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是我国积极倡导的一项利国利民措施,既改善人居环境,又增加经济收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但仍有部分街镇存在秸秆焚烧的现象,不仅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甚至引起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通过我区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巡查情况,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受传统思想及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以来,农民习惯在收割后放火将田里的秸秆焚烧,只图方便省事,且认为只有焚烧干净才有利于下季的播种。其实,秸秆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另外,秸秆焚烧还破坏了土壤结构,加重土壤板结,加剧干旱,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因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二、秸秆利用难点多 。
大部分农民能够认识到焚烧的危害,但是又觉得秸秆没有太大的利用的价值,要不花费大量时间捆回家作为燃料,要不堆在田边等烂掉了再做肥料,无法找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收购处理。所以,秸秆综合利用资金需求量大而短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消化秸秆的能力不足,都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综合利用效果,从而影响着禁烧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硬性措施不得力。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政府积极宣传、倡导的一项活动,是基于对人居环境的一项保护性措施,有必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加以贯彻实施。但是,就目前来说这项措施只具有道德约束力,其主要方式是靠广大的舆论宣传,需要广大群众思想认识的根本转变才能得以保障,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作为有力的保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而难以解决。
通过以上问题不难发现,只有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基础上促进秸秆全面禁烧并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综合性措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农民认识 。
通过多方位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到秸秆禁烧是保护生存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客观需要,而且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利用秸秆进行圈积肥还能改善家畜家禽的生长环境,积攒肥料,实现一举多得。
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为真正将工作落实到位,应该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建立专项督察小组并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关处罚。在秸秆禁烧过程中既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田间、交通沿线、水渠、树林附近地区的秸秆禁烧,又要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细心的解释和真心解决,通过真诚服务引导农民,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作为秸秆禁烧工作主体的责任感,为其自觉主动地禁烧秸秆、实现综合利用,夺取秸秆禁烧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相应的努力。
三、拓宽利用途径。
目前秸秆利用的途径有很多,包括秸秆发电、秸秆制板、秸秆还田、秸秆编织、秸秆饲料、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秸秆气化与沼气利用等。我们应该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重点推广秸秆还田方式。
总之,通过大力的宣传及督察,以求秸秆禁烧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罗庄区农业局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