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罗庄区农业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区农业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态势。
(一)抓技术指导、夯农业品牌,不断推进高效特色农业新发展。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及时下发技术指导意见、病虫情报、墒情信息等技术指导文件,实现全区小麦统一供种率82%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全面高效防治农业病虫害。二是部署完成了全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顺利完成底图制作、外业核查、公示公告阶段,划定面积17.1万亩,超额完成划定工作任务,有效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三是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工作的有利抓手,新建2处优质农产品基地,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4万亩,新打造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家,以华兴生态农业园、帝得农牧产业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四是不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重点培育册山帝得农牧产业园“青荇”、“佳人佳藕”等2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庆苗草莓在草莓大会上荣获“水果皇后”称号,“沙沟芋头”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东都商城为依托的“产自临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推介持续增强。
(二)抓农业改革、促工作创新,激发农业农村领域新活力。一是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村、街镇、区三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抓改革和清产核资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等7个指导性意见,建立调度会制度、通报制度。目前283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完成率达到100%,277个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率达到97.8%。二是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继续采取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承保公司的积极性,小麦参保率达到86%,同时积极协调承保公司,努力简化工作流程,在温比亚台风受灾后仅用3天时间完成赔付,创造了全省农险赔款最快纪录,工作经验被大众日报报道。三是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出台了《罗庄区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步骤等,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被确定为全市村级公章智能化监管改革试点县区。在高都街道启动了村级组织公章智能化远程监管系统试点工作,实现审核盖章5000多个,没有出现一例违规用章,实现了村级组织公章由传统的集中监管模式向智能化远程监管模式转变。
(三)抓“四减四增”、增绿色动能,提升生态循环农业新水平。一是开展农药化肥减量控害行动。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对全区农药经营户进行摸底、培训,审核通过并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43份,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集中连片推广新型农药,采用新型现代植保装备,全区飞防面积达到5万亩。二是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完成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7382亩,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在黄山镇宇霖果蔬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一处,实现了灌溉与施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三是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健全区镇村三级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强化惩罚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做到宣传到位、督查到位,坚持“四离一集中”,及时跟进督导、通报进度,同时积极拓宽秸秆综合利用路子,夏秋两季秸秆实现全面禁烧,未被各级巡查到火点或黑斑,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四)抓日常监管、严执法程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新档次。一是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人员1200余人,执法检查车辆230余车次,检查整顿各类市场13个,生产经营单位300余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2起,结案26起,申请强制执行1起,拟申请2起,实现罚没收入78758.6元。坚持边执法边普法,累计发放执法宣传材料10000余份。二是创新执法工作机制,确立“八个台账”工作法。设立了日常工作、外出工作、执法装备使用、案件线索登记、案件办理、案卷入档登记、案卷档案查阅、罚没物品管理等八个台账,涵盖了执法工作方方面面,工作做法得到市执法支队充分肯定。三是开展执法监管对象信息采集。完成155家农资经营门店、1家农药生产企业、5家肥料生产企业、1家农业转基因加工企业、50家畜牧生产企业(户)、11家农机合作社、5家农机维修点(部)的信息采录工作,建立了执法监管对象电子档案。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对全区农产品进行例行抽检快速检测300余次,定性检测100余次,配合省市进行抽检6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五)抓监督检查、求规范运营,倒逼农村三资管理步入新模式。一是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管理指导,开通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平台,举办培训班1次,开展综合检查督导1次,发现了街镇普遍存在的5大类问题,区领导对该问题批示后已转交扶贫办落实。二是做好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指导,召开座谈培训会议3次,分别开展“三资”管理及农村财务公开检查1次,进一步保障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营。三是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下发《罗庄区减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量化考核方案》,组织开展了农民负担涉农乱收费专项整治活动,年内开展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检查两次,针对发现的问题,由街镇限期整改。
(六)抓教育培训、夯人才支撑,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培训新型农民630人,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培训、农药经营户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组织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1次,组织农口部门及街镇分管、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39人赴兰陵、浙江开展了专题培训。二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经过个人申报,街镇审核,区级认定,公示公告等环节,顺利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任务。三是做好乡村之星后续管理服务工作。新增沂蒙乡村之星4名,结合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积极为各级乡村之星提供学习、拓展机会,管理更加规范,后续服务更优。四是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增加农民合作社30家,培育市级示范社3家,合作社总数达到542家,新增家庭农场21家、省级示范场1家,市级示范场达到4家,总数达到91家,新增2家市级龙头企业,出台了《罗庄区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为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提供了政策保障,评选了“十佳合作社”、“十佳龙头企业”、“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有效带动了全区新型经营主体水平提升。
(七)抓三产融合、强示范带动,促进农业新六产打开新局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农业“新六产”产业专班,下设项目招引组、项目推进组、企业问题解决组,实行“三专三集中”,全方位发展农业“新六产”。二是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临沂采摘第一镇“乐采册山”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提高了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打造了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采摘小镇。以效峰菌业为主体,着力打造蘑菇小镇,实现传统食用菌种植向精、深加工转变,集鲜菇售卖、面条加工、酱菜制作、菇能量功能性饮料为一体,同时充分利用废弃菌包、菌糠进行蚯蚓养殖,实现了整个产业链条循环利用。三是致力打造新六产示范主体、示范乡镇。总结梳理区内新六产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打造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家(山东效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级3家(为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都食品有限公司、罗庄区丰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册山街道获批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乡镇,为全区新六产发展树立了典型。
罗庄区农业局 武伟凤
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