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立足城郊型休闲农业体系建设,创新推动罗庄特色农业“新六产”
编辑:农业局    发布日期:2018-02-06    点击:[]

罗庄区立足城郊型休闲农业体系建设,创新推动罗庄特色农业“新六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通过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应用,以新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农业业态,实施产业融合示范园工程。全面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做强电子商务,推进农村旅游,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提升农业竞争力。

建设城郊型生态休闲农业体系,首先要重点建设生态休闲农业基地,打造休闲农场。城郊农场具备技术、资金上的优势,以生产绿色产品和发展绿色产业为目标,符合城区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的消费要求。综合性的休闲农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城区居民可在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2018年,罗庄区农业局重点推动具备条件的农场发展休闲农业,根据罗庄区域农业特色,科学规划,重点打造“一带三园”,即沿沂河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黄山罗庄湿地花园、褚墩罗庄南部菜园、沂堂罗庄西部果园,将农场串点成线,绘制罗庄生态休闲农庄游览线路图,通过农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城郊型休闲农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是罗庄区地处市区及其延伸地带,可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市区,围绕着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主体,以市区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发展城郊型休闲农业。

二是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已经开始起步。目前,“沿沂河生态农业观光带”比较成熟的农业项目有效峰菌业、高都有机蔬菜、白沙沟草莓采摘、帝得生态循环农业、益龙白莲藕基地、山前甜瓜种植基地;可进一步开发建设的农业项目有亿农农园、三生牡丹园、“三莓园”、“沙沟芋头”种植基地。“黄山罗庄湿地花园”比较成熟的农业项目有武河湿地荷花、芦苇荡、万亩流苏、万亩红枫、宇霖果品;可进一步开发建设的农业项目有凤凰山田园综合体。“褚墩罗庄南部菜园” 比较成熟的农业项目有镇东蔬菜区、褚黄路草莓葡萄采摘、三力园蔬菜、嘉盛农场;可进一步开发建设的农业项目有金菜园,丰渡口、东卜庄、廖屋省级美丽乡村。“沂堂罗庄西部果园” 比较成熟的农业项目有江泉农牧、华兴生态产业园、麒麟山田园综合体、成金葡萄园、沂州贡桃基地;可进一步开发建设的有文博园、东辉蔬菜、华骋果园、冷水沟柳庄非洲菊基地。

三是罗庄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可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罗庄农业可满足市区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比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市区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没有接受规范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原来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四是从投资主体看,工商资本投资仍占主体,农民投资偏小,不利于农民创业。五是建设档次较低、休闲模式单一且缺乏文化内涵丰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高雅项目等问题。

二、从外部环境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地方和部门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大局上考虑,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管理服务上不到位。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内部建设还可以,但周边环境建设落后,水、路、电等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进入。三是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支持。同时由于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发展。

三、建议:

一、大力鼓励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做精品庄园,不追求规模大、投资大、影响大,以精、细、特为重点发展方向,以高品质、高价格、高效益为目标,围绕历史文化、科技教育、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逐步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园林生态农业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

二、政府要重视产业规划,注重政策扶持,加强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系,积极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天然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帮助农场把握市场需求,选准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发展“新、奇、雅”等特色的休闲项目,占据竞争优势,防止一拥而上,又一哄而散。尝试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建立星级农庄评定制度,通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和宣传推介,提高休 闲农业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在资金方面,应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贷款上提供方便,同时还应把其纳入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范围,设立城郊型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专门的管理小组。在税收方面,要严格执行发展农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规范税种,对经营范围内于起步阶段的第三产业部分实行适当的税费减免,待发展壮大后再足额征收。

四、优化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环境。一是领导环境,就是街镇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规范企业的发展,清理涉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二是政策环境,就是要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舆论环境,也是社会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打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发挥社会的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四是交通环境,树立“大农业”概念,加强通往休闲农场主干道路建设及道路两旁的绿化、美化和村容村貌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沿途环境卫生管理。

五、加大宣传推介工作力度,即使地点是城郊,可其离城市也是有一定距离的,需要配合上各方面的宣传,只有知道的人多了,才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要积极促进服务业与城郊型休闲农业的联合,开展节日性活动、民族文化活动、美食活动等。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生产生活,讲好千村故事,传播农耕文化,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农场的发展,可以推动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

罗庄区农业局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