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都街道打造“高效都办、同心为民”服务品牌“一网情深、小格大爱”,让群众的家长里短成为党群同心的枢纽带
编辑:罗庄区高都街道    发布日期:2023-10-09    点击:[]

基层治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是否顺心、安心、舒心,直接决定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任刚书记指出,要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坚定不移地抓、攻坚突破地抓、品牌创建式地抓、久久为功地抓,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高都街道将基层党建同网格化治理一体推进,融入“高效都办、同心为民”品牌体系,让“群众满意”成为基层治理“最亮底色”。

一是“织密红网”细化布局。街道划分7个中网格、30个小网格、625个微网格、1027个街巷网格、12个行业网格,将街道所有群众、各行各业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各级网格长均由党工委、工作区党员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担任,在全街道支起一张“民生红网”。

二是“走访问需”了解民意。今年以来组织机关干部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先后开展4轮“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大走访活动,累计走访群众5.6万户,14.4万人次,现场张贴干群联系卡1.4万张,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27条,全部督办解决,并将包保干部联系方式存入户主手机通讯录,方便后续沟通联系。

三是“街巷微治”精准服务。在大中小微四级网格的基础上以10-30户的规模延伸第五级街巷网格,推选党员、积极分子、威信较高的“五老”人员或热心群众担任街巷长,街巷长作为政策宣传员、业务帮办员、矛盾调解员、诉求联络员,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undefined

四是“说事评理”调解矛盾。街道定期组织“说事评理”座谈会,邀请法律顾问、村中“五老”人士(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代表、老模范、老教师)、村民代表共同进行说理评议,专题解决群众纠纷矛盾。中坦村叔侄宅基地纠纷矛盾20余年未得到有效解决,今年7月列入街道说事评理议程,经过“五老”代表评理、司法答疑解惑、群众代表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就此事达成了统一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书,20多年的纠纷成功化解。

下一步,高都街道将进一步擦亮“高效都办、同心为民”的服务品牌,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用实打实的举措、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服务赢得民心,以真心实意换取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