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级文件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550/2022-000007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高都街道办事处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成文日期  2022-04-26
 公开日期  2022-04-28  发布机构  罗庄区高都街道
高都街道办事处关于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高办发〔2022〕15号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构建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工作新机制,结合高都街道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作为主要指标,明确保护发展目标任务,健全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实现森林资源总量保持稳定,森林质量效益逐步提升,保护管理水平显著增强,推动全街道林长制改革持续深化,为建设富强精美高都提供坚强的生态保障。

到2025年,街道、村两级林长目标责任体系更加完善,森林生态资源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全街道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9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万立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保持林地面积平衡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1.严格落实《临沂市林木保护办法》,开展林地资源保护修复,完善保护管理体系,稳步提高湿地保护率。

2.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严格落实《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普查登记,建立资源信息数据库,制定“一树一策”方案,落实管护主体和保护措施,推进古树名木信息化监管。

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繁育地和迁徙通道的保护与修复,定期落实网格化巡护巡查,建立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4.加强公益林管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公益林保护制度,加大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

5.加强监督执法管理。强化森林督察,加强征占用林地监管。健全林业、综合执法、公安等多部门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等涉林违法行为。

(二)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6.加强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加强中幼林抚育和退化防护林修复改造,调整优化林分结构和密度,发展优良乡土树种、珍贵稀有树种,不断提高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质量功能,营造混交、异龄、复层、多彩的优美森林景观,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7.依法依规推进国土绿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摸清宜绿化空间底数,科学布局绿化空间,合理确定绿化用地。重点抓好河流源头、河流周边、废弃矿山、水土流失严重区等生态脆弱区治理修复,加快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退化林地的绿化建设,实施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规范开展廊道绿化,加强新造幼龄林抚育管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善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到2025年,全街道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9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万立方米。

8.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结合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充分利用城乡废弃地、边角地、农村“四旁”、农田林网等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保护提升乡村自然生态。

(三)强化森林资源灾害防控

9.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森林防灭火一体化,落实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并纳入林长制工作体系,压实各级林长森林防火责任,建立健全部门间和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结合森林抚育和退化林改造,因地制宜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进一步增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10.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将森林有害生物灾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健全落实村居主体责任、林业主管部门的部门责任、相关部门间的联防联控责任。坚持源头治理,定期监测普查,严格检疫监管,开展科学除治,持续抓好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人员队伍技术培训,充实配备防控物资设备,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能力。确保实现美国白蛾等重大食叶害虫“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四)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监管

11.提升资源监测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数字赋能,建立森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等资源动态变化,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森林资源林相动态监测、森林病虫动态监测。推进信息技术与林业工作深度融合,整合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森林防火监控、有害生物监测、古树名木监管、林长制管理、森林生态观测等应用系统资源,打造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智慧化管理水平。

(五)完善提升基层基础建设

12.加强基层工作能力建设。结合村居林业资源情况和工作实际,通过建立林长制办公室等方式,稳定保持基层林业工作机构,充实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基层林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强化基层护林员队伍建设,逐地逐片落实管护责任,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规范聘用、管理、培训等保障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稳定人员队伍,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13.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做实“林长制+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体系,推广优良树种品种、先进技术,强化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研发推广应用,提升林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水平,积极打造市级林长制科技创新示范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健全完善“全覆盖、网格化”的街镇、村两级林长责任体系。调整优化乡镇级林长责任区域,并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落实各级深化林长制改革主体责任,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安排,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共商共促的工作合力。

(二)严格督导考核。把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加强日常督查和重点督办。完善林长制绩效评价体系,每年由上级林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林长的考核,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各级财政支持林业生态建设投入机制,保障林长制必要的工作经费,根据财政事权事项,将造林绿化、湿地保护、古树名木、森林防火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强化政策集成、资源整合,统筹整合各级有关项目向林业生态建设予以倾斜支持。优化林业营商政策环境、奖补措施和要素供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完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强化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林长制政策法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完善社会监督参与机制,扩大林长公示牌设置覆盖面,支持各级组建来自社会各界的“民间林长”或志愿者队伍;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重要节点,广泛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高都街道办事处

2022年4月26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