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册山街道坚持创城为民惠民导向,让老百姓从创城中得到更多实惠。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深入,宣传氛围越来越浓,成效越来越显著。市民素质、街头风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山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民有锻炼身体的,有下棋的,有带着孩子休息的。在小广场上有村民主动捡拾起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带孩子的母亲,将孩子吃完的零食垃圾袋握在手中,扔进了垃圾桶……
自创城工作开始以来,村民们发现,在滨河西路、沂册路和沂蒙南路,各式各样的创城公益广告多了起来。沂册路上的创城景观小品样式丰富,典雅美观,使得行驶在路上成为一种享受。“没想到咱们册山的路修得这么好,走在路上感觉来到了大城市。”家住义和村的顾先生说。
在沂册路南头村路口,骑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的人越来越多,仅一个路口的交通情况,就折射出我街道整体交通秩序的极大变化。在果乐超市路口斑马线上,车辆礼让行人、行人主动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越来越普遍。
连日来,我街道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创城工作带来的效果,大家都主动参与进来,自觉维护好现在的环境。良庄村号召村民每天早起后抽出半小时打扫房前屋后,如今这批朴实的“蒙阴移民”已将打扫卫生当作一种习惯,不需要提醒便自觉行动。“卫生打扫好了受益的是俺自己,为什么还得人催着?”家住良庄村的刘信明说。
在义和村村委南侧,往日布满漂浮物的“臭水沟”变成了村里人的“打卡地”。河岸护堤,河上架起蜿蜒的木质栈桥,池塘里的水变得清澈干净,岸边栽种有绿竹,有村民在桥上边走边讨论“学习强国”学了多少积分......
心怀“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的目标,册山街道不仅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荣誉去争取,更是将创建工作作为凝聚民心、满足民需、汇聚民力的过程。辖区群众从创建中得到了实惠,形成了普遍支持和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