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农业局全面出动,推动“5656”行动计划落地生根
编辑:罗庄区农业局    发布日期:2018-12-04    点击:[]

今年以来,罗庄区委、区政府确立了“5656”行动计划,即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乡村振兴工程、民生保障“六大行动”、底线筑牢“五场硬仗”,党建引领“六大行动”。区农业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根据单位职责,强力推进“5656”行动计划,特别是在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筑牢安全底线、筑牢环保底线方面持续发力,全局干部职工展现出斗志昂扬、奋力拼搏,敢担当、敢负责,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精神面貌,有效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一、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全区“5656”行动计划

部署以后,区农业局迅速组织科级干部及有关科室骨干力量传达学习了工作台账,局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揽总,明确了分管领导及责任科室,压实了工作责任。

2、强化工作调度,确保节点进度。为及时掌握工作台账进

展情况,区农业局于6月份进行了半年调度,对节点进度较慢的有关科室进行了加压,下半年更是采取了季调度方式,全力保障工作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工作任务。

3、注重工作方法,创新部署落实。为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目标,区农业局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了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有力推动了产改工作进度;引入了保险公司竞争机制,注重协调、用好考核指挥棒,有效提高了保险参保率及赔付速度;加强工作调研,确立了城郊型休闲农业发展思路、打造全市城郊型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区等工作思路。

二、工作成效

1、粮食稳定得以巩固。完成小麦统一供种,全区统一供种10万亩,供种250万斤,完成玉米统防统治工作;印发了1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实施意见,将任务目标分解至各街镇、村居,已完成外业核查工作。

2、农业规划调研基本完成。经过调研,基本形成了临沂城郊的优质大米、名优蔬菜、特色菌菇、优品林果、花卉苗木、生态畜牧、优质粮油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制定了城郊型休闲农业试点街镇实施方案,在罗庄区册山街道开展“乐采册山”——临沂采摘第一镇农业镇域公用品牌建设改革试点,通过城郊型休闲农业体系建设,将册山街道区域内各个农业采摘园穿点成线,打造农业旅游线路图。

3、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培育册山帝得农牧产业园“青荇”、“佳人佳藕”等2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已培育乐采册山休闲采摘、沙沟芋头、塘崖贡米、沂蒙黑猪、等区域公用品牌5个,“沙沟芋头”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全区已打造38家龙头企业,13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培育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家,完成4次农产品抽检,抽检合格率达到99%,完成建设两个快检室。

4、新型经营主体获得新发展。重点扶持帝得农牧、益龙合作社、嘉盛农场、宇霖果品等重点企业和项目,新增加农民合作社30家,合作社总数达到542家,新增家庭农场21家,总数达到91家,积极引导农民依法有偿自愿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5、绿色农业迈出新步伐。完成水肥一体化新增面积6814亩,超额完成任务,在黄山镇雨霖果品积极打造水肥一体化示范区一处,并召开全区水肥一体化现场推进会议,有力推动了全区水肥一体化工作。完成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夏、秋两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筑牢环保底线。

6、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落实到位,全区小麦参保率达到历史性的82.52%,位列全市前列,同时区农业局积极协调承保公司,督促核损、赔付进度,赔付金额170万元,特别是今年温比亚台风过后,册山街道丰喜园500亩玉米赔付被淹,仅用3天兑付11.1万余元赔款,创造了全省农险赔款最快纪录,大众日报也同步刊发了题为《罗庄农险创新扎紧“粮袋子”撑起“钱袋子”》的文章。农村“三资”管理日趋规范,创新农村财务管理,积极争取市级改革试点,被确定为全市村级公章智能化监管改革试点县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83个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正在量化股权,稳步推进;出台罗庄区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承包地后续工作结束,修改420个问题。

7、安全生产底线全面筑牢。积极开展设施农业、沼气、农药安全生产大排查,牵头开展农林水利分行业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百日行动,检查企业126家(次),发现隐患232条,其中现场整改142条,限期整改90条。年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罗庄区农业局 武伟凤

2018年12月4日