区“双报到”等工作。
2.激发队伍活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统筹考虑干部能力、资历。完善干部考核奖惩,用好职务职级并行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政策,激发干部队伍内在动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基层建设,促进市场监管专业技术能力提升,落实“专业、精深、时尚”要求,开展“市场卫士服务先锋”大讲堂,突出基层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开展基层基础提升行动,加强对基层的培训指导,推进全区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工作。
3.建设清廉队伍。弘扬“严真细实快”作风,推进作风整顿常态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风险排查,筑牢廉政防线。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支持区纪委监委派驻组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报告制度,规范议事规则。
4.个私党建提质增效。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推进个体私营企业“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开展外卖行业党委“暖新”服务活动。
5.加强宣传沟通。用好微信公众号等自建媒体,继续提高政务信息上报质量,积极推介市场监管工作,开展执法过程展示,发布典型案例。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应急管理,提高舆情等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对处置能力,守好舆论安全底线。
二、实施四项工程,助推转型升级
树牢质量第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强省建设纲要,强化质量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性支撑,服务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振兴罗庄、重回千亿”战略,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标准引领、知识产权驱动四项工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质变跨越。
6.推进质量强区建设。落实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意见,大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参与争创第十二届市长质量奖。发挥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作用,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争取国家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制度试点。支持优势产业企业争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7.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培育“首席质量官”10名。围绕日用陶瓷等重点产业,深化“质量惠企促发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形成优秀案例1个。加强质量管控,督促落实缺陷消费品召回要求,确保消费品质量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开展品牌培育行动。服务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培育自主品牌,以优质育优品,培育创建省优质产品(服务)基地,力争新增“好品山东”品牌1个。推动开展良好售后服务认证国家级试点,开展绿色低碳物流服务认证试点,力争在制造业培育高端品质认证企业1家,扶持企业申报“泰山品质”认证。
9.开展标准引领行动。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推进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农业植保机械)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临沂市罗庄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综合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和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级标准创新性企业申报工作。
10.加强计量监管服务。开展安全防护、医疗、水电气民用三表、加油机、眼镜制配、能效水效、集贸商超、定量包装等领域计量监管。
11.加强质量技术服务。优化“质量沂站”NQI一站式云服务平台,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服务。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双碳系列认证,推广“同线同标同质”统一标识,新培育“同线同标同质”企业1家。
12.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贯彻落实上级知识产权工作部署,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完善常态化培育机制,实施高价值专利综合奖补。推进专利导航项目1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积极申请发明专利,培育高价值专利,确保增长率符合考核要求。实施知识产权普惠金融工程,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大力发展商标品牌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培育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规范代理市场秩序。确保非正常专利撤回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照考核评议指标,加强综合协调,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重点打击侵权假冒、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强化地理标志、电商、展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代理行为监管。加大对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特殊标志的行政保护,强化跨区域执法办案协作。
14.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发挥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职能作用,配合市局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导航、托管、质押融资、维权援助等服务,完善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标准。开展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五进活动,组织好“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大节点宣传,用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提高全社会认知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积极推广应用全省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等数据平台,以数字化促进监管高效化,逐步实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广告、价格、网络等重点监管领域信息化、智能化精准监管。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规范竞争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突出价格、网络交易、广告等重点领域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优化惠企服务措施,做老百姓的“放心局”、企业的“服务局”。
15.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推行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实行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联审联动,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扎实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调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突出网络交易、医药、公用事业、教育培训等领域,纠治不当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建设。开展“铁军砺剑”专项执法行动,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
16.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规范明码标价,加强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特色消费品,以及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网络购物、停车收费等价格监督检查。完善价格应急机制,防范特殊时期物价波动。围绕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重点规范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商协会、行政审批中介、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等领域收费行为。突出医药、物业、教育、校外培训等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领域,精准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查处。依法严查上级转办、12315平台和12345热线、监督抽检、网络监测、来信来函等投诉举报线索,突出制售源头和重点流通环节,依法严厉惩处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典型案件。
