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做好2021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册山街道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两会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推动城郊型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着眼“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在产业提升、特色农业、美丽乡村、乡村文明、群众生活等方面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三生三美”,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宜居街道,建设宜居富强美丽的新乡村。为确保创建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如期完成创建任务,结合册山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示范片区基本情况
册山街道办事处位于罗庄区东南部,因境内庆云山、二龙山呈“册”字形而得名,距区政府机关驻地8公里,东隔沂河、武河与郯城相望。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人口6.8万人,辖15个行政社区,31个自然村。
册山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包括全镇31个自然村,根据各村村庄实际情况和地域环境,分为巩固村和提升村两种类型,巩固村包括:黑虎墩村、围梓村、同沂庄村、良庄村、义和村、后村、山前村、南头村、埝头村、尚阳村、房岭屯村。提升村包括:沙旦子村、五寺庄村、尚庄村、小庄子村、老沂庄村、房庄村、潘庄村、何庄村、陆庄村、东册山村、西册山村、石杭岭村、新桥村、侯沂庄村、正旺村、房沙沟村、白沙沟村、顾沙沟村、唐沙沟村、刘沙沟村。
2020年已打造的册山街道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两个,分别是埝新片区与新隆岭片区,地处册山街道驻地南部,已基本成型,其中埝新片区包括沙沟社区义和村、埝头村、尚阳村、正旺村、黑虎墩村、围梓村六个村;新隆岭片区包括新桥村、房岭屯村、同沂庄村、侯沂庄村、南头村、良庄村六个村,区域总面积约1.1万余亩,总户数6302户,总人口21955人。片区内各村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区域内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片区整体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三产业为辅。
本着全域打造两年完成的原则,将分批次进行建设,2021年计划建设19个村:新桥村、房岭屯村、同沂庄村、侯沂庄村、黑虎墩村、围梓村、尚阳村、埝头村、正旺村、南头村、沙旦子村、房沙沟村、义和村、白沙沟村、顾沙沟村、西册山村、东册山村,良庄村、石杭岭村。2022年计划建设12个村:后村、山前村、刘沙沟村、唐沙沟村、五寺庄村、房庄村、尚庄村、小庄子村、潘庄村、陆庄村、何庄村、老沂庄村。
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工作如下:一是统一组织规划设计,实现“一村一图”。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尤其是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年内力争成产15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是积极推进清洁村庄行动,所有31个自然村全部达到清洁村庄标准。四是加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个,分别是省级美丽乡村1个(黑虎墩村),市级美丽乡村3个(义和村、围梓村、房岭屯村),另外正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的1个(埝头村),2021年新增美丽乡村(市级以上)10个,分别是尚庄村、良庄村、山前村、后村、同沂庄村、南头村、新桥村、尚阳村、石杭岭村、正旺村,2022年力争做到应创尽创。五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一期在房岭屯村进行试点,总结经验,进行全街道复制推广。六是改厕工作做到应改尽改,目前街道的改厕率为85%,两年内做到全覆盖。七是高标准进行观摩点及观摩沿线打造建设工作。
美丽乡村创建分两年完成,2021年完成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00万元(整合乡村服务队200万元,上级配套示范片区建设资金1800万元),其他资金7000万元(乐采册山电商运营平台建设资金3500万元,招商引进浙江丽云大鲵养殖项目投资3000万元,丰喜园扩建投资500万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00万元,其他资金4800万元(通过招商建设稻米嘉年华小镇投资3000万元,其他项目资金投资1800万元)。
2022年街道将围绕二龙山打造生态旅游区,包括潘庄村、何庄村、陆庄村、老沂庄村、山前村、房庄村、西册山村、东册山村等八个村庄,片区总面积约0.89万余亩,总户数4652户,总人口11243人。该片区位于册山街道西北部,北接南外环,东邻沂蒙南路,西与付庄街道接壤,南靠沂册路,距岚曹高速高速出入口约1公里,片区社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区域内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片区整体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二、三产业为辅。实施二龙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深挖文化遗产。片区基础设施薄弱,争取区级资金进行美丽乡村片区打造,大约资金15000万元。
二、创建优势及基础条件
(一)创建优势
1、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册山街道进行了户户通、村村通、改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广场建设等工作,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村容环境整洁。村庄实行环卫一体化管理,专业队伍保洁,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卫生状况良好。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绿化以栽植水杉、竹子、红叶石楠、冬青、小黄杨、月季等绿化苗木,绿化面积45125平方米,美丽乡村初具规模。
3、村班子战斗力强。村班子健全,团结和睦,勇于担当,党员队伍凝聚力强,村务管理规范,服务群众到位。
(二)基础条件
1、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村内主干道、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已基本完成硬化、标识清晰且配备必要排水沟。
2、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3、供电。供电设施符合相关标准。
