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册山街道册山地处临沂市区近郊,沂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气温温和,临沂沂河、武河、陷泥河流经境内,水资源丰富,境内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境内农业品类多而散,主体多而小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00多个大大小小农业主体、50多个形形色色农业品牌,难以在市场形成真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培育、打造一个覆盖镇级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小型区域公用农业品牌,引领当地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资源收益转化为品牌价值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品牌是现代农业核心标志,“乐采册山”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
为了做好镇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罗庄区农业局开展了系列调研工作,为期一个月,深入走访调查农庄,最后决定尝试从城郊型休闲农业角度,打造精品农庄,生产优质农产品,创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第一,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着力打造休闲农业示范点。完善顶层设计,坚持以品牌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找准休闲农业这个着力点,从农业资源、农耕文化、产业基础和农业规划,对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理念、符号系统、渠道构建、传播策略等进行了全面策划。大力鼓励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做精品庄园,不追求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大,以精、细、特为重点发展方向,以高品质、高价格、高效益为目标,围绕历史文化、科技教育、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逐步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园林生态农业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
第二,政府规划,注重引导,做好产业自觉规范管理培训工作。政府要重视产业规划,注重政策扶持,加强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系,积极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帮助农场把握市场需求,选准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发展“新、奇、雅”等特色的休闲项目,占据竞争优势,防止一拥而上,又一哄而散。成立休闲农庄联盟,建立一支品牌发展的运营团队,区域公用品牌是集体商标,政府创牌保证了政府对品牌背书的公信力与公益性,真正形成“乐采册山”品牌大家庭。建立星级农庄评定制度,通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和宣传推介,提高休闲农业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制定优质农产品通用标准,对品牌产品进行检测全覆盖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监管。
第三,加大投入,扶持引导,切实为休闲农业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一是领导环境,街镇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规范企业的发展,清理涉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二是政策环境,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舆论环境,也是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打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发挥社会的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四是交通环境,树立“大农业”概念,加强通往休闲农场主干道路建设及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和村容村貌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沿途环境卫生管理。五是金融环境,在资金方面,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贷款上提供方便,同时还应把其纳入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范围。
第四,重视宣传,形式多样,全方位加强区域品牌影响力。重点突出“临沂采摘第一镇”定位,打造“乐采册山”区域性品牌,全方位宣传推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积极促进服务业与城郊型休闲农业的联合,开展节日性活动、民族文化活动、美食活动等。充分利用互联网,逐步实现线上营销,并对产品进行文创提升,对主体进行电商培育。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生产生活,讲好千村故事,传播农耕文化,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农场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罗庄区农业局以册山街道农业产业资源、精品休闲农庄作为基础,以品牌规划运作作为引领,政府背书、标准化生产、检测溯源等手段作为产品的质量保障,线上线下整合推广作为营销渠道的拓展,提高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罗庄区农业局 狄雷
201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