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序号1)完成整改验收销号公示
编辑:罗庄区区政府网管中心    发布日期:2019-07-31    点击:[]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按照省、市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现对我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序号1)完成整改情况进行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公示时间:2019年7月31日至2019年8月6日,共7天。

联系人:胡晓文

联系电话:8243779

联系地址:罗庄区行政办公楼205室

附件:罗庄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完成整改验收清单

罗庄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7月31日



附件:

罗庄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完成整改验收清单

2019年7月31日

整改事项

整改时限

整改措施

整改效果

备注

反馈问题1:山东省一些部门和地方没有真正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有的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缺乏正确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2013-2016年,山东省共召开202次省委常委会,研究议题757个,环境保护议题仅3个,2013年和2015年全年没有研究环保议题。


立行立改

长期坚持


召开全区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攻坚大会,研究制定《罗庄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召开全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大会,出台《罗庄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的重要论述以及上级相关决策部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区委、区政府每两个月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立行立改突出环境问题,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督察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党校培训教学重要内容。

区委制定了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自去年6月份以来,先后组织6次集体学习生态环保内容。区委、区政府每两个月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区委党校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培训教学内容。


各级各部门都要及时传达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并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每两月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议题。

《罗庄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罗办字〔2016〕39号)涉及的单位,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每半年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每两个月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议题。


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汇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促进履职尽责。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全区2018、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倒逼环境保护责任落到实处。

对张灏、黄慧林两位同志离任审计。


对照督察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巩固拓展环保督察成果,从法规和制度上建立堵塞漏洞、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发布4个大气环境突出问题专项通报,3个黑臭水体突出问题整治督办单,1个突出环境问题后督察通报。


全面清理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废止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文件和制度。分级建立企业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使守法守信者处处受益,使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自2018年6月始至今,各部门、街镇上报规范性文件共计52件,涉及阻碍环保执法的区政府、部门、街镇废止、修改的数量均为0件,有效的清肃了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环境。


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实行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双控”,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费。

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新上项目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减量替代方案,截至7月份,全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50万吨左右。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快递、出租车等行业率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车,积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自2018年7月鼓励企业优先购买新能源车辆,与滴滴公交公司开展了“普惠大众绿色出行,开启美好智慧公交”上线活动。在全区铺设智能充电终端;已建成充电站13处,直流快充桩88台,交流充电桩11台,2016-2020年规划建设21处充电站。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配强、配齐与新时代生态环保工作相适应的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强化高科技设备武装。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后顾之忧。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升专业素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法队伍。

从机构建设、办公经费、人员培训、执法资金等多方面给予保障,建立4个现场执法中队、1个综合业务科室,安排工作人员23人、环境监察助理员18人,配备移动执法箱、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


把生态环保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之一,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覆盖范围,完善“五位一体”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构建激励相容、约束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采取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对环保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8年6月-2019年6月,区财政共拨付各类生态环保资金1.13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