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根据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农业局《关于做好第六届沂蒙乡村之星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和临沂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临政办发【2010】6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第六届沂蒙乡村之星(以下简称“市乡村之星”)选拔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推荐名额、范围
本届我区沂蒙乡村之星推荐10名人员,推荐范围和条件按照《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推荐人选身份界定为非公职人员(即非公务员、非事业单位人员、非国有企业人员)。重点推荐在全区扶贫攻坚、农业科技示范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基层优秀人员、农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及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
二、推荐方法
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内沂蒙乡村之星的推荐工作,按照“自上而下,好中选优,逐级推荐”的原则,在个人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各街镇审核汇总后,于11月12日前上报区农业局105室(联系人:刘雪纯 电话:8259821)。
三、申报材料
(一)《沂蒙乡村之星申报表》(见附件1)一式3份(附电子版)。
(二)《沂蒙乡村之星申报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一式10份(用A3纸印制,附电子版)。
(三)1500~2000字的事迹材料一式3份(用A4纸印制,加盖各街镇公章,附电子版),如有音像材料可一并上报。
(四)申报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工作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各街镇组织部门、农业部门负责对原件资料进行审验,审验无误后在复印件上加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公章)。
(五)申报人对无违法犯罪情况、廉政情况、社会综合治安情况做出书面承诺,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各街镇。对于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资格。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乡村之星选拔工作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全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农业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时汇总报送材料。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街镇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各项政策规定,使乡村之星评选活动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参加评选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坚持标准条件。一是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真正把思想品德高尚,群众广泛认可,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推荐上来。二是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人才。三是要重点推荐年富力强、有创新精神、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新型职业农民。
已获省、市乡村之星称号的人选不得重复推荐,同一个单位的人选一般不重复推荐。
附件: 1、《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
2、《沂蒙乡村之星申报表》
3、《沂蒙乡村之星申报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4、《沂蒙乡村之星推荐人选汇总表》
5、《沂蒙乡村之星推荐名额分配表》
中共罗庄区委组织部 罗庄区农业局
2018年11月6日
附件1:
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规定和中共临沂市委办公室、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实施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的意见的通知》(临办发〔2008〕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办法所称“沂蒙乡村之星”,是指临沂市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在农业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起到较大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第三条 沂蒙乡村之星的选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充分考虑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特点,重点从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中选拔产生。
第四条 沂蒙乡村之星每2年选拔一次,每次50名,管理期限为4年。
第五条 坚持上下联动、逐级选拔的原则,市、县、乡分别建立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管理制度,争取二到三年内培养选拔市级领军型100名、县区级骨干型1000名、乡镇带动型5000名以上,形成规模较大、素质优良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立在乡土人才成长方面政策环境宽松、激励作用明显的长效机制。
第六条 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科协等部门组成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
第二章 选拔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 沂蒙乡村之星选拔范围是,直接从事一线工作的生产型(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和捕捞能手)、经营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术服务型(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各类人员)、社会服务型(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公益事业服务人员以及农村教师、医生、文体艺术等各类人员)和技能带动型(各类能工巧匠、科技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国家公职人员不参加沂蒙乡村之星的选拔。已获得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以及其他相当层次称号的人员也不再参加沂蒙乡村之星的选拔。
第八条 沂蒙乡村之星的选拔条件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服务社会,群众公认度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突出。
(二)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在乡镇、村办、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及农副产品购销中业绩突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区域影响较大。
(三)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专利或取得其他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市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四)具有一技之长或特殊技艺,善于吸纳和利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不断将民间技艺转化为生产力,技艺精湛,知名度高,属全市同行业技术权威或业内水平领先的农村能工巧匠。
(五)在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或在农村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
第三章 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九条 各县区要建立优秀农村人才选拔管理制度。沂蒙乡村之星人选按照“自下而上、好中选优、逐级推荐”的原则,采取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经公示后上报。推荐申报沂蒙乡村之星需呈报以下材料:
1、《临沂沂蒙乡村之星申报表》;
2、10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
3、申报人获奖情况、主要技术成果、相关证书等证明材料。
第十条 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县区报送的人选进行初评,按1:1.5比例提出建议名单;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评审委员会,对人选进行综合评审、公示、考察,提出人选名单,提交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一条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沂蒙乡村之星名单,报市政府命名,颁发证书。
第四章 待遇
第十二条 沂蒙乡村之星在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发给市政府津贴500元,每年发放一次。
第十三条 沂蒙乡村之星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库,市里每年组织部分沂蒙乡村之星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市情国情考察、咨询等活动。
第十四条 积极支持沂蒙乡村之星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干部人选、劳动模范人选等。
第五章 管理
第十五条 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建立沂蒙乡村之星档案,并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年度、任期工作目标,定期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批选拔的重要依据。管理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继续参与选拔。
第十六条 沂蒙乡村之星实行动态管理。管理期内,被选拔为省级以上乡村之星的,不再按沂蒙乡村之星管理;有违法违纪行为,或因个人过失给国家、集体、群众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以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作为沂蒙乡村之星的,经沂蒙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办公室核实,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称号,停止相应待遇。
第十七条 依托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养沂蒙乡村之星,引导沂蒙乡村之星通过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通过组织座谈会、研讨会、联谊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沂蒙乡村之星对乡村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建议,鼓励沂蒙乡村之星为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建言献策。
第十八条 加强对沂蒙乡村之星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工作业绩,营造沂蒙乡村之星发挥作用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沂蒙乡村之星申报表
姓 名
工作地或
工作单位
临沂市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工作办公室制
年 月
填表说明
一、本表一律用A4纸打印或用黑色钢笔填写。
二、填表内容要真实准确,实事求是。
三、照片为近期2寸正面免冠彩色。
四、人选类型分为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社会服务型、技能带动型五类,每人只能填写一种类型;学历为取得国家承认的最终学历;受表彰奖励情况要求县级以上表彰。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照 片 |
籍贯 |
|
民族 |
|
政治 面貌 |
|
文化程度 |
|
毕业学校及专业 |
|
毕业时间 |
|
工作地或工作单位 |
|
职务或 职称 |
|
人选类型 |
|
参加社会团体及职务 |
|
联系 电话 |
|
身份证号 |
|
家庭住址 |
|
主要工作业绩、贡献成果情况 |
项目 |
内 容 |
证明人或 证明材料 |
管理等方面的特长 在专业技能或经营 |
|
|
项目 |
内 容 |
证明人或 证明材料 |
受表彰奖励情况 主要科技成果及 |
主要成果限填五项,按重要程度排序; 受表彰奖励情况限填五项,按重要程度排序。 |
|
效益及社会贡献情况 主要工作业绩、经济 |
|
|
委会推荐意见 所在单位或村 |
盖章 年 月 日 |
办)推荐意见 所在乡镇(街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区农业部门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县区组织部门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理工作办公室意见 市乡村之星选拔管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备注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