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村委自己探索合作社发展之路,从种植到销售都需要自己找门路、担风险。自从党委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农业发展服务,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收益更高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也高了,社员种植户也多了。”房沙沟村党组织书记王璞说道。
册山街道构建“党建+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由6家村党组织创办合作社牵头,吸纳50余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成立了临沂市罗庄区册山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整合专业合作社资源,抱团发展,种植面积4000余亩,种植品类30余种,解决了合作社单打独斗营销难的瓶颈,开启了村集体收益“滚雪球”递增模式。
“这些年种菜,销售渠道单一,价格低还运送难,遇到市场不好的情况往往还会积压,十几天菜就烂掉了。现在我们加入合作社,按照联合社的订单再种植,不需要考虑销售难题,更不会存在压货了。”埝头村蔬菜种植大户孙成田说道。
联合社发展订单农业,让村民吃下“定心丸”。联合社负责联系沟通企业商会,签订定向采购协议。各合作社和种植户按照订单协议进行种植,联合社全部保底收购,解决了社员种植户的后顾之忧。2022年,联合社订单生产模式让周边青菜种植面积比两年前增加了3倍,芋头种植面积增加了5倍,每亩每年增收4000-10000元,大大增加了村民收益。
筛选、洗涤、切割、消毒、包装……罗庄区册山街道刘沙沟村一处蔬菜加工生产线上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净菜加工。“这是我们联合社引进的净菜加工生产线,主要销往附近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直播卖货,一天能销售约3万斤。”联合社理事长刘守军说道。
延链强链,蔬菜产业链拓宽村级增收新路子。联合社投资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的运营中心,新上净菜加工生产线2条,与12家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对接直供,为2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搭建“乐采册山电商运营中心”平台,设立电商平台直播间,开发了“宇霖农惠”公众号,搭上了“网销快车”。
“芋头是浅根性树种,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适合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中,不能选在风力大的地方种植。”省科技特派员张老师讲授。“我们这里由支部牵头,开办了乡村共富夜校,教种果、教卖货、法律知识、农业政策等。”致富能手刘长江说道。
联合社里有专家,产业发展不用愁。现有常驻省科技特派员1人、技术专家3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20人,回引在外优秀人才2名,组成了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团队,从蔬菜良种到栽培、加工到销售全程跟踪。同时,联合社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建设标准化示范种植园,引进种苗繁育项目,免费为社员农户提供。
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按照“片区党建”发展规划,第一书记村埝头、正旺、尚阳连片打造了采摘示范街,村党组织牵头流转土地,在示范片区动员种植户13户。丰富了示范街种植产品,逐步显现片区化产业效果,增加了近郊观光采摘旅游的经济效益。
富了群众“口袋”才是关键。2022年联合社实现销售额460万余元,利润120万元,带动8个村增收达5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还要探索配套养殖、预制菜研发与加工、净菜产业链下游项目,充分延伸产业链条,让‘菜篮子’鼓起我们册山村民的‘钱袋子’。”刘守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