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现场推进会暨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启动仪式在罗庄区举行
编辑:罗庄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2-08-05    点击:[]


8月5日,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现场推进会暨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启动仪式在罗庄区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剑峰及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区委书记彭波,区委副书记魏文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徐启辉,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德泰出席活动。县区(开发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联盟院校及联盟企业相关负责人,罗庄区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企业家代表,部分街镇工会主席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领导现场观摩罗庄区总工会校企联盟工作开展情况。我区“校企联盟”围绕“进”“带”“训”“共”深化合作,实现校企合作有深度、培养质量有高度、技术积累有厚度,打造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山东煤炭技师学院等8家院校及临沂市罗庄区金剑桥职业学校等14家培训学校与盛阳集团等31家企业达成联盟合作,开启首批“校企联盟”试点,努力达成校企双方“联心联智联盟,同心同德同行”。

刘飞在讲话中指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的有生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重大意义,立足自身职能,进一步理清思路、精心谋划,真正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完善培养体系,广泛搭建平台,推进创新创效,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实施“沂蒙工匠”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刘飞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秉承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为院校专家、师生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最大便捷,构建职工提升素质、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各联盟院校要发挥院校师资优势,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加快推进校企、校校之间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各企业要充分利用“校企联盟”平台,强化激励措施,拓展职工成长渠道,加快推进职工培训全员化、常态化、多样化,努力实现职工与企业同进步、共成长。

王剑峰在主持讲话中指出,为持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促进企业、院校深度合作,健全完善职工技能培训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提供优质人力支撑,由市总工会主办,罗庄区委组织部、罗庄区总工会、罗庄区人社局共同承办了本次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现场推进会暨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启动仪式。对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深化校企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罗庄区总工会认真落实好讲话精神,发挥好协调职能、搭建好合作桥梁,为院校方、企业方搞好服务,力争将“试点”变为“示范”;其他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围绕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精准施策,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彭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罗庄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退城进园”、一手抓转型升级,累计关停企业1259家,“3+X”主导产业占比提升至44.6%,城市建设“三湖一城”开发完成投资过百亿,基础设施“五路同筑”完成投资过百亿,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工业大区,罗庄区有着最密集的产业工人队伍,我们始终把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好特色课堂“加油站”,打造技能骨干“孵化器”,架起比武竞赛“成长梯”,还探索推行了“校企联盟”职工技能培训模式。目前,首批“校企联盟”试点已有22家院校、培训学校和31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下一步,罗庄区将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努力把罗庄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会上,校方代表和企业方代表依次进行发言并签订校企双方合作协议;为临沂职业学院授“罗庄区劳模工匠学院”牌匾,为临沂市技师学院授“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牌匾;为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决赛一名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贰拾万元奖金;为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决赛两名三等奖获得者各颁发伍万元奖金;会后,王剑峰、魏文苏为罗庄区深化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办公室揭牌。

就法律援助工作,王剑峰表示,工会法律援助作为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区总工会继续抓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