4、照明。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5、通讯。村庄内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通信设施齐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
6、卫生。村容环境整洁,村庄房屋布局比较合理,外墙整洁。很少有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旱厕改造已完成15000余户。村民卫生习惯良好,已配备垃圾桶、箱和保洁队伍,保洁、管理到位,房屋建设规范,五化稳步推进。
7、产业。农业向着生态、高效、旅游开发等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发展种植业,打造“临沂采摘第一镇”;工业以不锈钢加工、建陶、五金加工为主,引导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推进特色旅游产业。
8、文化。重视村风文明建设、道德风尚建设,村民素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平安建设效果明显。
三、创建思路
(一)基本思路。着眼“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狠抓产业兴旺重点,紧扣生态宜居关键,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新册山”。
(二)创建目标。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创建3个以上工业农业知名品牌,打造“乐采册山”区域品牌,让册山游成为广大市民向往之行。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册山变得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将册山建设成是有显著的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点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采摘”产业强镇。
(三)创建模式。立足建设城郊型美丽乡村道路。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条路,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让册山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群众生活更加富裕,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四)预期建设效果
项目实施后,30%以上村庄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
一是村庄规划合理。通过创建美丽乡村,进一步明确规划设计,建立起村庄有基础、有产业、有发展的长期科学规划。
二是基础设施完善。通过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村内道路、给排水、供电、照明、通信、安全等方面,实现道路通畅、用水便利、供电完善、照明全覆盖、村内安全有保障,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便利。
三是村容村貌良好。通过提升村容村貌,实现村庄环卫一体化,村庄内无垃圾残留,少有“五堆”堆积现象,垃圾实现分类收集处理,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起村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打造整洁、干净村庄。
四是公共服务提升。通过重点抓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快捷办理各项社会事务工作,提供邮政、法律、农资等各方面服务,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证群众小事不出村。
五是乡风文明浓厚。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推广孝心养老基金,实现老有所养,各村内实现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崇尚科学、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
四、建设内容
(一)2021年建设内容(财政资金2000万)
1、全镇域规划设计,100万元。
2、巩固村建设项目(黑虎墩村、围梓村、同沂庄村、良庄村、义和村、南头村、埝头村、尚阳村、房龄屯村9个村 ),资金投入约888万元。
(1)村庄排水管道建设项目。在村内基础开挖,修建排水管道26000米,提升村庄排水环境卫生能力,投资约200万元。
(2)村庄绿化项目。在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栽植冬青、小黄杨、月季、樱花、红叶石楠等绿色植物,绿化面积平方米,提升村庄绿化22000面积,改善村庄环境,投资约88万元。
(3)村庄亮化项目。在村庄主要干道及宅间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940盏,增加夜间照明面积,方便群众出行,投资约100万元。
(4)道路整改项目。在村内硬化、提升道路24000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投资240万元。
(5)村庄美化项目。制作景观墙300米,墙面进行红色教育艺术彩绘2400平方米,粉刷墙体14000平方米,实现村庄整齐划一,改善村庄形象,投资约40万元。
(6)镇标、村标建设。在村庄主要入口建设标识物10处,提升村庄文化底蕴,投资约100万元。
(7)文体广场建设项目。在村内修建4000平方米广场,配备健身器材40套,凉亭9座、石桌石椅10套,打造村级亮点,投资约120万元。
项目总投资888万元,全部财政投资。
3、提升村建设项目(沙旦子村、东册山村、西册山村、石杭岭村、新桥村、候沂庄村、郑旺村、房沙沟村、白沙沟村、顾沙沟村),资金投入约1012万元。
(1)村庄排水管道建设项目。在村内基础开挖,修建排水管道22235米,提升村庄排水环境卫生能力,投资约150万元。
(2)村庄绿化项目,在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栽植冬青、小黄杨、月季、樱花、红叶石楠等绿色植物,绿化面积27340平方米,提升村庄绿化面积,改善村庄环境,投资约110万。
(3)村庄亮化项目,在村庄主要干道及宅间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1491盏,增加夜间照明面积,方便群众出行,投资约150万元。
(4)道路整改项目,在村内硬化、提升道路32077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投资约320万元。
(5)村庄美化项目,制作景观墙3000米,墙面进行红色教育艺术彩绘2500平方米,粉刷墙体167200平方米,实现村庄整齐划一,改善村庄形象,投资约90万。
(6)村庄标识建设,在村庄主要出入口建标识物10处,提升村庄文化底蕴,投资约40万。
(7)文体广场建设项目,在村内修建14200平方米广场,配备健身器材50套,凉亭12座、石桌石椅13套,打造村级亮点,投资约152万元。
项目总投资1012万元,全部财政投资。
(二)2022年建设内容(财政资金1200万元)
1、巩固村建设项目(后村、山前村),资金投入约206万。
(1)村庄排水管道建设项目。在村内基础开挖,修建排水管道2620米,提升村庄排水环境卫生能力,投资约30万元。