17.创新网络市场监管。以“创环境、促发展、强监管、优服务”为目标,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严守底线、线上线下一体化”原则,扎实开展“山东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全省创建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综合运用行政指导、培训、约谈、警示教育等手段,服务网络经营者合规经营。加强网络交易监测,线上线下一体化处置网络交易违法线索,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加大“绿色直播间”培育力度。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强化日常监测,压实广告经营主体责任。聚焦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广告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虚假广告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
18.强化信用激励约束作用。抓实企业年报精细化管理,规范经营异常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推进涉企信息全量归集应用。牵头跨部门综合监管,按要求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领域和覆盖面。加大信用信息公示力度,强化联合惩戒,优化信用修复路径,引导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依法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的“双公示”。持续开展市场主体违法登记注册治理工作。
19.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在山东”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培育、“一县区(行业)一典型”培树、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推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加强合同监管,治理不公平格式条款。完善消费维权快速回应机制,推行“4+3”投诉举报办理模式。落实“专项深办”要求,推进“12345·临沂首发”热线工单降量提质,推广使用处理投诉举报统一文书,规范办理流程。统筹做好案件查办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诉转案”力度。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开展消费风险预警。
20.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聚焦提高执法质量,坚持以严为主、宽严相济、依法办事,深化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帮助型监管执法,采取普法培训、送法入企、约谈、警示等方式,做好合规经营指导。落实“四清单一规范”,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提高执法精准度,杜绝同案不同罚问题。开展案卷评查、重点案件督办,做好案件回访,提高执法效能。推广应用全国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平台、全国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办案系统(山东版)。落实好“企业宁静日”制度。
四、聚焦安全发展,守牢四条底线
抓紧抓实属地管理、企业主体、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健全完善风险会商制度,规范提升抽检检查行为,加快建立监管执法协同机制,持续提高风险应急和舆情处置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21.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管控。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做到包保主体、包保督导、问题整改全覆盖。推动街镇食安办建设,夯实街镇属地责任。提升打造一批食品规范化生产企业、大中型超市、餐饮、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协调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在各自领域和职权范围内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项行动,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定期以“红黑榜”的形式进行曝光。针对抽检多批次不合格企业开展“回头看”,做到闭环整改。督促新获证生产企业完成三个清单的建立。结合日常监管、两个责任包保和第三方评审,督促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进一步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组织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化快检室,按照省市要求完成快检批次。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农村小超市监管力度,实现食品安全投诉降量。保持学校食堂100%季度检查覆盖率,完成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的档案归集和信息公示工作。督促各餐饮服务单位完成“山餐安”考核培训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对市区各级督导发现的问题按照时限要求抓好落实整改。加强网络订餐监管工作,推动全区入网餐饮经营单位持证率、量化等级及食品原材料公示率、季度“前十”检查覆盖率均达到100%。配合上级完成对我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和国抽、省市抽工作,高质量完成区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加强抽检不合格食品后处置工作。
22.严防药品安全风险。深入实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树牢药品安全考核评议目标导向,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查办大案要案、监管能力提升三个重点,守护药品安全底线。加强部门协作,高效运行风险会商、联合监管执法等机制,强化“三医”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开展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法规和业务水平。深化“盲抽盲检”“罚帮并重”“一案双查”等监管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化检查。突出“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疫苗、中药饮片、集采中选药品、高风险医疗器械以及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紧盯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等重点单位,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开展全覆盖检查。依法规范药师执业行为,不断提高有执业药师的零售药店占比。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网络违法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实施应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网络经营企业监管,清理“失联”医疗器械网络经营企业。深化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加强化妆品基层规范化建设,突出美容美发机构、网络直播基地、酒店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统筹推进药品和化妆品抽检任务,加大对网络销售化妆品的抽检力度,推进化妆品标签规范管理。分类打造药械化生产经营使用示范单位或示范街区。
2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压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开展隐患自查自纠。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加强常规监督检查和证后监督检查,推进特种设备“应登尽登”“应检尽检”,深化分级分类监管。加强基层安全监察人员配备、培训考核和技能提升,抓好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置。充分利用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系统“企业端”平台,探索特种设备安全非现场监管。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加强危化行业、移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非道路旅游观光车辆以及小锅炉、叉车等设备安全监管,开展化工行业、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气瓶安全综合治理。优化“特检云平台”服务功能,严格法定检验检测,确保报检设备检验率100%。
24.狠抓产品质量源头治理。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儿童老年人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电动自行车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区级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检工作。聚焦重点产业聚集区、区域性产业集群,加强产品质量整治,压实工业产品质量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完善重点工业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