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加强黄山镇村级财务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感强、业务能力过硬的村级财务管理队伍,努力提升全镇各村“内当家”的综合素质及廉洁履职能力,同时根据市、区有关要求,黄山镇率先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试点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把好财务审批关。执行好村级收入代管账户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制度、财务支出手续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人员管理,把好动态岗位关。建立“公开考选、动态考核、末位淘汰”职业化管理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名农村代理会计,成立农村“三资”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并以每个工作区1名标准进行分配,负责各村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督管理和村级业务指导职能。三是规范档案管理,把好硬件设施关。设立标准化档案室一处,配备专用档案柜,每村一柜,分村保管。建立健全农村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妥善保管、定期维护,防止被毁损、散失、泄密。四是做好财务公开,把好日常监督关。依托农村“三资”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加大对村级财务公开的监督力度,安装固定财务公开栏,每月10日全面公开村级财务收支的时间、内容、形式、程序,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财务公开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五是明确资金直接支付,提升社会治理关。利用“银农直联”系统,实现了实时直接支付,有效避免了农村干部截留挪用代管资金的问题,使农村矛盾风险点提前化解,形成有效、良好的农村财务监管局面。
近年来,黄山镇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正逐步建立健全,着眼于严肃农村财经纪律,补齐财务管理短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提高全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