(2)村庄绿化项目,在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栽植冬青、小黄杨、月季、樱花、红叶石楠等绿色植物,绿化面积平方米,提升村庄绿化4000面积,改善村庄环境,投资约16万元。
(3)村庄亮化项目,在村庄主要干道及宅间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30盏,增加夜间照明面积,方便群众出行,投资约4万元。
(4)道路整改项目,在村内硬化、提升道路10000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投资约96万元。
(5)村庄美化项目,制作景观墙300米,墙面进行红色教育艺术彩绘400平方米,粉刷墙体2000平方米,实现村庄整齐划一,改善村庄形象,投资约10万元。
(6)镇标、村标建设,在村庄主要入口建设标识物3处,提升村庄文化底蕴,投资约20万元。
(7)文体广场建设项目,在村内修建1000平方米广场,配备健身器材10套,凉亭2座、石桌石椅2套,打造村级亮点,投资约30万元。
项目总投资206万元,全部财政投资。
2、提升村建设项目(唐沙沟村、刘沙沟村、五寺庄村、尚庄村、小庄子村、老沂庄村、房庄村、潘庄村、何庄村、陆庄村10个村),资金投入约994万元。
(1)村庄排水管道建设项目。在村内基础开挖,修建排水管道18235米,提升村庄排水环境卫生能力,投资约200万元。
(2)村庄绿化项目。在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栽植冬青、小黄杨、月季、樱花、红叶石楠等绿色植物,绿化面积27340平方米,提升村庄绿化面积,改善村庄环境,投资约94万元。
(3)村庄亮化项目。在村庄主要干道及宅间道安装太阳能LED路灯791盏,增加夜间照明面积,方便群众出行,投资约80万元。
(4)道路整改项目。在村内硬化、提升道路33677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投资约330万元。
(5)村庄美化项目。制作景观墙3000米,墙面进行红色教育艺术彩绘2500平方米,粉刷墙体107200平方米,实现村庄整齐划一,改善村庄形象,投资约130万元。
(6)村庄标识建设。在村庄主要出入口建标识物10处,提升村庄文化底蕴,投资约40万元。
(7)文体广场建设项目。在村内修建7200平方米广场,配备健身器材50套,凉亭10座、石桌石椅10套,打造村级亮点,投资约120万元。
项目总投资994万元,全部财政投资。
五、实施步骤
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分两年计划实施,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阶段(2021年2月)。
对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标准,抓好相关规划编制,根据片区村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21年3月——2022年10月)。
根据创建方案,确定专业设计公司,对街道所有村庄进行规划,并确定本年度实施内容,进行招标并施工。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对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开展巩固提升完善工作。
六、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在罗庄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成立册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领导小组及推进组,负责推进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要求建设,争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成功。
二是深入宣传。在美丽乡村建设前期下,对示范片区内所涉及的村庄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增加群众知晓度,激发群众积极性,减少创建阻力,共创美丽乡村。
三是多方合力。一方面按照罗庄区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发挥上级部门单位的作用,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包村干部及村级班子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多方面借助社会力量,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规范程序。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工作严格按照政府招投标法的程序要求,按程序进行实施,并接受罗庄区美丽乡村领导小组领导,街道成立项目监督小组,规范使用资金,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透明度,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如期进行。
七、保障机制
按照“建管并重,持久有效”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维护管理队伍,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形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一是组织领导长效机制。成立以册山党工委书记赵汝江书记,册山党工委副书记、主任赵珍妮为组长,党工委相关书记层领导同志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调、调度创建工作;同时为做好创建工作,创建工程采取项目化管理,成立项目推进组,负责对各个项目推进。创建过程中将继续加强领导监管与指导,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全面发展。
二是工程监管长效机制。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对接,规范程序,紧扣实施项目和时间节点计划,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加强监管,划定工程责任人,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有序推进,确保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时间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任务,实现工程监管终身责任制。
三是资金保障长效机制。继续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和整合有关政策、项目、资金,加大集中投入。充分发挥好市、区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积极争取各方社会资金,全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严格执行有关财政管理规定,成立村级理财监督小组,规范使用各级资金,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附:册山街道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基本情况台账
册山街道办事处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