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罗庄区2018年11月全区治安警情通报
编辑:罗庄区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8-12-05    点击:[]

2018年11月全区共接到110警情1843起,其中刑事警情112起,治安警情752起,群众求助120起,纠纷405起,举报投诉31起,无效警情59起,其他警情364起。

一、当月警情分析

11月份警情中扰乱公共秩序警情148起,与上月相比减少15起,降幅为9.2%;妨害公共安全案件50起,与上月相比减少7起,降幅为12.2%;侵犯人身权力和财产权力案件848起,与上月相比减少17起,降幅为2%;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42起,与上月相比增加7起,增幅为20%。发案较为集中区域:宝丽财富广场15起,鑫城社区23起,化武路沿线21起,龙潭路商业街12起,册山街道中心街10起。

二、发案特点分析

一是刑事犯罪活动与上月相比增加6起,上升幅度为5.7%,连续两月呈小幅度上升态势,发案较多的是盗窃和诈骗类犯罪,刑事犯罪活动发案区域分散。发案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其中盗窃307起,诈骗65起。二是侵财案件多发。盗窃、诈骗、抢夺、抢劫等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问题。盗窃案件中,绝大部分为盗窃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车电瓶等,盗窃手机案件本月有所增加。犯罪分子主要趁居民家中无人时间,采取撬门别锁的方式入室盗窃居民财物。在商业繁华地段、人员密集场所盗窃受害人财物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诈骗犯罪仍然多发,以信用卡诈骗、网络投资、冒充熟人等方式为主。三是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发案率低,随着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严重暴力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流窜犯罪日益突出,打击难度大。犯罪分子的流动性日趋明显,犯罪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大,造成了对犯罪分子的“抓捕难、审讯难、查证难”。

三、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失业人员有所增加,收入不稳定或失去保障,社会闲散人员增多,个别无业游民游手好闲,出入在饭店、网吧等公共场所聚众斗殴,铤而走险盗窃公私财物。二是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手段薄弱、防范措施不落实。如一些居民电动车、电动三轮车随意停放,有时不锁车;部分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好,对少部分财物损失满不在乎,在一定程度上疏于防范。三是农村人员常因家庭,家族矛盾和邻里之间利益纠纷等引起斗殴。四是在防范措施不到位。人防力量严重不足,缺少专门的防范力量,邻里守望、巡逻防范等措施流于形式;技防设施匮乏,推广应用程度不够,使不法分子作案屡屡得手。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全面开展大巡防活动。一是全面开展巡查。公安机关重点深入各乡镇和街道治安状况复杂的辖区,对辖区内部管理工作和组织开展秋冬季治安防范工作巡查。社区民警深入责任区指导群防力量、社会单位等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工作,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排查整改突出隐患;二是开展集中排查。组织开展以“治安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为主题的工作周。深入各乡镇和街道进一步排查整改“四防”隐患,对城郊结合部和治安复杂区域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开展集中清查。三是进行综合检查。相关警种深入各乡镇和街道开展重点督导。指导派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同时对入室盗窃、机动车、电动车被盗、住宅小区发生抢劫等恶性案件的辖区启动倒查机制。

(二)突出防控重点。紧紧围绕当前深入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打现行除枪患追逃犯治乱点严打整治行动”等,充分结合秋冬季安全防范工作特点,指导派出所抓好“发动群众,治安防范,人口管理,情报信息”四个关键环节组织实施冬季治安防范工作。一是严密防范和坚决遏制抢劫、盗窃机动车辆,入室盗窃、火灾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作为工作主攻方向,大力组织发动群众和各类治防力量参与治安防范工作。二是狠抓重要时段巡逻。以特巡警大队巡防队伍为主力,坚持在城区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如通达南路、湖北路、区政府广场、保利财富广场等地设立流动治安巡逻点,突出对夜间的巡守防范,进一步增强堵截效能效能。三是狠抓群防群治工作。发动社区干部、保安力量、治安积极分子等参与,在中心城区成立了社区义务巡逻队,活跃在社区小巷、楼栋院落,开展巡查工作,及时解决治安问题,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不法人员。

(三)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一是继续狠抓重点行业、部位管控。对出租房屋、旅馆、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室等治安复杂场所,采取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责任人落实管理责任。二是要加强场所管理,落实监督措施。各派出所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告知制度,督促场所经营单位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卖淫、嫖娼、赌博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经营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其执照。三是开展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按照上级打黄赌集中行动工作要求,组织对全区娱乐服务场所进行集中清查,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线索,有效组织打击行动,始终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四)强化治安防范宣传。以多种手段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和防范意识。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发布治安信息,通报治安状况、案件高发部位、发案特点、作案手法。组织派出所开好“业主委员会负责人会”和“单位内部保卫部门负责人会”,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责任区贴近群众宣传和传授防范技能和知识。二是结合“扫黑除恶行动”,组织派出所加大宣传力度,对户籍地在本辖区的在逃人员要积极开展规劝,同时发动群众举报逃犯线索,消除社会隐患。三是深入推进基层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工作,进一步严格执班备勤制度,落实所领导带班责任,抓好窗口服务与接处警工作;进一步严格执行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进一步严格执行内务条令,落实所领导对民警执法执勤行为和日常言行的监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